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钩端螺旋体病
疾病名称:钩端螺旋体病
其他名称:钩体病
疾病编码:ICD-9:100.901 ICD-10:A27.901
所属部位:全身,
所属科室:急诊科,传染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09-11-25

    一、概述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为钩体病,是致病钩端螺施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国以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为多见,8~9月为高峰,流行特点有洪水型、雨水型和稻田型3个流行型。传染源是带菌动物(包括家畜)。接触带菌宿主、尿液污染的水、进食污染的饮食是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青少年和壮年发病率高,男性(80%)较易感染本病。钩端螺施体自皮肤破损或各处黏膜侵入体内。主要侵及全身毛细血管、肺、肝、肾、心、中枢神经系统等。

    1.流行病学:本病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较严重。我国各省市均发现本病,尤以西南和南方各省多见。

    ⑴传染源:鼠和猪是二个主要传染源。国内的鼠类中,黑线姬鼠、黄毛鼠和黄胸鼠等带菌率较高,所带菌群亦多。家畜中猪作为宿主动物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用血清学检查的方法说明,蛇、鸡、鸭、鹅、蛙、兔等动物有可能是钩端螺施体的储存宿主。

    ⑵传播途径:①接触传播;②经鼻腔黏膜或消化道黏膜传播;③通过哺乳及先天性感染而发病。

    ⑶易感人群: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常与疫水接触者多为农民、渔民、下水道工人、屠宰工人及饲养员,因而从事农业、渔业劳动者发病率较高。

    ⑷流行特征:①发病年龄:多为青壮年农民(从事牧、渔业劳动者发病率亦高),农村儿童并非少见,年龄分布以10~39岁为最多,男性占80%以上。②好发季节:为7~9月,8、9月达高峰,因而有“打谷黄”、“稻瘟病”之称。③流行形式:雨水型;稻田型;洪水型;散发型。④外来人员易感性强:从外地进入流行区的人群,由于缺乏免疫力,往往比本地人容易得病。因钩端螺施体菌型众多,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免疫性,但可发生第2次感染。

    2.病原学:致病性钩端螺施体为本病的病原。钩端螺施体呈细长丝状,圆柱形,螺旋盘绕细致,有12~18个螺旋,规则而紧密,状如未拉开弹簧表带样。钩端螺施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成钩状,使菌体呈C或S字形。菌体长度不等,一般为4~20μm,平均6~10μm,直径平均为0.1~0.2μm。钩端螺施体运动活泼,沿长轴旋转运动,菌体中央部分较僵直,两端柔软,有较强的穿透力。钩端螺施体革兰染色阴性。在暗示野显微镜下较易见到发亮的活动螺旋体。电镜下观察到的钩端螺施体结构主要为外膜、鞭毛(又称轴丝)和柱形的原生质体(柱形菌体)三部分。钩端螺施体是需氧菌,营养要求不高,在常用的柯氏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孵育温度25~30℃。钩端螺施体对干燥非常敏感,在干燥环境下数分钟即可死亡,极易被稀盐酸、70%酒精、漂白粉、来苏儿、石炭酸、肥皂水和0.5%升汞灭活。钩端螺施体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如紫外线、温热50~55℃,30分钟均可被杀灭。

    3.发病机制:①入侵途径、体内繁殖及全身感染中毒症状:钩端螺施体自皮肤破损处或各种黏膜如口腔、鼻、肠道、眼结膜等侵入人体内,经淋巴管或小血管至血循环和全身各脏器(包括脑脊液和眼部),迅速繁殖引起菌血症。其病变基础是全身毛细血管损伤,轻者常无明显内脏器官损伤,病理改变轻微,而感染中毒性微血管功能的改变较为显著。②内脏器官损害:各脏器损害的严重程度因钩端螺施体菌型、毒力及人体的反应不同,钩端螺施体病的表现复杂多样,病变程度不一,临床往往由于某个脏器病变突出,而出现不同的临床类型,如肺弥漫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功能衰竭型和脑膜脑炎型等。③中后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反应:人体对钩端螺施体的入侵首先表现为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但无明显的白细胞浸润,也不化脓,仅出现轻微的炎症反应。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明显,有明显的吞噬能力。出现腹股沟及其他表浅淋巴结肿大。上述均为非特异性反应。

    4.病理改变:病理解剖一般情况下,毒力较强的黄疸出血型、秋季型、澳洲型、犬型等钩端螺施体菌型的感染,常引起黄疸、出血和肾功能衰竭;而伤寒流感型、7日热型,特别是波摩那型等毒力较弱的感染,则常引起钩端螺施体病的轻型。然而,病情的轻重可能与人体免疫状态的高低有关。

    ⑴肺脏:肺部的主要病变为出血,以弥漫性出血最为显著。组织学检查可见到肺组织毛细血管完整,但极度充血、淤血以致溢血(并未见到明显血管破裂现象)。支气管腔和肺泡充满红细胞,部分肺泡内含有气体,偶见少量浆液渗出。肺水肿极少见。肺出血呈弥漫性分布,胸膜下多见。超微结构发现大部分肺泡壁毛细血管微结构清晰,可见少量内皮细胞原质呈支状突起;有的线粒体肿胀,变空及嵴突消失。在变性的内皮细胞内有时可见变性的钩端螺施体;偶见红细胞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溢出。

    ⑵肾脏:钩端螺施体病的肾脏病变主要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部分肾小管基底膜破裂,肾小管管腔扩大、管腔内可充满血细胞或透明管型,可使管腔阻塞。电镜下小球内皮细胞无改变,可见免疫复合物和补体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上。肾间质呈现水肿,有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少数嗜酸性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个别病例有小出血灶。多数肾组织内可找到钩端螺施体。肾小球病变一般不严重,有时可见囊内出血,上皮细胞浊肿。

    ⑶肝脏:肝组织损伤轻重不一,病程越长,损害越大。病变轻者外观无明显异常,显微镜下可见轻度间质水肿和血管充血,以及散在的灶性坏死。严重病例出现黄疸、出血,甚至肝功能衰竭。镜下可见肝细胞退行性变,脂肪变,坏死,严重的肝细胞排列紊乱;电镜下可见肝窦或微细胆小管的微绒毛肿胀,管腔闭塞。肝细胞线粒体肿胀,嵴突消失。肝细胞呈分离现象,在分离的间隔中可找到钩端螺施体。

    ⑷心脏:心肌损害常常是钩端螺施体病的重要病变。心包有少数出血点、灶性坏死。间质炎症和水肿。心肌纤维普遍浊肿、部分病例有局灶性心肌坏死及肌纤维溶介。电镜下心肌线粒体肿胀、变空、嵴突消失、肌丝纤维模糊、断裂、润盘消失。心血管的损伤主要表明为全身毛细血管的损伤。

    ⑸其他器官:脑膜及脑实质可出现血管损害和炎性浸润。硬膜下或蛛网膜下常可见到出血,脑动脉炎、脑梗塞及脑萎缩。镜下脑及脊髓的白质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肾上腺病变除出血外,多数病例有皮质类脂质减少或消失。皮质、髓质有灶性或弥散性炎性浸润;骨骼肌特别是腓肠肌肿胀,横纹消失、出血,并有肌浆空泡、融合,致肌浆仅残留细微粒或肌浆及肌原纤维消失,而仅存肌膜轮廓的溶介性坏死改变。在肌肉间质中可见到出血及钩端螺施体。电镜下肌微丝结构清晰、浅粒体肿胀。

    二、临床表现

    潜伏期2~20天,一般7~12天。因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别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可直接影响其临床表现。国内曹氏将本病的发展过程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这种分期对指导临床实践、特别是早期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1.早期(钩端螺施体血症期):多在起病后3天内出现以下症状。

    ⑴发热:多数病人起病急骤,伴畏寒及寒战。体温短期内可高达39℃左右。常见弛张热,有时也可稽留热,少数间歇热。

    ⑵头痛:较为突出,全身肌痛,尤以腓肠肌或颈肌、腰背肌、大腿肌及胸腹肌等部位常见。

    ⑶全身乏力:特别是腿软较明显,有时行走困难,不能下床活动。

    ⑷眼结膜充血:有两个特点,一是无分泌物,疼痛或畏光感;二是充血持续,在退热后仍持续存在。

    ⑸腓肠肌压痛:双侧偶也可单侧,程度不一。轻者仅感小腿胀,压之轻度痛,重者小腿痛剧烈,不能走路,拒按。

    ⑹全身表浅淋巴结肿大:发病早期即可出现,多见于腹股沟,腋窝淋巴结。多为黄豆或蚕豆大小,压痛,但无充血发炎,亦不化脓。

    ⑺其他症状:可同时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纳呆,腹泻;呼吸系统症状如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部分病人可有肝、脾肿大,出血倾向。极少数病人有中毒精神症状。

    2.中期(器官损伤期):约在起病后3~14天,此期患者经过了早期的感染中毒败血症之后,出现器官损伤表现,如咯血、肺弥漫性出血、黄疸、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肾功能不全、脑膜脑炎等。此期的临床表现是划分肺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型和脑膜炎型等的主要依据。

    ⑴流感伤寒型:多数患者以全身症状为特征。起病急骤,发冷,发热(38~39℃)头痛,眼结膜充血,全身肌痛尤以腓肠肌为显著,并有鼻塞、咽痛、咳嗽等。

    ⑵肺出血型:在钩端螺施体血症基础上,出现咳嗽、血痰或咯血,根据胸部X片病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心肺功能表现,临床上可分肺普通出血型与肺弥漫性出血型。

    ⑶黄疸出血型:多由黄疸出血血清型钩端螺施体引起。临床以黄疸出血为主,病死率较高。本型可分为3期,即败血症期、黄疸期和恢复期。肾功能衰竭是黄疸出血型常见的死因,约占死亡病例的60%~70%。本型20%~30%的病例尚可出现脑膜刺激症状。

    ⑷肾功能衰竭型:临床症状以肾脏损害较突出,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少尿、尿闭,出现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酸中毒。严重病例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⑸脑膜脑炎型:在散发型无菌性脑膜炎病例中,钩端螺施体病脑膜炎型约占5%~13%。临床上以脑炎或脑膜炎症状为特征,剧烈头痛、全身酸痛、呕吐、腓肠肌痛、腹泻、烦躁不安、神志不清、颈项强直和阳性的克氏征等。

    3.恢复期或后发症期。患者热退后各种症状逐渐消退,但也有少数病人退热后经几日到3个月左右,再次发热,出现症状,称后发症。

    ⑴后发热:在第1次发热消退后1~5天,发热再现,一般在38~38.5℃,半数病人伴有周围血嗜酸粒细胞增高,无论用药与否,发热均在1~3天内消退。极个别病人可出现第3次发热(大约起病后18天左右),3~5天内自然退清。

    ⑵眼后发症:多见于北方,可能与波摩拿型有关。常发生病后1周至1月,以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为常见,巩膜表层炎、球后视神经炎、下班体混浊等也有发生。

    ⑶神经系统后发症:①反应性脑膜炎少数患者在后发热同时伴有脑膜炎症状,但脑脊液检查正常,不治也可自愈;②闭塞性脑动脉炎又称烟雾病,见于钩端螺施体波摩那型病例,是钩端螺施体病神经系统中最常见和最严重并发症之一。男女发病率无差别。表现为偏瘫、失语、多次反复短暂肢体瘫痪。

    ⑷胫前热:极少数病人的两侧胫骨前皮肤于恢复期出现结节样红斑,伴发热,2周左右消退。与免疫反应有关。

    三、医技检查

    1.常规与血液生化检查:无黄疸病例的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黄疸病例的白细胞计数大多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出血患者可有贫血、血小板减少。尿常规检查中70%的病人有轻度蛋白尿、白细胞、红细胞或管型出现。黄疸病例有胆红素增高。一般在病期第1~2周内持续上升,第3周逐渐下降,可持续到1个月以后,血清转氨酶可以升高,但增高的幅度与病情的轻重并不平行。50%的病例有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平均值是正常值的5倍)。

    2.特异性检测

    ⑴病原体分离:钩端螺施体不易着色,一般显微镜很难观察到,必须采用黑底映光法直接查找钩端螺施体。在发病10天内可从血液及脑脊液中分离出钩端螺施体。第2周尿中可检出钩端螺施体。钩端螺施体从体液或组织中分离需要特殊的实验室技术和培养基。

    ⑵血清学试验:①凝集溶价试验(凝溶试验);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③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④间接红细胞溶解试验;⑤间接荧光抗体法。
   
    四、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在夏秋季,病前l~3周内有与流行地区疫水或鼠、猪等的排泄物接触史。
 
    2.临床特点:突起畏寒、高热,伴剧烈头痛、腰痛、腓肠肌痛与压痛,全身无力,眼结膜充血,局部淋巴结肿痛,可有皮肤、黏膜出血点,肝脾肿大。部分病例于病程中出现黄疸及出血,或肺大出血,或腹泻休克,或明显肾损害,或脑膜脑炎等表现。少数病例在晚期或恢复期后可伴发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闭塞性脑动脉炎等。
 
    3.实验室检查
 
    ⑴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多,中性粒细胞轻度增多。
 
    ⑵尿液:常有轻度蛋白尿,红、白细胞及管型,肾功衰竭及重症黄疸出血型者尿液改变明显。
 
    ⑶肝功:黄疸出血者肝功有明显损害。
 
    ⑷病原分离:取早期血、脑脊液及第二周以后尿液进行培养或动物接种阳性。
 
    ⑸血清学检查:凝集溶解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双份血清效价呈4倍增长可确诊。单份血清检查则凝集溶解试验效价达l:400以上或补体结合试验l:40以上有诊断价值。间接凝集试验(血凝、炭凝哥L凝试验)、致敏红细胞溶解试验及ElISA可测定特异抗体。
 
    具备1、2两项可做临床诊断。分离出病原或特异免疫试验阳性可确诊。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本病临床表现非常复杂,因而早期诊断较困难,容易漏诊、误诊。临床确诊需要有阳性的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结果,而这些特异性检查往往又需时日。所以为了做好诊断,必须结合流行病学特点、早期的临床特点及化验等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其他疾病鉴别。

    1.发热与其他急性发热性疾病相鉴别。伤寒、流感、上感、疟疾、急性血吸虫病、恙虫病、肺炎、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等。除依靠临床特点外、流行病学病史、蛋白尿以及氮质血症的出现,往往对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2.黄疸与黄疸型肝炎相鉴别。肝炎是以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为显著,无眼结合膜充血和腓肠肌压痛、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肝功能ALT、AST明显异常、CPK不增高。流行病学史和血清学试验可资鉴别。

    3.有肾脏损害而无黄疸需与肾炎相鉴别。钩端螺施体病具有急性传染性热性发病过程,有结合膜充血、肌痛明显,血压多正常,无水肿。

    4.肌痛与急性风湿热相鉴别。急性风湿热的疼痛多分游走性的关节疼痛,而钩端螺施体病的肌痛以腓肠肌为基。

    5.出血与上消化道出血、血尿、白血病、血小板减少及再生不良性贫血等疾病相鉴别。咯血应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肿瘤等疾病鉴别,通过肺部X线摄片或CT等检查加以鉴别。

    6.脑膜脑炎型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相鉴别。乙型脑炎病情凶险、抽搐、昏迷等脑部症状比钩端螺施体病明显,尿常规、肝功能多正常。

    六、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和支持疗法:早期应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维生素B和C以及容易消化的饮食;并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出血严重者应立即输血并及时应用止血剂。肺大出血者,应使病人保持镇静,酌情应用镇静剂;肝功能损害者应保肝治疗,避免使用损肝药物;心、肝、肾、脑功能衰竭者治疗可参考有关章节。

    对各型钩端螺施体病均应强调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卧床休息和就地治疗,减少搬运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

    2.抗菌治疗:为了消灭和抑制体内的病原体,强调早期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如治疗过晚,脏器功能受到损害,治疗作用就会减低。青霉素应早期使用,有提前退热,缩短病期,防止和减轻黄疸和出血的功效,首次剂量为40万U,以后治疗剂量每天120~160万U,分3~4次肌肉注射,避免发生赫氏反应,儿童剂量酌减或与成人基本相同。疗程7天,或体温正常后2~4天。重症病例剂量加大至每天160万~240万U,分4次肌注,合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他抗生素如四环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氨苄西林等亦有一定疗效。

    近年来国内合成的咪唑酸酯及甲唑醇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的效果,两种药物均可口服,副作用不大。咪唑酸酯的剂量成人首次1g,以后每天4次,每次0.5g,待体温恢复正常后2~4天停药。重症患者可增至每天3g,分3次口服,待病情好转后改为每天2g,平均疗程5~7天。约8.1%的病例出现赫氏反应,较青霉素的赫氏反应轻,不需要特殊处理。本品口服后迅速被消化道吸收分布全身,并通过血脑屏障,可作预防用药,主要的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皮疹等。

    甲唑醇的剂量成人首次口服剂量1g,以后每天3~4次,每次0.5g,疗程5~7天或热退后3天停药。本品治愈率达94.31%,无赫氏反应。仅部分病人有头晕、腹痛、肠鸣、偶有皮疹、口干等反应。

    赫氏反应多发生于首剂青霉素G注射后30分钟~4小时内,因大量钩端螺施体被杀灭后释放毒素所致,其症状为突然寒战、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心率、呼吸加快,原有的症状加重,并可伴有血压下降、四肢厥冷、休克、体温骤降等,一般持续30分钟至1小时,偶可导致肺弥漫性出血,应立即应用氢化考的松200~300mg静滴或地塞米松5~10mg静注,伴用镇静降温、抗休克等治疗。

    3.后发症治疗:一般多采取对症治疗,可取得缓解,重症患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加速恢复。

    ⑴葡萄膜炎扩瞳:用1%阿托品溶液滴眼每日数次,如虹膜粘连不能使瞳孔充分扩大,可再用10%新福林溶液滴眼,1%新福林结膜下注射或用强力扩瞳剂(1%阿托品、4%可卡因、0.1%肾上腺素各0.1ml)结膜下注射等;使瞳孔扩大至最大限度,尽量使已形成的虹膜后粘连拉开。扩瞳后每天以1%阿托品点眼1~3次,至痊愈后2周。眼部热敷,每天2~4次,每次20分钟。局部用可的松滴眼或结膜下注射。重症患者可口服肾上腺皮质激素。其他可用1%~2%狄奥宁滴眼,内服水杨酸钠;对后部的葡萄膜炎可用烟酸、妥拉苏林、654-2、碳酸氢钠静滴以及维生素B1、B2等。治疗均无效时可用免疫抑制剂。

    ⑵脑内闭塞性动脉炎:多采取大剂量青霉素G、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亦可用血管扩张剂如烟酸、氢溴酸樟柳碱(AT-3)、氨茶碱、理疗及针灸等疗法。争取迟早治疗,否则可能遗留不同程度后遗症。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风疹 下一疾病:骨关节结核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