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把握好编辑资源的利用空间——《编辑独语》引发的思考
http://www.zgkw.cn    主编:高起元 章节作者:陈懋雍

 

  陈懋雍,男,1943年生,高级编辑,196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现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曾任《中国冶金报》副总编辑、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秘书长。1971年8月29日,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要建立新的生产秩序——驳制度无用论》;1982年,被国务院科技干部局授予工程师证书;1994年10月,被全国新闻高级专业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评为高级编辑;1999年11月,获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1年,被评为中国金属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先后主编出版了《职前培训文集》、《全国冶金新闻作品选》等书多部,著有《风华集》等书。2003年,入载中国科协《全国性学会学科带头人专家库名录》。

 

  编辑格言:嫁衣凝聚情和爱,链接希望与未来。“甘为他人作嫁衣”,是一种境界。

 

  任火的《编辑独语》发人深省,读后使我回忆起从事新闻报道工作的许多往事,愿在此做一笔录,与同仁共勉。

 

 

  在露天铁矿的开采中,有句行话,叫“犬牙交错,孤岛林立”。说的是有的人开采铁矿资源时,因不懂成矿规律和不明采矿规则,胡乱开采,最终使好端端的一座矿山遭到破坏,造成整座矿山支离破碎、沟壑纵横的败落景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富集的矿石采不出来,宝贵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了解稿件的事实,调查稿件的背景,发掘来稿事件的内核,既是一个遵循科学规律的过程,也是一个身心并用的艰苦过程。对于那些敏感性强、影响面广的重大事件,尤其如此。这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偷懒。如果不是这样,不仅丰富的编辑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还可能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其结果可能比某一单个铁矿山开采中的“犬牙交错”更难堪,比“孤岛林立”更尴尬,造成的后遗症也往往会更加严重。

 

  我很赞同任火同志关于编辑是“设计师”的说法。他在《编辑独语》中有这样的论述:“如果我们将人类文化看作是一座宏伟的建筑,那么,编辑就是这建筑的设计师。”他在书中所列举的几个例子,很令人深思。其中一个例子是:“1955年,科学家雅罗的论文《关于胰岛素的抗体》,遭到了美国著名杂志《科学》的退稿,之后又被《临床医学杂志》拒绝。就是这样一项屡遭拒绝的科研成果,却于22年后获得了诺贝尔奖,得到了世界公认。人类对这项科研成果的享用被延滞了22年!”另外的例子是:“萧伯纳的被退作品为其代表作《人与超人》。退稿的编辑说:‘他(萧伯纳)永远不会成为一般人心目中的流行作家。’海明威的被退作品为短篇小说集《春潮》,拒稿者说:‘如果出版这本书,那我们不但会被视为品位恶劣,甚至会被视为异常残忍。’古尔丁获诺贝尔奖的代表作《蝇王》当初被退稿的理由是:‘你未能将显现有潜质的构思成功地发挥出来。’”写到这里,任火同志问道:“我们完全有理由去想,在人类文化史上是否有一些杰出人物,由于我们做编辑的原因而被永远地埋没了呢?这难道不是编辑对人类文化造成的损失吗?”

 

  是的,作为一个编辑,如果把握不好编辑资源的利用空间,那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或者不识“价值”,把“黄金”认作“黄土”,将整个作品“打入冷宫”;或者不能合理设计,把“空间”堆塞得十分零乱,使作品结构松散;或者不善剪裁,事无巨细平推,使作品不能凸显“闪光点”;或者不实事求是,随意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等等。其结果,不仅损害作品本身,而且也损害作者本人。甚至还可能造成诸多不良影响或极大的社会后患。

 

  把握新闻资源的利用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容量”大小的问题,而且还包含“质量”和“品种”的概念。有时候,同一个记者(或编辑)对同一新闻资源的认识不同,感受不同,他所“利用”的结果和新闻作品的效果也不会相同。新华社有位同志在谈到他采写《有路就有路边城》的报道时感慨良多。他说,1991年,他在广东看到公路修到哪儿,工厂、商店就建到哪儿,商品经济就繁荣到哪儿,觉得这些新鲜事令人惊喜。于是,他很快采写了《有路就有路边城》的稿子,并被《经济参考报》所采用。后来,他在采访规划部门时,一位老工程师却对各地沿着公路大兴土木搞基建的做法表示了自己的担忧。因此,他对自己以往的看法产生了一丝怀疑。再后来,他又在一本介绍东南亚经济发展的资料中,看到了马来西亚大修路边城的教训。两年以后,他又从广东江门市沿广珠公路回广州。一路上,看到马路两边工厂、商店鳞次栉比。作为经济发展主动脉的主干公路,处处堵塞,汽车时速仅能达到10余千米。目睹此情此景,他立即反思以前对“路边城”的看法,并迅速采访了有关专家,很快采写了《亦喜亦忧路边城》一文,历陈沿路盲目建城存在的种种隐忧。此稿在《新华每日电讯》播发后反响很好。

 

  从《有路就有路边城》的赞叹,到《亦喜亦忧路边城》的警忧,这是一个认识成熟的转变,是一个理性的飞跃。同样的客观环境和事实,由于作者的认识和处理与利用情况不同,结果使作品迥异。

 

 

  任火在《编辑发现论》一文中阐述了一个颇有见地的观点:“编辑的天职,就是发现。编辑的发现,可以使埋藏已久不为人知的珍宝重见天日光耀人间。”对此,我深有同感。要利用编辑资源,首先要善于发现编辑资源。把握好编辑资源的利用空间,对报社和杂志社等媒体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对采编人员来说,是立场、观念、思维能力、写作技巧的运用结果与综合体现。在编辑实践中,有些思路和措施如果运用得当,对于把握好编辑资源的利用空间是大有裨益的。

 

  第一,从全社会层面的广度去审视和分析新闻事实与编辑素材,在可行的基础上精心策划,上下互动,有利于释放新闻事件的能量,扩大编辑资源的利用效果。

 

  天津钢管公司(以下简称天管公司)是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我国特大型现代化企业,于1993年建成投产。10余年来,该公司生产的石油套管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50%,而且产品出口到52个国家和地区,成绩斐然。在对天管公司较长时期的编辑和采访活动中,我们特别为该公司工会的工作所感动。这个工会成立10年来,坚持改革、创新,以人为本,依法维权,不仅成为实实在在的“职工之家”,而且还深受冶金行业之外的石油战线的职工群众的拥戴。天管公司生产石油套管,油田企业使用石油套管。天管公司未投产之前,我国一直依赖进口“洋管”。在一般情况下,一些生产企业与用户企业常在质量和供应环节上“闹矛盾”、“出别扭”。可是,偏偏在天管公司这个生产单位与全国油田企业这个使用单位之间,长期以来关系十分亲密和融洽。天管公司工会主席张福林带领公司质检人员、技术人员、生产工人,前往辽河油田等生产现场进行套管跟踪服务时,油田的职工群众对他们亲热无比,情不自禁地喊着:“亲人来啦!”在两个不同行业、不同战线之间,职工群众在“推进石油套管国产化”的进程中,如此坦诚与友好,成为新时代一道亮丽的风景。

 

  天管工会的创新精神,两个行业职工群众的时代风貌始终激励着我们。那些长年奋战在轧管和油井第一线的劳模们的身影常常在我们脑际里闪现。联想到国家关于“振兴民族工业”和“推进国产化”的号召,以及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把镜头对准广大人民群众”等一系列指示,作为编辑,我们感到有责任组织策划一本反映冶金和石油两个战线职工群众,围绕“石油套管国产化”联合攻关创新、开展劳动竞赛、展现时代风采的书。我们把这个想法与天管工会和油田同志们商量,他们很快地作出回答:完全赞同。天管公司还专门成立了编委会,除整理、收集原有的包括两个行业工会干部、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在内的有关文章、图片和资料外,又补充选题,精心组织撰写了优秀劳模事迹、基层先进“操作法”,以及新时期如何做好工会工作、如何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等文稿和专论。经过各方面半年时间的努力,这本图文并茂、33万字、名为《时代风采》的书,由具有47年社史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本格调高雅、资料翔实、内容丰富的书出版后,引起了良好的反响,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

 

  掩卷沉思,一种劳作后的编辑的愉悦之情油然而生。心想:如果做编辑的当初对天管与油田广大职工的新鲜事实漠然处之,不去留心,不去发现和积累;如果虽有所“兴奋”和“冲动”,但无策划之意;如果仅是单一的孤立的就“套管”看“套管”,不能将此置于时代背景之中和全社会层面之上,去审视和发掘其内涵与伟力……那么,这些闪射时代光彩的珍珠,就只能埋藏在轧屑堆里、散落在旷野井边!

 

  第二,登高望远,以国民经济的大视角去揭示事件的本质,提炼主题,有利于把握好编辑资源的利用空间,客观反映出事件应有的价值。

 

  要使编辑出的作品能真实地体现“资源价值”,编辑者自身就必须站得高、看得远。 1998年7月份,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获得一个信息:山西运城有“两个半人”的节能站(一个是站长,一个是工作人员,还有一个是只用业余半天时间来帮助工作的人,群众戏称“两个半”)5年节约电费价值1.2亿元。于是,我立即跟踪采访。在深入采访中,还发现另一个很有价值的事实,这就是他们是自筹资金搞矿山用新型节能风机新技术推广。在当时,这可是一件新鲜事。我曾经在冶金部钢铁司接触技术推广工作,深知这一工作的艰辛与难度,也深知这一主题的重要性。从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实情看,能源问题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这个风机节能站人少办大事,而且创新性地摒弃以往科技推广的传统做法,实在难能可贵,很有宣传价值。把“两个半人”的“节电风机”与国民经济的运转相联系,我在山西天镇现场采访结束后的冲动中很快提纯、加工,写出了题为《矿山节能站自筹资金搞推广,5年节电l亿元》的报道。这篇消息发表在《冶金报》7月30日头版头条,消息全文虽不长,但主题重要,“含金量”高。这篇全国独家新闻,引起各方面的广泛关注。在《冶金报》见报后的短短两三天之内,全国各大主要新闻单位迅速转发:8月1日,新华社向全国发通稿;同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8月2日,《人民日报》转发。

 

  现在回过头看,如果当初写这篇稿时,只站在运城谈山西的风机,不登高望远,看“能源战略”与“国民经济”等实情、动态、形势,可以肯定地说,对出现在眼前的这个新闻资源所具有的丰富和厚重是不可能感悟出来的。

 

  第三,见微知著,从百姓日常生活中,注视人的心态与观念的变化,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特别是在新旧体制交替、新旧体制碰撞之中,这种情况更值得关注。

 

  1983年11月17日,作为编辑,我在收阅自然来稿中,读到首钢公司通讯员宋增亮同志的稿件,题目是《首钢职工食堂实行四项规定》。此稿原原本本地写出了包括行政领导、食堂管理人员和炊事人员在内不准搞特殊,一律与就餐职工平等对待的4项规定。稿件文字不多,《规定》却很“过硬”。于是,这篇看似很平常、很一般的100余字小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意识到,这篇小稿虽然只是列写4条自约食堂炊管人员的规定,但却蕴藏着较大的新闻“潜能”。稿件通过“衣、食、住、行”方面的具体小事,反映了在全国整顿党风中弘扬社会正气新风的新鲜事,新闻主题重要。报纸可以“以小见大”,报道群众关心的这些热门话题。于是,我立即请作者对此稿进行补充、修改,然后我认真地提炼、加工。精编后的稿件于1983年12月6日在《冶金报》上登出。稿子见报后,引起有关领导部门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

 

 

  把握好编辑资源的利用空间,要特别注意“把握”二字所透出的“度”。“利用空间”的大与小,报道篇幅的多与少,报道体裁的运用与组合当与否,涉及报道中的数量、质量和效果三方面的关系如何,等等。这些问题全看“把握”的技巧与水准。

 

  思维方式至关重要,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摈弃形而上学,才能在云蒸霞蔚的现实生活中正确地运用和准确地把握编辑资源。有些时候,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单个独体是真实的,但总体和趋势上不是真实的。碰到这种情况,编辑必须坚持唯物辩证法,正确分析,准确把握。例如,近几年,国内外钢材市场价格看好,某些地方建设的5吨容积电炉和10吨容积转炉“赶上了时候”,可能给这些地方带来了效益。应该说,这些局部地区和局部现象是真实的,但从整个冶金行业和产业技术政策,以及发展趋势上看,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因为10吨容积以下的转炉和5吨以下电炉这些炼钢设备属于落后的、耗能型设备,早已被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列入淘汰范围。如果编辑不把住这个关,掌握好这个“度”,人云亦云地去宣传那局部的现象,就必然违背大局的科学发展观。又如,谈到科技含量问题,有人往往认为企业的科技含量越高,投资额就必然越大。其实,也不一定。事实上,由于有些企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产品专业化、系列化和由产品类别决定的规模合理化、工艺流程的先进性及布局的紧凑性,等等,使企业单位产品的投资额得以降低。因此,编辑在处理这方面来稿和组稿时,一定要把握分寸,权衡利弊。

 

  “直觉偏爱瞬间,理性执著永恒”。“任凭沧桑巨变,编辑永远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播撒希冀”(任火:《编辑质疑论》)。是的,面对文化生活的万花筒,用哲理的思维去感悟并传播富于哲理的、具有启迪意义的新思想、新观念,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责任。


上篇:编辑与文化 下篇:编辑征途上的动力加油站——我心中的《编辑独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