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血液及淋巴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疾病名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其他名称:
疾病编码:ICD-9:283.002 ICD-10:D59.102
所属部位:全身,
所属科室:血液病科,中医科,中医内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09-09-10

    一、概述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免疫功能紊乱所产生自身抗体,结合在红细胞表面或游离在血清中,使红细胞致敏,或激活补体,红细胞过早破坏而发生的溶血性贫血。

    该疾病的病因:①原发AIHA:无明确病因的AIHA为原发性AIHA。国内报道占39.7%~58.7%。②继发AIHA:AIHA可继发于下列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症、溃疡性结肠炎、重症肌无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异常球蛋白血症、恶性贫血、免疫相关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肿瘤性疾病:淋巴瘤、白血病、浆细胞病、组织细胞增生症、某些实体瘤等;感染:各种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结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梅毒等。

    二、临床表现

    1.分型:分为原发性AIHA和继发性AIHA。另外AIHA主要依据自身红细胞抗体的特性分类,目前分为3大类,即温抗体型、冷抗体型和温冷双抗体型。其中每类中又有不同的亚型。

    2.症状和体征:其表现多样,温抗体型AIHA多为慢性起病,易于反复,部分患者有急性发作史,发作期间可见畏寒、发热、黄疸、腰背酸痛等。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少见于冷凝集素病,温抗体型AIHA极罕见;病情常反复,常多表现虚中夹实,本虚标实的特点。本病以虚为本,气血双亏,甚则脾肾具虚,病久易见面白、气短、懒言、头晕耳鸣、纳少便溏、腰膝酸软等症。脏腑辨证与肾、脾二脏关系最为密切。标实或为湿热之邪,或为寒邪;久病入络致气滞血瘀,晚期常有积块形成。本病早期治疗应清利湿热与补虚相结合,有血红蛋白尿发作。

    3.并发症:个别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而伴有出血症状。由梅毒或病毒感染所致者有寒颤、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急性溶血表现,严重可危及生命,冷溶血试验阳性。

    三、医技检查

    1.血象:血红蛋白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增高,小球形红细胞增多,可见幼红细胞。

    2.骨髓象:增生活跃,以幼红细胞增生明显。粒系、巨核细胞系正常。

    3.血间接疸红素增高,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或消失,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尿含铁血黄素阴性。

    4.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或阴性(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5.冷凝集素试验阳性(冷凝集素综合征)。

    6.冷热溶血试验阳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四、诊断依据

    1.贫血外貌,皮肤、巩膜黄染,脾轻度肿大,部分病人有手足发绀(冷抗体型)。

    2.血常规:血红蛋白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增高,小球形红细胞增多,可见幼红细胞。

    3.骨髓象增生活跃,以幼红细胞增生明显。粒系、巨核细胞系正常。

    4.血间接胆红素增高,血清结合珠蛋白减少或消失,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尿含铁血黄素阴性。

    5.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或阴性(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6.冷凝集素试验阳性(冷凝集素综合征)。

    7.冷热溶血试验阳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有家族史;外周血小球形红细胞>10%;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自溶试验:溶血>5%。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酸溶血试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阳性,尿含铁血黄素试验阳性。

    3.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阳性;荧光斑点试验、硝基四氮唑篮纸片法:G6PD活性减低。

    六、治疗原则

    1.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病因明确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⑴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每日400~600mg,静脉滴注。3~5天后改用强的松,1mg/kg•d,口服,7~10天内病情改善,血红蛋白接近正常时,每周渐减强的松用量10~15mg,直至强的松,每日20mg,定期查血红蛋白及网织红细胞计数2~3周,若稳定每周减强的松2.5mg,至每日5~10mg,或隔日应用强的松10~20mg维持治疗6个月。

    ⑵脾切除: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2周溶血和贫血无改善;或每日需较大剂量强的松(>15mg)以维持血液学的改善;或不能耐受强的松、免疫抑制剂治疗,或有禁忌证者应考虑脾切除治疗。脾切除前最好做51Cr红细胞寿命和扣留试验,判断切脾疗效。

    ⑶免疫抑制剂:对糖皮质激素及脾切除治疗不能达缓解;有脾切除禁忌证;每日需较大剂量强的松(>15mg)维持血液学改善者。应用硫唑嘌呤,每日50~200mg;环磷酰胺,每日50~150mg。血液学缓解后,先减少糖皮质激素剂量,后减少免疫抑制剂至维持剂量,维持治疗3~6个月。用药期间注意观察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⑷其它:①大剂量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1.0g/kg,连用5天。对小部分IgG介导的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有一定疗效,但疗效短暂。②血浆置换:适用于抗体滴度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差的病人。③输血:溶血危象或贫血严重的病人可适量输全血或洗涤红细胞。

    2.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寻找潜在疾病,治疗原发病。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免疫抑制剂:对保暖及支持治疗无效病人可应用,苯丁酸氮芥,每日2~4mg,疗程3~6个月;或环磷酰胺,每日100~150mg,疗程>3个月。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下一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