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体格发育
http://www.zgkw.cn    主编:王淑玉 赵丽

 

新生儿指从出生到出生后28天这一阶段,新生儿作为刚刚出生的小生命,对于初为人父母的年轻家长,应该非常关心自己的小宝宝是否正常。最直观、最简单就是小宝宝在出生后的体重、身长、头围数值,即我们一般常用的表示其体格发育的三项重要指标,其他指标尚有顶臀长、胸围、上臂围等。下面就介绍体重、身长、头围的理想值、测量方法、增长规律等。

 

体重  体重是衡量新生儿的最重要指标,新生儿体重测量应在其出生后1小时内完成(因为新生儿在24小时之内体重下降明显),一般由助产士完成此项工作。正常体重儿,理想值范围在2.54千克。低于1.5千克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低于2.5千克称为低出生体重儿,大于4千克为巨大儿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如糖尿病母亲的婴儿)。新生儿出生后12天内为生理性体重下降阶段,在此期间体重为负增长,第37天最明显,因为此时小宝宝少吃多睡。至生后2周,早产儿、足月儿、过期产儿其体重平均比出生时体重分别增加100克、200克、170克,即大约每天分别增加7克、15克、12.5克;至生后4周,早产儿、足月儿、过期产儿其体重平均比出生时体重分别增加700克、850克、840克;整个新生儿期,大约每天平均体重分别增加25克、30.5克、30克;

 

身长  首次测量应在2472小时内进行,工具为标准量板或特定测量器,一般不用软尺,测量值应精确到1毫米,其理想值范围45.554.5厘米。整个新生儿期,身长平均比出生时身长增加4.1厘米。

 

头围  首次测量时间同身长,工具为标准软尺,测量值应精确到1毫米,其理想值范围32.137.2厘米。整个新生儿期,头围平均比出生时头围增加2.7厘米。

 

运动发育  运动发育速度虽有种族、地区、个体差异,但发育顺序规律是一致的,即自上而下,从头、颈、腰肌到上肢、下肢;从泛化的牵连、多余运动到牵连肌群的抑制;从分离的运动到多群肌肉的抑制;先“取”后“舍”,即先能拉床栏站起后从立位坐下,先能抓取后能放下。

 

抬头  新生儿颈肌无力,仰卧时颈后与床面接触。若扶双肩坐起,当其躯干接近坐位时则见头能竖直约35秒,然后下垂。

 

  1月内婴儿腰肌无力,扶坐时自颈至腰弯成半圆形。

 

  新生儿俯卧位时有反射性匍匐动作。

 

站立和行走  新生儿有立足反射(从两侧腋下扶新生儿至直立使其足背触及检查台沿,可见其先屈腿,后向前伸腿踏到台面上)和踏步反射(抱他在台面上向前移动,可见他双腿交替跨步),似为站立及行走预演,若抱直使其负重,则腿肌张力增高。

 

综合评价新生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的标准:上面我们讲的体格发育三项指标,均是从单一因素评价新生儿体格发育的标准。如用多因素对体格发育进行综合分析,则可从多个不同侧面反映新生儿体格发育特点。一般用重量指数:出生体重(克)×100/身长(厘米)作为衡量标准,可反映体重与身长的比例关系,说明人体充实度,表明新生儿体形是否匀称。新生儿重量指数大于2.00(胎龄小于37周)或2.20(胎龄大于37周);身长与头围之比大于1.36者称为匀称型。将重量指数小于2.00或大于2.20(胎龄同上);身长与头围之比大于1.36者,称为非匀称型。


上篇:新生儿体格发育的特点 下篇:智能与心理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