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医生的仪表和风度
http://www.zgkw.cn    曾昭耆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为了取得病人的信任,适当地“包装”自己,无可厚非。
 
    江湖游医为了骗取信任,故弄玄虚,装出一付道貌岸然的样子,让人莫测高深。而我们有些医生却往往走了另一极端。他们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也具备一定的实际经验,有合法的医师执业资格。但总
以为,我只要给你看病就是啦,其他都是不值得计较的事。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允许病人挑选医生,以便得到更好的医疗照顾。在这种情况下,更加要求医生注意仪表风度,更好地展示自己。

    仪表风度与衣着打扮或面貌身材的美丑是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似有一些关联,但又绝不可以混同。如果说,美丑是天生的,即使经过化妆、美容也难有根本性的改变;衣着打扮可以多少影响一下外观的话,那么仪表风度却主要是通过谈吐举止来体现的。换句话说,仪表风度主要是内在文化素质的反映。

    一个演员可以根据剧情需要扮演完全不同的角色,那是经过长期特殊训练的结果,而医生的仪表风度则只能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医德修养和专业知识经验积累逐渐形成。因而医生的仪表风度具有自己的专业性,是完全不能用“漂亮”或“帅”来概括或代替的,也不是能“扮演”的。

    我曾见过一位自认颇有“表演天才”的医师,据说他有能力随时控制自己的语调和感情,甚至声称“能指挥自己的眼泪”。但是没想到病人及家属对他的评价竟是“虚伪”。显然,他们需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同情和千方百计的救治,而不是某些强装出来的表面现象。

    刚走上临床的年轻医师常常会因自己长得太“嫩”而苦恼。从前,女学生都喜欢扎两条辫子,到临床工作后辫子却成了她们“嫩”的标记,门诊病人经常抱怨:“等了半天,一个小辫子医生就把我打发了。”于是她们只好戴顶大白帽,捂上大口罩,可是无论怎样也仍旧难以掩饰年轻人的形象和举止。回想我自己,虽是已经工作几年后到这个医院的,仍有护士说“怎么又来了个小青年学生”。有次半夜出诊给一位苏联老大妈看病,她当时很痛苦,事先根本没顾得上看我是什么样子,经过诊断处理,症状减轻了,还没说什么感谢话,竟突然冒出一句“多么年轻的小大夫啊
!”让人笑也不是,气也不是。还有一次我提着出诊包进了病人家,家里人打量了半天,问我“大夫呢?”原来人家以为我是个给医师提包的学生。总之,这是一个没有办法的事,每位医师都是从年轻时当起的,谁也免不了要经过这段时期。  无疑,医师也应该注意衣着,甚至也可以讲究美。但是,美有各种不同的模式。医师的美应该体现出稳重大方,给人造成值得信赖的印象,女医师还可以化淡妆,显得更加神采奕。

    但很不宜奇装异服、浓妆艳抹,给人造成虽然美丽却有点轻浮的感觉,或者像个歌星或时装
模特,那就不大妥当。当然,如果服装不整洁,头发散乱,男医师很久不刮胡子,显得邋遢和随便也不好,都会失去病人的信任。

    医生与病人及其家属谈话时,应该举止庄重,态度和蔼,语气柔和而恳切,表达意思慎重而清晰,叙述有条理、有分寸。碰到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能想当然地随便说。在这种时候,诚恳老实地承认自己不清楚,可向上级医师请教后再回答。这样做,一般不会影响自己的威信,相反,认真负责的态度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取得更多的信任。

    临床医疗虽是一种非常严肃的工作,但医生也不应只会板着面孔说话。相反地,当病人情绪紧张或沉重时医生也可以对病人说些轻松的话题。例如在为病人做一些局麻下的小型手术操作时,在不影响自己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为了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也可说几句鼓励和安慰的话,甚至聊几句闲天。

    但是和病人聊天只能是一个小插曲,永远只能居于从属地位。相反应强调的是另一面,即医生对病人和家属的谈话,本质上是一种职业性谈话,要负责任的。我曾多次用极端的语言向年轻医师们阐述这种谈话的严肃性。我告诫他们,无论在门诊或病房对病人及其家属谈话时,都要有一开口就被录音的准备,准备有一天录音带成了被送上法庭的物证时也无懈可击。这种情况虽然很少见,但确实有过,因而应有此责任感和警惕性。

    一个人生了病,他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会出这样那样的主意,来表示自己对病人的关心。不管说得对不对,反正说完就走了,不存在任何责任问题。可是医师和他们完全不一样,因为病人是通过办理正规手续后到医生面前的,他们之间已是契约关系、法律关系,医生对于自己所说的一切都要负责任。

    几十年前,我曾陪一位著名的老中医到病人家看病。路途较远,在汽车上他和我聊天,谈笑风生,非常随便。但离病人家近了,他的态度也就逐渐严肃起来。待到下车进门,走到病人面前,再看他的一切言谈举止,已经完全符合一位资深医师应有的风度。我当时年纪还轻,暗自笑他简直像个演员在上戏前酝酿情绪。以后,我慢慢理解其中的深刻道理,随着病家的接近,他已把思绪集中到病人身上,他不仅要用自己的才学为病人解除痛苦,而且他本身的出现就应该能使病人增强信心和感到安心。从那以后我开始知道不光是医师的知识经验能治病,而且医师的仪表风度在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但这与前面所述的“表演”完全不同。

    医师,特别是年轻医师,也不应该为显得深沉而总是老气横秋、死气沉沉的。我非常赞成他们在工余时间有一些轻松愉快的活动来消除疲劳、保持身体健康和勃勃朝气,甚至也不很计较他们中一些人在某些生活细节上大大咧咧、马马虎虎,但绝对不允许把那种作风带到工作上去。

    从事各种不同职业的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场所和相应的工作纪律。大凡以物为对象的职业虽也要求严格的纪律,但对仪表风度的要求就可能低些;而只要涉及人,即应在仪表风度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要求。我们到商店,目的是买东西,但是有谁会对一些扎堆聊天、对顾客爱搭不理、态度冷漠或粗暴的售货员不反感呢
?相比之下,对医务人员无疑应该有一个更高的标准。理由首先是医务人员应该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其次是病人有他本身的痛苦,售货员让顾客生气已经很不好了,如果医务人员不仅没能使病人减轻痛苦,反而让他受了气,也许因此而添了病,那就更不好了。

    据我所知,病人生气并非总是医护人员的错,有时是病人急躁或误解所致。我们应有较高的风格和较大的器量。对个别不明事理的病人也宜好言劝导。但从实际情况看,医务人员对病人态度冷漠,说话简单生硬,甚至带训斥语气者也较普遍,应注意改进。

一位90多岁、很有文化的老太太,有几年经常找我看病。因为她是高龄老人,我总是尽先接待她,其他病人也都礼貌地让她优先就诊。但她很自觉,总是躲的老远,听到叫她的号时才进诊室。


    有一天,她的儿子给我打电话,说老太太觉得半身麻木,问我该怎么办?我建议赶快带她去附近医院看神经内科。

    几天后,老太太向我诉说了一肚子委屈。原来,她到一家大医院褂了专家号,准备对医生详细说说病情。没想到,刚开口专家就说:“你不要说话,问你什么说什么!”病人赶快闭嘴。像小学生面对老师那样,问什么,答什么。后来医生问:睡觉好吗?她答:不好,吃安眠药。医生问吃了多久?她答:有几年了。专家不高兴了,说:“什么叫几年?两三年是几年,八九年也是几年。你到底吃了几年?!”……

    老年人也可能说话有些罗嗦或回答问题不确切,但医生应该有比较高明的本领,柔和地,在不知不觉中把话引入主题,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打断病人说话。特别是对这样高龄的老年人,医生更应有礼貌,不能让她感到难堪。听了她的叙述,我想,也不能光怪年轻医生不会接诊。如果老专家真的都这样看病了,让年轻人跟着他学,能学成什么样子呢?!
 
    从本质上说,医护人员是医院的主人,病人是医院的客人。因而无论是在门诊、急诊或病房,医护人员都不能忘了一个主人应有的礼貌和风度。病人都是来看病的,来到门诊护士台,进入医生诊室或其他地方,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待”。以礼待人原是一种起码的要

求,并不降低自己。可惜,几乎医院越大越不把这当回事,这种倾向并不好。


    每当我谈到不能因为医院大,医护人员就也派头大时,总有些人不大爱听,觉得医院名声响、等级高、技术强,工作人员派头大些不要紧。谈到国外有些设备先进的大医院里,教授们对病人也很有礼貌时,还有人心里想那是“洋规矩”,不适用于中国。

    差不多
20年前我就说过,相当多的中国老百姓还只求能看上病,即使医生的态度冷漠些也顾不得计较。但是,随着条件的好转,总有一天人们会逐渐不满足于这种最低的要求。我担心到那时,有些医生已经不懂得应该怎样尊重病人了。如今看来,那种担心已经成了现实问题。

    医师的工作场所,无论是病房、门诊、急诊、病人家或其他医疗抢救现场,只要有病人在,就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场所了。医师工作场所的特殊性,只有从病人及其家属的角度才能充分体会得到。我们经常发现,即使是通常的健康检查,也有一些平日身体健康的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常到医院门诊的慢性病人更常有心跳血压与在家时明显不同的现象。这表明他们对医院环境仍不大能够适应,难免有些焦虑不安。至于住医院就更不一般了。一个人一辈子住院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他们或多或少都带着痛苦,甚至带着对伤残死亡的恐惧,他们的家属也总是关切、担心、焦虑甚至伤感。他们都把病人康复的希望甚至求生的希望寄托于医护人员,特别是主管医师。他们都迫切地希望能从医师的表情举止中得到一点信心和宽慰。

    因此,一个年轻医师在父母面前可能仍旧是个大孩子。但是,当他向病房走去时,就应该想到自己是医师,是病人及其家属的主心骨。我曾对一些刚毕业来医院工作的年轻医师说:医师走进病房时,他应该把自己比做一个神父走进教堂时那样神圣和庄重。因为你是医生,你代表医院,你代表医学。

    在欧洲,我见到过一位年纪很轻的神父。平时,他和其他年轻人似乎没什么不一样。但在宗教活动时却十分庄重。因为在那种情况下,他不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上帝的代表。

    我们有些医院环境不安静,气氛不严肃,医护人员说话声音大,车辆噪音响,工作人员中也有扎堆聊天甚至嘻笑打闹现象。我说过,特别是在心脏病房里真的可能随时死人,甚至几分钟前还没有什么明显的征兆,可一下子就不行了。这不是故意危言耸听,说不定什么时候医护人员无意间说笑了几句,碰巧哪个病人出了危重情况,抢救无效死亡。你知道家属会怎么想吗
?我可以坦率地告诉你:若干年后,你早已把那件纯属偶然的小事忘掉了,可是家属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他的子孙提起此事就会说:“当年我家老人去世时,病房里的医生护士还在笑闹!”这虽然仅是一次偶然巧合造成的误会,医务人员也许会觉得有些“冤”,但假如死者是你的亲友或家属,你对这种现象肯定也会反感的。

    医院本来就是一种特殊的场所,医务人员只有随时体会病人及其亲属的心情,才能处处自觉地约束自己,使自己的形象举止和他们的心态一致起来。

    有人觉得要做到这点很难。一个年轻医生曾非常坦率地说这是一种过分要求,因为医生要长期接触病人,死人的事也是常有的。只应该对医生的工作质量严格要求,而不应在感情上加以指责。我想这是一种误解。当然不是要求医生像家属那样寝食不安,忧伤悲痛。但是,医生必须能深切体会他们的感情。带着这种同情心就必然能在工作上高度负责,并能时时处处得到家属的理解。有了这种同情心,他的感情和神态就会与病人和家属的心情自然合拍。可以说,这就是一名医生得体的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