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血液及淋巴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疾病名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其他名称:埃文斯综合征
疾病编码:ICD-9:287.301 ICD-10:D69.301
所属部位:全身,
所属科室:急诊科,血液病科,中医科,中医内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09-09-10

一、概述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是一种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显著的皮肤黏膜和(或)脏器出血。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儿童发病无性别差异,在成人,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4

 

病因迄今尚不明确。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本病与免疫因素密切相关。大约80%患者体内可检测到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正常血小板输入到ITP患者体内,其生存时间显著缩短,而ITP患者的血小板在正常血清或血浆中生存时间正常;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本病有效。均表明免疫因素在本病中的重要地位。其他如细菌或病毒感染,肝、脾对血小板的破坏作用等,均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二、临床表现

 

(一)急性型 

 

1.症状:皮肤出血点、淤斑,口唇黏膜血泡,鼻腔出血、牙龈渗血、舌体出血。内脏出血者可有尿血、大便发黑、痰中及呕吐物混有血丝或血块。女性可有阴道出血。严重者颅内出血,常可导致患者死亡。

 

2.体征:皮肤及黏膜可见广泛出血点、淤斑。损伤及注射部位可见淤斑甚或血肿。颅内出血者可有剧烈头痛、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瘫痪及抽搐等。

 

3.并发症:出血量大者,可并发失血性贫血、低血压,甚至失血性休克。

 

(二)慢性型 

 

1.症状:出血症状较急性型轻且局限。可表现为反复发生的皮肤、黏膜出血点、淤斑,或鼻出血、牙龈出血等。较少出现严重内脏出血。月经量增多较常见,在某些患者可为唯一症状。

 

2.体征:皮肤散在出血点、淤斑。注射或损伤部位淤斑。少数患者可有脾脏轻度肿大。

 

3.并发症:长期慢性出血,尤其月经量增多患者,可出现失血性贫血。

 

三、医技检查

 

1.血象: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及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正常。出血量大者,可有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降低。急性型血小板多<20×109/L,慢性型血小板水平常在50×109/L左右。镜下可见血小板平均体积偏大,易见大型血小板。

 

2.骨髓象:急性型者骨髓巨核细胞数量正常或轻度增加,慢性型者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巨核细胞发育障碍,以急性型者明显。产板巨显著减少,常<30%。粒系及红系正常。

 

3.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测定: 80%90%患者PAIg升高,以IgG最为多见,其次为IgMIgA,少部分患者可有两种以上抗体同时出现;血小板相关补体(PAC3)阳性,

 

4.止血和凝血功能检查:止血功能异常均与血小板减少有关,绝大部分患者(90%以上)血小板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四、诊断依据

 

1.广泛出血累及皮肤、黏膜及内脏

 

2.多次化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减少

 

3.脾脏不大或轻度增大

 

4.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碍

 

5.具备以下五项之中一项者:①泼尼松治疗有效;②脾切除治疗有效;③PAIg阳性;④PAC3阳性;⑤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6.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1.过敏性紫癜:本病常以皮肤出血点、淤斑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伴血尿或大便潜血阳性。但血小板水平不减低,为二者主要鉴别之处。

 

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可有皮肤黏膜出血表现,血常规示血小板减少。但同时多伴黄疸、发热、肾功能损害,骨髓象显示溶血性改变,有助于鉴别。

 

3.自身免疫病性血小板减少: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出现皮肤、脏器出血表现。自身抗体检查可见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等多种抗体阳性,有助于鉴别。

 

4.脾功能亢进:可有血小板减少,同时多伴贫血及白细胞减少。脾脏多明显增大。

 

六、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避免碰撞。血小板少于20×109/L者严格卧床,避免严重出血甚或颅内出血。

 

2.卡巴克络、维生素C等可收缩血管、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助于减少出血。

 

3.糖皮质激素:如无禁忌症,为首选治疗药物,有效率可达85%。常用泼尼松,病情严重者可用等效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点,症状好转后改为口服。

 

4.脾切除:脾切除有效率约为70%90%。适应证:①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②激素维持用量大于30mg/d;③使用激素有禁忌者;④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禁忌证:①年龄<2岁;②妊娠期;③不能耐受手术者。

 

5.免疫抑制剂:最常用长春新碱、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环孢素等。适应证:①糖皮质激素或脾切除疗效不佳者 ②使用激素或脾切除有禁忌者 ③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激素用量。

 

6.其他:雄激素、氨肽素、中医中药等均有报道有效者。

 

7.急症的处理:常用血小板输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血浆置换、大剂量甲泼尼龙等方法。适应证:①血小板<20×109/L者;②出血严重、广泛者;③疑有或已发生颅内出血者;④近期将实施手术或分娩者。

 

七、预后

 

本病为良性疾病,大多数患者经恰当治疗可获痊愈。极少数患者可因颅内出血而死亡。国内疗效标准如下:①显效:血小板恢复正常,无出血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维持2年以上无复发者为基本治愈。②良效:血小板升至50×109/L或较原水平上升30×109/L以上,无或基本无出血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③进步:血小板有所上升,出血症状改善,持续2周以上。④无效:血小板计数及出血症状无改善或恶化。

 

参考文献

 

[1] 蔡则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下册.12.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36-2440.

[2] 宋善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见: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59-662.

[3] 孙传兴,主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疗好转标准.2.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03.

 

(李杰 整理)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溶血性贫血 下一疾病: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