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编辑的成功要从基本功做起——读《编辑独语·中篇》
http://www.zgkw.cn    主编:高起元 章节作者:李天恒 刘小杰

    李天恒,男,1947年12月4日生,山东烟台人,硕士,编审。《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主编;《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杂志社社长。担任: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山东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青岛市科技编辑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担任过下列编辑科学研究项目组长或专题负责人:①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GBJ9609项目《中国高校学报改革研究》1996年。②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GBJ0108项目《高校学报与教育产业》 2001年。③山东省教育委员会社会科学类J97Y01项目《科技期刊的开发与利用》1997年。④山东省教育委员会社会科学类项目《中国编辑学研究述评》 2002—2003年。

 

  格言: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严谨,编辑使人创新。

 

  刘小杰,女,1966年10月20日生,山东平度市人,理学学士,编辑。《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杂志社责任编辑。

 

  曾赴英国拉芙堡大学学习科技写作理论。

 

  研究方向:编辑理论,应用数学。

 

  格言:成功不会向我们走来,必须自己走向成功。

 

  任火的编辑学研究力作《编辑独语》出版后,编辑界许多同仁都为这本书拍案叫绝。这很好理解,因为在中国高校学报界能写出这样热情洋溢的编辑话语者,目前唯有任火。他用自己的著作证明了自己的人生信条:用实力证明自己,实现了“把美好的文字撒向人间”的精神投向。他的《编辑独语》上篇和下篇以及该文的序受到很多人的赞誉,但我们更看重中篇。我们觉得上篇和下篇好像是一棵大树的碧绿的叶子和美丽的树冠,而中篇则是这棵大树的树干和根系。我们宁愿更多地关注这棵大树的树干和根系。我仔细品味着《编辑独语》的中篇。从《编辑独语》中篇中,作者的勤于思考和“因思而变”的编辑思维;他的“广而杂”的编辑素质;“细而深”的编辑作风,令人敬佩不已。正是有了扎实的编辑基本功才造就了新一代有激情、有思想的高校学报编辑。这才是作者写出《编辑独语》稳固的树干和树根。高楼万丈平地起,宏伟壮丽的编辑憧憬绝对离不开粗犷的根系和挺拔的树干,离不开生他养他的大地和甘露,离不开教我们做好编辑第一笔的导师。有了这个根底的滋养,《编辑独语》的上篇和下篇的成功问世就是顺理成章了。

 

  高起元老师在这本书问世的第一时间里,就给我们寄来了《编辑独语》。他热情称赞《编辑独语》的诞生:“任火,你像团火,其心耿耿,其目灼灼。”“任火啊,你这团火,必将引来燎原之势,熊熊燃烧,气壮山河。”高老师是那么诚恳地希望我们认真来读任火的《编辑独语》。我们不得不承认自从读过《编辑独语》以后,就被作者的火一样的编辑激情所深深打动,从任火那烫人的语言中,我们多次陷入了对自己编辑道路的回忆,同时感到在《编辑独语》的中篇中提出了许多非常有意义的编辑工程发展中的问题。尽管有一些问题还在争论中,但是没有扎实的基本功,没有对编辑事业的执著追求是很难提出编辑工程中那么多关键问题的。《编辑独语》的中篇,说得虽然多数是如何审稿,但是涉及的却不仅仅是审稿环节。它更多地引起了我们对编辑加工、编辑策划、编辑选择等一系列现代编辑工程内容的思考。

 

  一、顺着《编辑独语》的中篇思路往下写

 

  任火在《编辑独语》的中篇中写道:“编辑工作的本质是选择,而选择的核心是前沿性选择。只有立足于科学的前沿,才能避免选择的重复性和低层次性,保证选择的质量。”“非前沿性的、重复性的、低层次性的选择,不仅无助于科学的进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将对科学进步产生延滞与阻碍作用。”编辑选择这个问题提得好,本身就有前沿性。

 

  凑巧,2003年我们有一个刚刚结题的项目,其中就有“编辑选择”的内容。思想的共鸣让我们顺着作者的思路往下写,作为《编辑独语》的回声送给大家。

 

  我们在研究中是这样认为的: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人们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宇宙间普遍运动的规律之一。可以说,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就是不断选择的结果。历史的选择是严格的,它一次又一次淘汰那些落后、粗野、愚昧的东西,同时留下那些先进、文明、科学的东西。不断进行选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大浪淘沙,优胜劣汰,一代一代人的选择为整个人类留下最好的资源。而编辑选择又恰恰是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个选择内容,而且编辑选择是在人类精神领域里进行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活动。编辑选择,也称编辑选择优化,它主要是从无数的信息中选择出所需要的内容。这种把最好的精神资源从成千上万个目标物中挑选出来,留给我们自己和后代的选择行为就是编辑选择。

 

  编辑界对“编辑选择”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我国编辑界专家学者纷纷对此发表看法。其发表的文献大多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末。

现从研究中举出几位专家的看法介绍给大家。

 

  刘杲认为:“编辑的责任就是在同类作品中选择最好的。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就是从这里派生的。不仅选择还要加工。加工是创作的延伸和作品的增值,是编辑附加于作品的创造性劳动。”[1]

 

  刘进社认为:“对编辑学来说,所谓的实践,我认为具体说就是选择。选择的地位和作用是由选择本身的特性决定的。选择是编辑主体活动的重要内容、特征和基本社会功能,是编辑主体活动的共同规律。选择,贯穿于编辑过程的始终,是编辑工作的核心范畴。”[2]

 

  阙道隆是这样来描述编辑选择的:“对稿件的选择优化,反映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和本质特征。如果没有这种选择优化工作,就不能称为编辑活动。”[3]他说:“编辑的选择,是对社会文化的选择,也是对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因此,选择必须以优化为目标,必须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必须有利于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网络传播发展的结果,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在这种情况下,发挥编辑活动的选择优化功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

 

  王振铎认为:“编辑活动就是围绕着‘讯息’并以此为核心,展开的一系列再创作和总构成的运作。也可以说,编辑就是对讯息连续进行增值性智能加工的活动。”他进一步把信息区分为两类,认为:“如果说著作活动主要是对信息的智化加工的话,那么编辑活动主要是对讯息的智化加工。”并认为“编辑活动最根本、最主要的任务,正在于审选和缔结各种讯息群”。[5]

 

  陈景春[6]郑重提出:只有选择才是编辑最重要、最本质、最能与精神生产其他环节相区分的基本功能。并指出:如果编辑不把主要精力用于选择精品,只是埋头案牍,整理那些送至手头的原稿,则会培养出一些拘泥于句、逗之间的工匠式人才。

 

  笔者以为,在编辑选择的方法上,主要是通过文化选择来进行的。譬如选题优化是选择,内容增删是选择,推荐批评是选择,条分缕析是选择,分类编次也是选择。如何为更好表达作者主题而采用的图表,文字,段落的删节也是选择的常用方法。选择方法也是有原则的,任何社会的编辑工作都是如此。

 

  像《编辑独语》在中篇里重点论述的审稿活动(三审制)等就是编辑选择的一种工作内容。各种书刊的审稿,是审读活动的一种。审稿不是在审读之外的什么活动,而是审读的一个基本环节。审稿的对象一般是稿件而不是成品。

 

  作者为此提出的逻辑方法、类比方法和理论分析方法,丰富了编辑选择审稿部分的内容。在审稿程序这点上我们与《编辑独语》产生了共鸣,并认为审稿是包含在编辑选择里的一部分,编辑选择始终是编辑工程的核心。

 

  二、《编辑独语》的中篇告诉我们编辑工程对编辑成长的重要意义

   

  联系《编辑独语》的上中下篇,不难发现要想写出像作者那样的“独语”,就必须从编辑基本功做起。

 

  在《编辑独语》的中篇中,作者提到了18条编辑工作中宏观与微观的编辑领域问题和解决办法。有人说没有这么多条,有人说我们遇到的问题比这些要多。不同编辑会有不同的问题。我们觉得这是作者自己的总结,是他自己的写照。对于我们而言远远不止这些。除数学外,物理的,化学的,工科中的,甚至社科类的经济、哲学等论文均有涉及。还有正斜体的问题,字母大小写的问题……总之,这类问题是科技编辑比较棘手的不可避免的工作问题。国标中分类详细,内容繁多。陈浩元主编的《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7]很是实用。其中第7讲至第14讲中,都有科技论文涉及的图、表等内容的详细叙述。

 

  编辑在这个领域里,说不定要遇上什么问题。说这个领域是校对或编辑工作的“百慕大”并不为过。因为,稍不留神就会出错。

 

  特别是对“参考文献”的理解和处理,更要细心。除了作者提到的参考文献“可以分析评价论文的学术水平。”还要注意编辑好参考文献的格式,注意核对参考文献的真实性。对于文章中为什么要出现参考文献这一部分结构,编辑与作者交流的一开始就可以发现作者对他的论文参考文献的理解是否得当,使用得是否正确。但是,我觉得当前部分作者对参考文献的理解上确实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什么是参考文献?《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第14讲指出:所谓“参考文献”是指“文后参考文献”。文献[7]对于它的目的与作用、原则、方法和要求、存在问题及注意事项都有明确陈述。我们的问题是,作者必须明白参考文献的著录是为读者服务的。就是说作者在遇到已经是科学定论的问题时不必再进行重复描述,直接使用即可。当读者不明白或读不懂时可以先找文献学习,然后再继续论文的阅读。而现在不少作者把参考文献仅仅当成自己论文写作的参考依据。他们希望向读者告知:本论文是参考了以下文献写成的。这是有失偏颇的。

 

  在编辑工程的程序中还有一个关于文章“结论”的看法,这个问题一直在编辑界争论不休。目前有不少著作和论文认为:科技论文可以不要“结论”部分。但我们一直感觉似有不妥。因为你奉献给读者的研究论文如果没有结论部分,那不成了“三句半”?让读者自己下结论接最后半句是不是合适?其实常有审稿人在审稿中不时提起过这类缺少结论的疑问。

 

  我们认为:结论是科技论文的总结与提炼,虽然字数不多,所占篇幅不长,却是科技论文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整篇论文的总结,能体现论文的价值。关于科技论文结论部分写作的重要性许多专家已有论述。李魁彩先生认为:结论是整个课题研究成果的总判断、总评价,是研究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在全篇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8]。祁振声先生也有这样的观点:任何一篇有发表价值的论文,都应当向读者展示其明确的结论,让读者获得明晰的科学技术新知识和新信息。如果论文得不出明确的结论,也就失去了写作和发表意义[9]。然而在对科技论文的实际编辑过程中笔者发现,结论部分是容易被作者忽视的。笔者随机抽取了2002—2003年出版的大学学报20余种,对所登载文章的结论部分作了调查,并进行了统计分析。这20余种学报有重点大学主办的,也有普通大学主办的,学报登载的文章内容涉及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统计中发现,占统计总数22%的文章没有结论部分。在有结论部分的文章中,有50%以上的文章的结论部分是以结束语或小结的形式代替的,内容也只是对研究成果的自我评价,或干脆是引言部分的重复,缺乏讨论的内容,没有结论性的文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结论。统计过程中还发现,数学类文章少有结论部分,化学类文章经常把结果和讨论放在一起,也不是科技论文要求应有的结论,直接影响到了科技论文的完整性。重视科技论文的结论部分,规范结论部分的写作,对提高科技论文的表达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查阅了有关中外文科技写作书刊以及国外的科技论文写作教程,发现结论部分的写作是有规律可循的。刘锡庆先生提出:结论是论文中解决问题的部分,是全文的综合与概括,总结和提高。他认为结论的形式可以不同,常见的有:综合全篇观点,突出中心观点;提出具体的做法和注意事项;也可以提出方向与希望。刘先生认为,结论有时就是论文的结尾,有时不是结尾[10]。《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结论”一词的解释是:结论是对人或事物所下的最后的论断,也称从前提推论出来的判断。

 

  但是,我们认为结论决不是结果(结果是指事物发展所达到的最后状态)。如果分不清结论与结果,那么在书写报道性摘要[11]时,恐怕要遇到麻烦。

 

  我们坚持认为,结论部分在科技论文中是不能缺少的。因为结论部分在科技文章中的位置相当于桥梁的“桥眼”,它的作用是毋庸置疑和无可替代的。目前相当一部分科技论文缺少结论,或结论不合规范,这是因为“词起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清·沈祥龙《论词随笔》)。只要遵循结论的写作规律,即原始假设(假定)—发现(研究结果)—对研究结果(发现)的解释—问题的局限性—更进一步研究的需要,就可以写出完整、规范的结论,从而提高科技论文的整体表达水平。写结论时不一定严格按照这一顺序,但是从特殊(个别)的结果到一般性的信息元素是应当遵循的普遍规律。中外学者建议在写结论时可先自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写起来会更加顺畅。研究中,我们切身体会到没有结论的论文和有结论的论文在感觉上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总感不足,缺点什么;后者感到有始有终,心中踏实。当然,由于结论部分写起来并不容易,所以有些作者往往用“讨论”代替“结论”。正因为如此,才显示出结论部分在论文里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三、从《编辑独语》中篇的“科学论文评审中的非理性因素”得到的启示

 

  任火在《编辑独语》中篇提到“要排除审稿中的非理性因素,就必须具有吸纳百家、博采众说、欢迎争鸣的恢宏气度”。说得大气、宏伟!同时也勾起了我们的一番联想。现代社会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分工形式在编辑行业也明明白白地推行着。回想起来,上个世纪我们讨论编辑素质时对自己提出的种种要求和职能,不少已经被明确的社会分工所分解和承担。笔者以为,时至今日学会选择,学会组织,培养团队精神甚至比所有工作全由自己一揽子包到底更重要。

 

  还是以审稿为例进行讨论。审稿工作是编辑为了向读者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而进行稿件优劣的判断的编辑选择。这是人类在精神领域里进行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选择活动。它主要是从成百上千的信息中选择出读者所需要的内容。可是这项工作仅靠编辑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编辑本人,不可能什么都专,什么都会。特别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社会分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明显标志。编辑不光要学会选择稿件,更要学会选择志同道合的学术专家和自己一道完成选择使命。现在有一种片面的观点:做编辑工作的必须具有和作者一样的学术水平才行,即:“要想评论荷马,必须与荷马同高。”持这种观点者认为:“一个学术编辑,其工作的客体是属于某一学术领域的稿件,如果对这一学科缺乏了解,要想对这一学科的稿子进行编辑加工都不能想象,遑论去判断其学术水平了,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11]甚至认为:“实践证明,一般情况下,让纯粹学文的人直接当科技期刊的编辑是绝对不行的。”[12]

 

  钱文霖先生在讨论编辑学者化问题时也谈到类似问题:“编辑学者化,不是要求编辑与作者在研究的课题上达到同一水准,果真如此、乃至超过作者,编辑就转化为作者而不成其为编辑了;加上科技工作客观条件限制很多,这样的学者化是很难实现的,充其量只能步某位作者的后尘。”[13]

 

  笔者以为,科学飞速发展,专业的作者和读者如此之多,区域分布如此之广,双方的信息交流频率如此之大,编辑更多的工作是如何组织相应学术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做好“文化把关人”的工作。

 

  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当代编辑在编辑工程中的工作重心应该适时向策划者、组织者转移了。

 

  《编辑独语》带给我们的启发太多,感受太多,引起我们的思考太多。作者用他对编辑工作的执著,对编辑文化深入的考察和独到的见解,为人们进一步认识和了解编辑学、编辑工程、编辑事业和隐身于作品之后的编辑打开了一扇窗,开辟了新的思路,拓宽了更广阔的视野。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本书中作者在自己的“独语”中竟然一下子提出并议论了64个编辑专题,这对我们这些作为他的同行的高校学报编辑是一个鞭策、一个促进、一个鼓舞、一个目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议论体现出作者高远深邃的编辑思想和扎实深厚的编辑基本功。我们相信在《编辑独语》之后,我们的面前定会出现一个编辑界百家争鸣的艳阳天。谢谢《编辑独语》。

 

  谢谢向我们推荐《编辑独语》的高起元老师。

 

参考文献:

 

[1]刘杲.遵循编辑活动的客观规律[J].编辑学刊,1998,(5).

[2]刘进社.编辑学理论体系构筑问题[J].编辑之友,1996,(5).

[3]阙道隆.编辑活动的共性[J].出版科学,2000,(3):19.

[4]阙道隆.编辑活动的起源和本质特征[J].出版科学,1996,(3).

[5]王振铎.讯息传播编辑论[J].编辑之友,1997,(6).

[6]陈景春.编辑的基本功能是文化选择[J].编辑学刊,1995,(6).

[7]陈浩元.科技书刊标准化18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8]李魁彩.科技写作手册[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

[9]祁振声,杨华生.结论在科技论文中的必要性及其误区[J].编辑学报,1999,(2):109-111.

[10]刘锡庆.写作学辞典[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11]孙景峰.学报编辑工程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2]赵存如.从编辑学学科建设谈开去[J].编辑之友,2001,(2):35.

[13]钱文霖.科技编辑方法论研究导扬[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2.


上篇:21世纪中国编辑的文化抉择与文化使命 下篇:编辑审稿、选稿过程中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