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85.为什么要测定胆红素?
http://www.zgkw.cn    丛书总编:陈晓红 刘振华 王羽 分册主编:许素菊 杨育梅 陈兴

 

胆红素测定是肝功能试验中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其对于了解临床上有无黄疸、黄疸的深度及变化动态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正常人胆汁内的胆红素80%85%来自衰老红细胞释放出的血红素,因此溶血和血管外出血(如血肿)时,胆红素的形成增多;其余15%20%来源于骨髓内未成熟红细胞的分解及其它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分解产物。从网状内皮细胞释放到血液内的胆红素是游离的、非结合的,不溶于水的为脂溶性胆红素,可透过各种细胞膜(细胞膜为脂蛋白结构),进入细胞后可以干扰代谢功能。例如新生儿溶血症时,血清内的非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损害神经细胞,造成脑病变,称为核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在血液内主要与白蛋白附着以利运输,同时也可阻止胆红素进入细胞,此种非结合胆红素不溶于水就是平常所说的间接胆红素。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包括摄取血内胆红素、形成结合胆红素、并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入胆道三个相互衔接的过程,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出现障碍都可使胆红素聚积于血液而出现黄疸。

 

肝细胞将摄取的胆红素通过一系列酶反应,使之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就变成水溶性的直接胆红素了。可溶性的结合胆红素很易通过胆汁从肠道排泄。它不能透过类脂膜,因此,不会在肠粘膜处吸收,有利于随粪便排出。同时,也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和细胞膜,从而不会造成细胞损害。

 

结合胆红素随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在肠道内被细菌作用,解除其葡萄糖醛酸基,被还原为无色的尿胆原。一部分尿胆原自动脱氢成为桔黄色的尿胆素。约80%的尿胆原随粪便排出,氧化后称为粪胆素。其余的尿胆原重吸收,经门静脉到肝脏,其中90%再排入胆汁,这就是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剩余的少量尿胆原到达全身循环,从尿中排出。

 

机体的胆红素代谢障碍时,血液内胆红素浓度超过正常,高于40微摩尔/L时,皮肤、巩膜、粘膜会出现黄色,临床上称为黄疸。一般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和阻塞性三类。为鉴别黄疸性质就要做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定量。间接胆红素由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得来。正常参考值为:总胆红素5.119.0微摩尔/升,直接胆红素1.76.8微摩尔/升,间接胆红素3.412微摩尔/升。


上篇:84.肝脏疾病时,常做的试验有哪些? 下篇:86.测定血氨和血清总胆汁酸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