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广州管圆线虫病
疾病名称:广州管圆线虫病
其他名称:广州肺线虫病,广州血管圆线虫病
疾病编码:ICD-9:128.801 ICD-10:
所属部位:头部,
所属科室:消化内科,传染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13-01-31

一、概述

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是因吃了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淡水螺肉而感染,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末梢血和脑脊液内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高。

1.流行病学:①传染源:感染本虫的鼠类。②传播途径:人吃了生的或不熟的含有本虫第三期幼虫的螺肉或吃了生的或未做熟的转续宿主如鱼、虾、蟹、蛙、蛇等的肉而感染。其感染的方式还可通过被含有感染期幼虫的淡水螺或蛞蝓的分泌物污染的蔬菜、食物或手而被感染。③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④流行地区:广泛存在于亚洲太平洋中部及东南亚地区。

2.发病机制:幼虫在人体移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以脑脊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为特征。病变集中在脑组织,除大脑及脑膜外,还包括小脑、脑干及脊髓等处。主要病变由虫体移行和死亡虫体引起的组织损伤及炎性反应。

3.病理改变:广州管圆线虫引起的炎症反应有3个特点:①血管反应:脑部血管扩张,尤以蛛网膜下腔中的静脉为甚,有时出现栓塞损伤。②嗜酸性炎症反应:虫体周围常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甚至形成嗜酸性肉芽肿。③肉芽肿反应:在死虫周围,有单核细胞及巨细胞集聚,在损伤之间还有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人体主要病变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在小脑、脑桥及延脑,亦可见于颈部及额部大脑内。幼虫的移行可产生炎症反应及嗜酸性肉芽肿,在死亡变性的虫体周围最强。在脑膜、脑内炎症部位及蛛网膜的虫体周围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夏科-雷登氏结晶及巨噬细胞浸润,甚至有局灶性坏死。

二、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潜伏期:336天,平均半个月,多为急性起病。①发热:早期多有发热,热度不等,多在3839℃,持续时间长短不一。多于数日后降至正常,少数患者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②头痛:为最常见和最主要的症状,约占90%左右。多属间歇性,少数呈持续性。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颈部僵硬及活动后头痛加重。③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多数患者有不同部位的皮肤感觉异常,例如针刺感(轻触后加重)、麻木、烧灼感、冷热感觉相反及肌肉萎缩、面瘫等;少数患者可出现昏迷,为病情凶险征兆,提示预后不良。④其他部位的表现:眼部:本虫偶见于眼内。患者可有畏光,视力障碍,甚至失明,少数患者可有眼肌麻痹;肺部:有咳嗽等症状,肺内可出现阴影;消化系统:可有腹痛、腹泻或便秘。肝脏肿大等。

2.临床分型

⑴根据病情轻重可分为:①轻型:症状少而轻,病程短。②中型:有发热,严重头痛,颅压明显高,同时有其他神经系统或其他部位症状,病程较长。③重型:除中型临床表现外,尚有持续性高颅压;有脑部定位性损坏造成的相应表现;少数患者可致死或留有后遗症。

⑵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①脑膜炎型;②脑膜脑炎型;③脑脊髓膜炎型。

3.并发症:可出现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即Guillain-Barre综合征,表现为弛缓性瘫痪逐渐发生,呈上行性及对称性,伴感觉障碍。此外,尚可发生第Ⅱ、Ⅲ、Ⅳ、Ⅵ和Ⅶ对脑神经损害,单侧肢体瘫痪和脑积水等并发症。

三、医技检查

1.血液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多。

2.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部数量及蛋白含量增加;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糖、氯化物无明显变化。极少数病例可找见幼虫或成虫。

3.免疫学检查:常用的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阳性可作为辅助诊断。

4.病原学检查:从脑脊液、眼或其他寄生部位查见本虫幼虫或成虫,但阳性几率极小。

5.影像学检查:头颅MIR表现多种多样,脑脊髓内多发长条形或结节状强化病灶和软脑膜强化是主要的表现。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该疾病的脑部病变需与病毒性脑膜脑炎,结核性脑膜脑炎以及其他脑寄生虫病鉴别。肺部病变需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鉴别。

五、治疗原则

1.病原学治疗:阿苯达唑20mg/kg/d(体重以60kg为上限),分3次服用,连服7天。

2.对症治疗:①颅压高者静点甘露醇,根据病情酌情确定用药次数。②可根据病情使用地塞米松静点或口服,每日520mg。③头痛严重者可酌情给予镇痛剂。④可酌情给予神经营养药物。⑤其他对症治疗(如中药、针灸等)。

六、预后与预防

1.预后:绝大多数病人预后良好,个别感染虫体数量多者病情严重可致死或留有后遗症。患者是否能早诊断、早治疗也与该疾病的预后相关。

2.预防:①大力开展卫生宣教工作,增强群众自我保护意识。②切忌生食或食入未做熟的螺肉。③在流行区亦应避免生食或食入未做熟的转续宿主(鱼、虾、蟹、蛙、蛇等)的肉;被螺及软体动物爬过的蔬菜,食用前要充分洗净。④在接触中间宿主(螺类、蛞蝓等)及各种转续宿主时亦应注意,特别是从事螺肉加工的人员,更要避免污染。⑤食品管理部门要加强对螺类食物的监测。⑥加强灭鼠工作。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弓形虫病 下一疾病:蛔虫病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