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耳鼻咽喉科疾病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疾病名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其他名称:
疾病编码:ICD-9:382.001 ICD-10:H66.001
所属部位:耳部,
所属科室:急诊科,耳鼻咽喉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13-06-20

    一、概述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acute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病变主要位于鼓室,但中耳其他部分也常累及。一般多见于小儿,常伴发于急性传染病。致病菌常为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该疾病的病因:

    1.咽鼓管感染:止呼吸道感染后,鼻咽部分泌物可因擤鼻、吞咽及呕吐等进入鼓室,也是造成中耳炎最多见的途径。小儿发病率高的原因:①易患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百日咳和肺炎等,主要表现在上呼吸道发炎;②小儿咽鼓管较成人相对短而直,比较水平,分泌物易于经此管道进入鼓室;③小儿多仰卧吮乳,特别是人工喂乳时,呕吐物和多余的乳汁甚易流入鼓室;④小儿多患增殖体肥大和管周淋巴结炎,易阻塞咽鼓管口,妨碍引流而致发炎;⑤小儿处于萌牙期,经常食欲不振,局部肿胀,局部肿胀,抵抗力减弱,易于感染其他疾病;⑥先天性唇裂、腭裂致腭咽功能不良,易引起咽鼓管感染,而鼓室内黏液下胚性组织多,抗感染力弱。增殖体、鼻息肉等手术,由于出血和填塞物过久,亦易引起鼓室感染。

    2.外耳道感染:比较少见,如战时火器震伤,挖耳损伤,拳击和跳水引起鼓膜破裂后感染。严重的外耳道炎,久之鼓膜糜烂溃破亦可引起鼓室感染。

    3.血行感染:最少见,急性重度传染病和脓毒血症,细菌经动脉直接进入鼓室,亦可由静脉血栓感染而进入鼓室。

    急性中耳炎早期病毒抗体滴定往往升高,可能为腺病毒和流感病毒感染,继而细菌侵入,小儿多是肺炎球菌、溶血性流行感冒杆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成人多为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等。稍晚,鼓膜穿孔,即成混合感染。

    二、临床表现

    根据病史和体征,成人诊断较易,小儿则较困难,一是缺乏耳症状史,表现为严重的胃肠道反应,二是小儿外耳道狭窄,鼓膜不易查见。如遇小儿高热,适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发生,常有摇头抓耳动作,应想及此病。首先应检查有无咽部感染和萌牙现象,耳区有无压痛和肿大淋巴结。小儿鼓膜肥厚,其光锥和充血很难查见,即使轻度充血也可能是哭闹过久和萌牙期的反应,必要时应进行鼓室穿刺鉴别。

    开始咽鼓管黏液发炎,咽口阻塞,鼓室内氧被吸收变成负压,鼓室大量渗液,成为细菌培养基,细菌进入大量繁殖。早期鼓膜内陷,暗灰色,继而充血外凸,动脉被压血流阻断,鼓膜中央坏死穿破流脓。从感染到鼓膜穿孔流脓,一般需5~7天,个别细菌毒性较强,2~3日即破溃流脓。

    1.咽鼓管阻塞期:鼓膜内陷,出现低调耳鸣,轻度传音性耳聋,小儿不能述说,但感耳内不适,影响正常玩耍。锤骨柄充血、突出,而位置较水平,短突翘起明显似骨刺,早期鼓室内有渗液,通过鼓膜偶可见到气泡或液平面。此期常被病人认为是感冒。

    2.化脓前期:鼓膜呈辐射状向心性充血,锤骨柄变成红色棒状,继之松弛部红肿外凸,很快整个鼓膜变红凸起。此期小儿出现高热、惊厥,摇头抓耳,哭闹不安,常有腹泻 呕吐,常被误诊为胃肠疾病。成人有明显耳鸣、耳聋和剧烈耳痛,发热达38~40℃。此期如积极进行有效的抗生素治疗,还可逐渐平复,否则即进入化脓阶段。

    3.化脓期:鼓室大量蓄脓,鼓膜极度外凸膨隆,锤骨形消失。有跳动性耳鸣,严重耳聋,剧烈耳痛,可放射到上颌牙齿和颞顶部,外耳道口后壁麦氏三角即乳突窦区明显压痛,小儿高热,拒食躁动,出现面色灰白等中毒现象。

    4.消散期:感染4~5天后,鼓膜中心黄变坏死,最后穿破流脓。初为浆液,后为黏脓和纯脓。穿孔由中央小孔变成肾形大穿孔。一旦穿破流脓,除耳鸣、耳聋外,一切症状顿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小儿可以吃乳入睡,成人可得正常工作。

    5.并发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当或周身抵抗力弱,炎症可经鼓窦直接进入乳突形成急性乳突炎,穿过骨皮质形成骨衣下脓肿,亦可经先天颅骨缝隙进入颅内形成颅内并发症,累及面神经而发生面瘫。过去小儿急性中耳炎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现今广泛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此类并发症已很少发生。

    三、医技检查

    1.早期检查: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此期为时不久,常被忽视,特别是小儿更不易觉察。

    2.中期检查:鼓膜弥漫性充血,伴肿胀,向外膨出,初见于后上部。后渐全部外凸。正常标志难以辩认。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

    3.晚期检查:鼓膜穿孔前,局部先出现小黄点。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可见到鼓膜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有脓液自该处涌出(耳部)。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4.恢复期检查:可见鼓膜紧张部小穿孔,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燥。

    四、诊断依据

    1.多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鼻、增殖体、扁桃体急性炎症、麻疹及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擤鼻不当,游泳、跳水、婴幼儿喂奶姿势不当等,致病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也可继发于鼓膜外伤。婴幼儿及儿童多见。

    2.耳痛、耳鸣、听力减退、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小儿常发热,哭闹不安,可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鼓膜穿孔后,流出多量浆液血性分泌物或黏脓性分泌物,全身症状减轻,体温下降,耳痛顿减。

    3.鼓膜充血、膨隆,呈乳头状突起,鼓膜穿孔如针尖大小者,可见搏动性亮点,为分泌物呈搏动涌出。上鼓室病变,可见松弛部穿孔。少数坏死型病例鼓膜可出现大穿孔。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增多。

    4.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聋。

    5.经治疗后如有持续发热、流脓、耳痛、乳突压痛、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脑膜刺激症状者,应行乳突X线摄片,必要时行CT扫描,排除急性乳突炎及颅内并发症。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1.外耳道炎及疖肿:外耳道口及耳道内弥漫性肿胀,有渗出浆性分泌物,晚期局限成疖肿有脓,分泌物没有黏液,耳聋不重是其特点。按压耳屏剧痛,耳后淋巴结常肿大。

    2.急性鼓膜炎:常并发于流行性感冒和耳带状疱疹,鼓膜充血形成大炮,有剧烈耳痛,但无穿孔及流脓现象,听力损失不重,血象白细胞不增多。

    六、治疗原则

    早期咽鼓管阻塞时,应用氯霉素、麻黄素液滴鼻收敛咽口,并令患者作吞咽和打呵欠动作,以使咽口张开通气,忌行捏鼻吹张和咽鼓管导管通气。耳痛者可给止痛药,可给复方新诺口服预防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后进入化脓前期,出现耳痛、发热,应及时应用青霉素80万u肌注,每日2次,或400~800万u静脉滴注。治疗1周,80%病人可以治愈。红霉素及交沙霉素口服亦有效。治疗无效多因染耐药性球菌或杆菌所致,应及时更换药类。如鼓室蓄脓过多,鼓膜外凸很甚,高热剧痛,脓液即难以由咽鼓管排向咽部。小儿咽鼓管短粗,早期偶有可能排除,可滴1%~2%石炭酸甘油,以消炎止痛。除继续采用大量广谱抗生素治疗外,应考虑排脓措施:

    1.鼓室穿刺抽脓:先用酒精清毒外耳道,用包宁液(可卡因、薄荷脑及石炭酸等量混合制剂)棉球贴敷鼓膜表面3~5分钟,此药有强烈表面止痛作用。然后取粗长12号针头由鼓膜前下象限刺入,徐徐将脓抽净,并可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继用青霉素或庆大霉素等溶液冲洗并注入其内,每日1次,1~2次后多可治愈。治疗中应取侧卧位,病人偶有疼痛、眩晕感觉。此法可以代替古老的鼓膜切开术,特别适用于外耳道狭小的小儿。如遇反复穿刺多次不愈,可再进行鼓膜切开。

    2.鼓膜切开:小儿采用全麻,成人可用包宁液表面麻醉,亦可用1%~2%利多卡因外耳道周围神经阻滞麻醉。病人取侧卧或仰卧侧头位,消毒外耳道和鼓膜表面,插入粗耳镜,于明视下或显微镜下将鼓膜切开刀插入耳道内,由鼓膜后下切向前下2~3mm,不可插入过深,以免伤及鼓岬黏液及听骨。然后用吸引器抽吸脓液,并可用上述药液冲洗。鼓膜切开刀有时不够锐利,难以一次顺利切开,有时易损伤听骨链,甚至有报告损伤面神经者,特别是1~2岁小儿很难操作,现多用穿刺法代替之。

    3.鼓膜穿孔后治疗:鼓膜穿孔后除继续大量广谱抗生素治疗外,局部用药非常重要。如治疗不当和引流不畅,继续流脓不止达一月以上,便成为慢性中耳炎。局部用药原则:

    ⑴耳用滴剂:通常有水、酒精和甘油制剂,内溶有广谱抗生素,如青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及多黏菌素等,忌用新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耳毒性药物。可溶有硼酸、硼砂、石炭酸和磺胺等,亦可溶有中草药如黄连素、地黄等。用药时患耳朝上侧卧,先用3%双氧水清洗,拭净后再滴用制剂,一定要坚持每日2~3次清洗滴药。滴药后可按压耳屏向耳道口内,或以手掌按压耳门,促使药液进入鼓室内。同时可作多次吞咽动作,以利药物进入鼓室。早期脓液较多,应选甘油或水溶液制剂,晚期宜选用酒精或水溶液滴剂,以促进消炎干燥。忌用有色药液如龙胆紫、红汞和碘制剂,以免染色无法观察病变。

    ⑵耳用粉剂:脓液很少,为促进早日干燥,可喷撒粉剂,如氯霉素、硼酸粉、碘胺和强的松等,忌大量使用,以免与脓粘结成块,阻塞引流,诱发颅内并发症。

    ⑶全身治疗应根据脓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应大剂量,以保持血内高浓度,最少应用一周以上。亦可服用中药,切忌用药量小,时间短,更换频繁,以免细菌产生耐药性,使病程延长,或形成隐蔽性中耳炎,一时好转,短期内又再度恶化。如治疗恰当,85%~90%病人在两周内中望痊愈,小穿孔可能愈合,听力恢复正常。大穿孔中以进行手术修补。

    4.治愈标准:症状消失,鼓膜穿孔愈合,或遗留干穿孔。

    七、预防

    首先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禁用硬物掏耳,防止鼓膜损伤。对于陈旧性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的患者应禁止游泳。对于患者应注意:

    1.初期高热时,多饮开水。

    2.保持外耳道干净,但不能重拭重擦。

    3.睡眠时患耳应在下侧,同时注意不能受到压迫。

    4.如为小儿,在哺乳时,要采取适当的体位,宜头高脚低,禁止卧位喂奶。

    5.按时服药及换外用药。换药器具注意严密消毒。

    6.换药时应嘱患者侧卧或将头倾向一侧肩部,并牵引耳廓,成人的耳廓可向后上方牵引,儿童则向后下,然后滴入或纳入药物。

    7.忌进辛辣食物及酒类。病儿的乳母,也应忌以上诸物。

    冬天滴用的水剂,应加温一些,温度需与体温相接近。简便法:在滴药前10分钟,将药藏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急性化脓性乳突炎 下一疾病:急性喉气管支气管炎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