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编辑悟语——读《编辑独语》想到的
http://www.zgkw.cn    主编:高起元 章节作者:李毓兴

 

  李毓兴,男,1945年9月生,黑龙江哈尔滨人,编审。1970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后复名为东北大学),毕业后留校,自1972年起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编辑过《东工学报》、《东工科技》等刊物;曾任东北大学出版社社长、总编,参与创建出版社。社会兼职:曾兼任全国大学出版协会常务理事;东北地区大学出版社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科技写作研究会副会长。主编或参编图书17种、译著1种,其中一种获全国优秀科普著作一等奖,一种获辽宁优秀科普著作一等奖。编辑的图书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省优秀图书一等奖4项。

 

  格言:业精于勤。

 

  两周前,老友高起元送我一本书——《编辑独语》,作者的名字叫任火。这个名字我曾在《编辑之友》杂志上见过,他的文章在上面连载多期,为文光昌流丽,见解精辟独到,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以《编辑独语》名之,别具一格。“独语”既有急求友声的寂寞,也透出了倡一家之言的勇气,令我击掌叫好。

 

  我自以为是一个老编辑了,从1972年算起,减去被调出搞管理的4年,余下的时间都在干编辑这一行。不久就要退休了,对编辑工作也算有些体会,但从未想过要将体会写出来。任火的书,给了我不少启发。顺着任火的思路,我梳理了一下自己对编辑工作的感悟,凑成了这么一段文字,仿任火的书名仅改一字,题为《编辑悟语》,意在专讲自己悟出的道理,是对是错,欢迎评说。

 

  一、编辑的社会责任

 

  《编辑独语》通篇洋溢着对社会的负责精神和对编辑工作的完美追求。借此话题,谈两点认识。

 

  1.传承人类文明

 

  编辑从事的是一种传承人类文明、陶冶人的精神,净化人的心灵的事业,颇具“传教布道”的味道。有人把编辑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很是恰当。我国是文明古国,文化典籍浩如烟海,这些典籍的问世、存世和传世,有著者的创作之功,有藏书家的钟爱之情,更有编辑的再造之力。《二十四史》、《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等,这些卷帙浩繁,规模宏大的工程宛如一座座丰碑,记载着昔日编辑先辈们的功德。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开始,历代王朝都兴文字之狱,编辑先辈们自然是首当其冲,但总有人挺身而出,秉笔直书,典籍的背后浸透着编辑先辈们的血泪。一次次战乱,一次次水火,典籍被焚毁,遭散佚,编辑们一次次搜寻,一次次整理,不屈不挠、前仆后继。“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两句林则徐遭贬新疆与妻话别的诗,用在编辑先辈们身上也很合适。是他们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华民族的文明,凝聚成了中华民族的魂魄,使中华民族成为“东方巨人”。可以说,编辑尽到了历史责任。

 

  2.传播先进文化

 

  传播先进文化是编辑义不容辞的责任。编辑是时代的先驱。每次大的社会变革,都有编辑站在高处为旧时代的终结敲响丧钟,为新时代的到来吹响号角。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中,很多人有过从事编辑工作的经历。

 

  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

 

  1918年,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五四运动时期,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倡导革命的大联合;周恩来创办《觉悟》,启发民众觉悟;张太雷主编《中国青年》;恽代英主编《红旗》,等等。

 

  他们在编辑的岗位上传播先进的革命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将编辑的作用发挥到了至极,“纤笔一支”远胜“三千毛瑟精兵”。

 

  传播先进文化是编辑的优良传统。我国的编辑有传播先进文化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愫分不开。

 

  在有可比性的两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中,90%的时间里,中国的文化科学技术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中国的综合国力居世界第一,中国的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1/4,1820年高达33%。只是由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及以后的帝国主义的侵略,才使中国落伍了。

 

  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给中国的有识之士以启示: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被列强用来轰击中国人;指南针是中国人发明的,被敌人用来为军舰导航侵略中国;纸是中国人发明的,被列强用来让中国人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我们中国人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于是,出国留学、翻译名著、兴建工厂、开办学校,蔚然成风。中国出现了一个新式的知识分子群。

 

  近代出版家张元济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中国近代出版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是近代编辑群体的缩影,是自觉传播先进文化的楷模。

 

  张元济,字筱斋,号菊生。清光绪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办理文书事务),因积极参加维新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职,从此远离仕途。1902年,进入商务印书馆,本着“以鼓动民心为第一要义”,以开启民智,传播新文化为职志,开始了他的编辑生涯。在50多年里,他在出版领域辛勤耕耘,获得了累累硕果。仅举三例:

 

  其一,为适应废科举后,新式学堂的亟需,编写首部小学教科书——《最新初小国文教科书》,并以此为发端,相继出版了《最新中学教科书》、《英文初范》等一系列教科书。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回忆:“1913至1917年我在长沙第一中学学习时,只要是教科书,无一不是商务印书馆编的或译的”,“即此一端,已足证商务印书馆对中国之现代化的功绩。至于高一点的专门学问,或大学用书,无论是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应用科学或现代科学,几乎通通是商务印书馆译的、编的或著的。以丁文江为首、以顾颉刚为末的几十位专家任编委所编的大学丛书,形式、内容都是现代化的,至于汉译世界名著之类,就更不用说了”。

 

  其二,集中优秀人才,编辑出版期刊杂志,宣传新思想。曾在商务印书馆工作过8年的叶圣陶回忆说:“商务在当时成了各方面知识分子汇集的中心。编译人员多的时候有三百多位。早期留美回来的任鸿隽、竺可桢、朱经农、吴至觉诸先生,留日回来的郑贞文、周昌寿、李石岑、何公敢诸先生都在商务的编译所工作过。从出版的书籍和杂志来说,古今中外,文史政哲,理工农医,音体艺美,无所不包。有极其专门的,也有非常通俗的,不管男女老幼,不管哪行哪业,都可以从商务找到自己需要的、喜爱的书刊。服务的对象如此广泛,出版物的种类如此繁多,以当时的商务为最。而商务之气魄如此之大,是跟编译所的奠基人张元济先生分不开的。”

 

  其三,沟通东西方文化,引进外国名著,周昌寿曾将明末至1936年我国汉译科学著作做过统计,从咸丰一年(1851年)至1936年汉译科技书籍963种,大都出于张元济先生的精心挑选。

 

  至于用二十多年的时间校订出版《百衲本二十四史》,出版《辞源》等工具书,搜求古籍,兴建学校,引进最先进的印刷设备,等等,所作所为,其荦荦大者均可居出版界之首。

 

  传播先进文化是焕发民族斗志,建立强大国家的需要。昂扬的斗志、刚毅的民风、激越的旋律是民族昌盛的标志,是国家兴旺的先声。人民要富裕——摆脱贫困,实现小康;国家要强大——实现现代化,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需要精神食粮,需要科学技术知识,需要各种信息,需要提高文化水平,完成这些任务,非编辑莫属。

 

  编辑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有幸为编辑,能将自己的工作与社会的进步联系在一起,可以说,不虚此生了。

 

  二、编辑的精神境界

 

  任火是编辑队伍中的志愿兵,他“确信,在编辑这个特殊的文化群落里,能够找到自己的知音,能够诞生自己的文化生命”。认为“编辑境界是一个无我的境界。无我即忘我”。很精辟,可以说,达到了至极。任火的执著源于他对编辑职业的深刻理解,源于对编辑职业的真挚的爱,源于对人生目标的追求。

 

  任火的文章,引发了我的回忆。

 

  我与任火不同,我是被推进编辑队伍的,起初,谈不上对编辑工作有什么认识,更谈不上追求。对“为他人作嫁衣”的说法,不认同,反而认为是“无可奈何的自慰”。还是后来一位编辑前辈的行动才使我对编辑的精神境界有了初步的了解。

 

  这位编辑前辈名字叫朱志尧,著名科普作家,是我的顶头上司。30年前,一个素不相识的外地青年,给他寄来一部20万字左右的科普书稿,请他提意见。他从头至尾改了一遍,改得面目全非,为了清楚起见,又重新抄写了一遍。该书稿后来得以出版,而且获得了省优秀科普创作奖,使这位年轻人从此走上了创作之路,后成为国家一级作家,某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像这样既无名,又无利的事,他干了不少,我也是受益者之一。我曾在他的指导下,读过一些书,也写过一些科普短文,与他合作出版过科普著作——《特殊的金属》。他的言传身教使我改变了对编辑工作的看法。后来因工作关系,我又认识了许多编辑前辈,他们待人的真诚,律己的严格,信念的坚定,知识的渊博,业务的精通,工作的认真,目光的远大,让我从心里敬佩,从他们身上我看到编辑队伍是一个甘于奉献的群体。

 

  此时,我读了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其中的一段话,我想了很久,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做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而可怜的欢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回想一下我所接触的编辑前辈,我感到这些人都是具有忘我工作精神的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人。

 

  我终于下定决心,一辈子搞编辑工作。后来因工作需要,又被调出。趁着领导要提拔我的关口,我要求回到编辑队伍当一名编辑,结果如愿以偿。因为有这番经历,所以我认为任火了不起,尤其是在“人欲横流”、“时间就是金钱” 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能提出“忘我”、“奉献”这样的主张,实在是难能可贵。

 

  三、编辑的学者心态

 

  编辑工作要求心如止水,可是周边环境却充满了诱惑,如何抵御?编辑要经常与学术权威、技术专家打交道,两者的社会声望不在同一数量级,如何面对?接触的文稿来自各个领域,涉及众多学科,从何处着手?这些都是摆在编辑面前的现实问题。这三个问题困惑了我很长时间,后来,我悟出了九个字,作为规范自己工作行为的准则,这九个字是“坐得住、站得直、问到底”。坐得住是指要坐得住冷板凳,既然当了编辑,就不要再想其他了;站得直是指既要尊重作者,也要保持自尊;问到底是指不懂就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打破沙锅纹(问)到底”。这次读了《编辑独语》,觉得任火说得更为透彻,而且很有文采——“编辑的学者心态主要表现为淡泊宁静的思想境界,不卑不亢的人生态度、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编辑的学者心态”这是点睛之笔,说到了问题的本质。

 

  培养编辑的学者心态对促进编辑与学者间的相互沟通,提高编辑业务水平,确保出版物质量大有益处。

 

  四、编辑的学术建构

 

    近些年来,关于编辑学者化的论述很多。任火的论述独树一帜,从编辑的学术建构说开去,很有实际意义,弄清这一点对编辑学者化的导向有好处。

 

  编辑与学者本无天然的区别,许多编辑原本就是学者,如张元济、吕叔湘,等等。许多编辑后来成了学者,如叶圣陶、周振甫,等等。翻一下出版史,不难发现,名编辑几乎都是学者。编辑与学者的不同点仅在于学术建构的着眼点和成果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学者的学术建构侧重于某一领域自己的研究方向及自己的研究成果;编辑的学术建构则侧重于某一领域全部研究的完整性、前沿性、系统性和科学性。编辑的学术建构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他策划的选题和出版物的系统性、前沿性、科学性或实用性上。

 

  编辑研究学术,跻身学者之列,不一定非要有教授头衔,不一定非要有专著不可,只要具备学者的内涵即可。茅盾在回忆录中对张元济有一段叙述: “在中国新式出版事业中,张菊生确实是开辟草莱的人,他不但是有远见、有魄力的企业家,同时又是一个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人。他没有留下专门著作,但《百衲本二十四史》,每史有他的跋,以及所辑《涉园丛刊》各书的跋,可以概见他于史学、文学都有高深的修养。”谁能说张元济不是学者呢。当然,也有兼而有之的情况。吕叔湘就是一例,他既是中国语言学家,著有《中国文法要略》(三卷)、《汉语比较语法论文集》、《吕叔湘文集》,又担任《现代汉语词典》主编和《汉语大词典》顾问,还主持和参与了许多重大语文活动和语文工作计划的制订,为现代汉语的规范化作出了杰出贡献。

 

  编辑通过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可以明确努力方向,不断充实自己,为开拓新的领域,了解学术的新进展,结交学术界的精英、泰斗打开了方便之门。

 

  五、编辑的市场行为

 

  关于出版行业的属性已争论多年了。10年前,我的一位青年朋友作的硕士学位论文就是这类题目,结论是出版业属产业性质,让我提意见。我同意他的看法,但指出需要将出版业的社会责任和国家对出版业的管理办法论述清楚,不能将出版业等同于只考虑赚钱的公司。现在中央已决定进行出版体制改革,除人民出版社保留原来的公益型事业单位体制外,其他出版社都将转型为经营型企业单位,终于使出版业有了真正的名份。

 

  既然是企业,就必须面向市场,研究市场。下面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的市场行为,谈几点看法。

 

  其一,深入调查研究。市场如战场,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令人恐惧,它在暗处,防不胜防。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调查,《孙子兵法》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深入调查,掌握确切信息,做到知己知彼,就能掌握主动权,稳操胜券。

 

  其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市场是一个动态的组合,此消彼长,大浪淘沙,能主沉浮者鲜,但能者必是赢家。究其胜算之源,均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六字。如是,编辑就应寻找机会,主动出击。多端寡要,顾虑重重,英雄气短者,必败无疑。

 

  其三,走联合之路。当今市场光有好主意不行,还要有实力。实力体现在编辑的胆识、业务水平、资金、品牌等诸多方面。实力雄厚的出版单位可以单打独斗,实力较弱的出版单位最好走联合之路。本行业以外的许多行业不是都在搞联合吗?甚至国家都在搞联合,欧盟就是一个例子。有了力量,就有了主动权,市场从来不同情弱者,强者为王。

 

  其四,兼顾两个效益。市场经济最容易将人拉向“利”的一边,即只注意经济效益。如果唯利是图,有比搞出版更赚钱的行业,不如改行他就。出版毕竟有其特殊性,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要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同时,也不能耻于言利。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没有资金企业就将倒闭,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将化为泡影。所以要尽量增加盈利。既要讲社会效益,又要讲经济效益,结合点在哪里?在产品上,在策划中。《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等自从问世以来,一版再版,常印不衰,可谓名利双收。当初的策划之功,荫及后人,令人起敬。

 

  其五,扬长避短。这里只就规模小的出版社而言。俗语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有大的难处”,“小的就是好的”,等等,都是给小出版社鼓劲的。事实也是这样,凡是能在世上存在的,总有存在的道理。小出版社劣势很多,资金少、人力不足,市场份额少,等等。但优势也不少,人少负担轻,“船小好掉头”,“兵贵精,不贵多”,等等;“小石头能打破大水缸”,只要运筹得法,扬长避短,小社照样能在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国外、国内有许多小出版社干得非常出色,就是明证。

 

  其六,打击盗版。在我国加入WTO谈判过程中,出版界一片惊呼:“狼来了”,担心以后的日子不好过。我则以为,不然。在一次讨论会上,我发言时指出:“狼不可怕,因为有游戏规则,你已有防备。可怕的是身边衣冠楚楚的窃贼——盗版者,他们悄悄地跟在你的身后,说不上什么时候趁你不备,手就偷偷伸进了你的口袋里,够你受的。盗版者不讲究什么市场规则,他们信奉的是强盗逻辑——‘你的就是我的’,盗版者会搅乱市场,危害甚大。”建立有效的市场规则,严打盗版,是正常市场竞争的前提,也是出版社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出手的无奈之举。

 

  其七,守法经营。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市场游戏只能在法律的界限内进行,超越法律界限,就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身为编辑,要学法,知法,不犯法。利欲之心,人皆有之,正如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不可取。马克思说:“谁要是为名利的恶魔所诱惑,他就不能保持理智,就会依照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指引的方向扑去。”为国家计,为身家计,切不可做违法之事。

 

  其八,质量至上。时下市场上,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事件屡见不鲜,“每周质量报告”,现场录像,令人发指。质量已成为公众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质量是公众的企望,关系到公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公众的人身安全。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暗室亏心,一朝曝光,轻者停业,重则倒闭。质量是作者的声誉,一部大书,谬误频出,白纸黑字,遗臭万年;质量是编辑的公德,出版物是精神食粮,或引人登堂奥之室,或引人入地狱之门,岂能掉以轻心!任火用诗一般的语言讴歌塑造编辑公德:“塑造编辑公德,我们是在塑造不朽的魂魄。风雨如磐,编辑公德是不倒的旗帜;长夜难捱,编辑公德是燃烧的烛火。”塑造编辑公德,当先从保证出版物质量入手,这是编辑的社会责任的体现,这是企业的百年大计。

 

  六、未结束语

 

  任火的宏论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催促我思考,一时间,对的、错的,真的、假的,美的、丑的,善的、恶的,一起涌来,真是酸、甜、苦、辣,感慨良多,怎是一篇文章容得。回首当年,半路“出家”,一无所知,跌跌撞撞,出了多少洋相,幸得高人指点迷津,少走了不少弯路。一晃儿,已届花甲之年,虽然身体各部件尚能正常运转,但总有力不从心之感。制度好像深体我心,2003年3月26日换届,我从社长位置上退了下来,领导告诉我这一决定时,我顿时感到一身轻松。好极了。是年年底,社里让写一年的思想、工作总结和未来的打算,我写了如下一段话,引到这里,权当本文的结尾。未尽的话,容当续说。

 

  一年分四季,当春下版忙,三月二十六,身心得解放。

 

  时间随我用,书山任徜徉,久怀博览心,一朝得补偿。

 

  读书忘昼夜,开卷尽书香,人生苦与乐,尽在书中藏。

 

  编书十八种,看重是质量,重印十三次,效益求久长。

 

  出身在寒门,弱冠凌雪霜,盛年学元济,耳顺听八方。

 

  匹夫老益壮,烈士慨而慷,及时当勉力,乘风万里航。


上篇:享受《编辑独语》 领略任火风格 下篇:思想的呼唤——《编辑独语》的书内书外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