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第四节 迷信权威
http://www.zgkw.cn    主编:刘振华 陈晓红 章节作者:刘振华 陈晓红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病人和病人家属,为了使疾病尽早地明确诊断,不惜托熟人,找关系,打听在某个地区或某个专业学术领域里有名的权威或专家,特别是在某些医院的中医门诊,某些有名专家的诊室,候诊的病人门庭若市。这是病人盼望自己的疾病能够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得到好的治疗的表现。病人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对权威过于迷信,对权威专家的诊断盲从,也会成为某些疾病拖延诊断的原因。病人这种心理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以权威的诊断为满足

 

    一个医生一旦在某一学科领域里做出了成绩,在某个地区出了名,就会被人们看作是权威、专家,病人很容易对他产生迷信的心理,甚至可以把他作出的诊断绝对化,认为无论什么疾病;只要是经过专家权威诊断的就不会有错,就无须继续观察了。在这种迷信心理的支配下,满足于已有的诊断,即使用药后无效也不去怀疑诊断是否正确,而是一拖再拖,直到病情恶化时再回头思考诊断问题,有时已经失去了治疗的机会。

 

    分析这种原因决不是贬低专家权威的作用,而是说明病人及其家属对权威所作诊断的满足和盲从。一般的说,一个医生如果在某个地区或某个专业领域形成了权威,就说明他的学术研究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深度,是他的经验理论臻于成熟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在他本专业范围内,诊断符合率是高的,误诊的机会相对减少,但是由于病人对权威迷信的心理作用,许多慕名而来的病人的疾病并不一定都是这个专家的专业范围之内的,而有时某些权威专家即使遇到的疾病不属自己的专业范围,但是为了照顾关系,或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声誉,也就不加推辞,凭主观认识暂作诊断。这种情况,虽然医生心中有数,但病人却不明白。如果病人以此为满足,病情不见好转时不及时复诊,拖延下去,就可能使诊断延误。

 

    二、忽略了权威的相对性

 

    任何权威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就权威者个人而言,其经验、理论仍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带有个人的实践特点。尽管某些专家已具有相当高的诊断水平,但是在其继续的临床工作中,仍然会遇到尚未认识的疾病和难以解决的问题。

 

    一个医生可以在某一个系统积累相当丰富的经验,甚至形成有自己独特见解的理论,但是却无法成为全面精通临床医学各个专业的专家,更不可能对所有的疾病都有完全正确的认识。所以,某些病人过于迷信权威,把权威的诊断绝对化,便会放松对已有诊断的追踪观察,减弱对新出现症状体征的警惕性。这是延误诊断的原因之一。虽然在误诊的诸多因素中,这并不是主要的,但是就病人和病人家属而言,这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上篇:第三节 盲目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