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皮肤病 ->皮肤鳞状细胞癌
疾病名称:皮肤鳞状细胞癌
其他名称:
疾病编码:ICD-9: ICD-10:
所属部位:口部,皮肤,
所属科室:皮肤科,肿瘤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13-01-25

一、概述

皮肤鳞状细胞癌好发于老年人的曝光部位皮肤;皮损初起常为小而硬的红色结节,境界不清,易演变为疣状或乳头瘤状,表面可有鳞屑,中央易发生溃疡,溃疡表面呈颗粒状,易坏死、出血,溃疡边缘较宽,呈菜花状突出于皮肤表面,质地坚实,伴恶臭;晚期可发生转移。该病的治疗方法以手术切除和化学治疗为主。

二、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发于皮肤和黏膜,常在慢性溃疡或其他皮肤病损的基础上发生,早期为浸润性硬块、结节或疣状病灶,继而形成溃疡或成菜花状,基底浸润、坚实,边界不清。部分鳞癌向深部浸润,侵犯肌肉、骨骼等,并易造成局部淋巴结转移,少有血行转移。

2.临床分型:一般分为4型,最常见的是结节溃疡型。

⑴结节溃疡型:初起是表皮出现一个小米粒至豌豆大小的蜡样小结节,质地相当硬,表面有少数扩张的毛细血管,略高出于皮肤表面,或仅似红斑而并不隆起,或略呈结节状,表面的皮肤轻度向下凹陷。结节可逐渐扩大或新的皮损出现,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有蜡样光泽的盘形斑块,中央往往结成棕色、黄褐色或暗灰色瘢,继而痂下发生溃疡,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整形溃疡,大小如指戒或铜钱不等,溃疡边缘坚实及卷起,往往呈半透明状并凹凸不平,周围皮肤无炎症,底部呈珍珠样或蜡样外观,有时损害表面完全为痂所覆盖。溃疡缓慢向四周及深部扩展,如鼠咬状,形成基底细胞癌的一种典型临床形态,故名为侵蚀性溃疡,溃疡可部分愈合而发生瘢痕,亦可扩展至皮下组织甚至软骨及骨骼。各种组织可被摧毁而成深坑状。发生于面部能破坏鼻、耳、眼眶及上颌窦等部位的软骨和骨组织,引起出血或颅内侵犯或毁形。

⑵色素型:结节较平而浅,损害与结节溃疡型相同。由于含有较多色素,损害边缘除有珍珠色光泽外,还有点状或网状暗棕色或黑褐色的色素斑,中央部位亦可见有色素沉着,揭痂容易出血,痂下可呈暗棕色甚至炭黑色颗粒,与恶性黑色素瘤类似,容易误诊。

⑶硬斑状或纤维化型:常见于头颈部,为坚硬淡黄色或黄白色斑块,略微隆起,边界不清,似硬斑病样,可长期保持完整,最后发生溃破。

⑷浅表型:皮损表浅,多发生于躯干,呈一片或数片浸润性红斑,表面脱屑或结痂,边缘或整个皮损稍隆起,至少有一部分边缘呈细小珍珠样或线条样堤状。本型最后可纤维化。类似银屑病、湿疹或脂溢性皮炎。基底细胞癌损害发展缓慢,一般极少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也无远处转移。

3.并发症:①感染:溃疡是鳞状细胞癌的主要临床特征,癌前常有慢性溃疡并感染,亦可在癌后并发感染。感染时,坏死组织分解产生恶臭。②骨髓炎或骨膜炎:鳞状细胞癌向深部浸润时,可累及下方深部的骨骼组织,发生骨髓炎或骨膜炎。

三、医技检查

1.镜检:肿瘤细胞的形态及结构与其他地位的鳞状细胞癌相同。中、高分化者可见细胞间桥及角化珠;低分化角化不明显,无黏液细胞,亦无腺管样结构

2.放射X线检查:中央型SCC可发生肺叶或整个肺萎陷,伴有纵隔向患侧移位。中心性段或段以下支气管肿瘤可扩散至局域淋巴结,表现为肺门、肺门周围或纵隔阴影,伴或不伴有局部肺萎陷。外周性肿瘤表现为孤立的肺部结节(3cm)或肿块(3cm)。鳞状细胞癌是形成空洞最常见的肺癌类型,在胸片上可见不规则的厚壁空洞。当肿瘤位于肺上沟时,称之为Pancoast肿瘤,常伴有胸后壁肋骨破坏,可导致Horner综合征。一些小气管或支气管内肿瘤的胸部X线可表现正常。肺门阴影、肺不张或周围肿块可伴有胸腔积液、纵隔扩大或横隔一侧抬高。

3.CT或螺旋CT:原发性肿瘤和中央型病变范围的最佳检测方法是CT扫描。螺旋CT可更好地评估胸廓病变的范围,显示在胸部平片上无法显示的小的原发性或继发性结节以及淋巴结扩散。

4.PET扫描:是目前鉴别转移发生的可选择方法(除需MRI检测的脑转移外)。骨转移典型呈溶骨性表现。

四、诊断依据

1.多见于50岁以上的老人。好发于下睑皮肤与结膜交界的睑缘部位。该处皮肤多已有病变,如老年性角化病、慢性溃疡等。发展较快。

2.初起时呈结节状,不痛不痒,但当肿瘤侵及眶上及眶下神经时,可出现疼痛。根据肿瘤生长方式和外观,可分两型。

乳头状型:肿瘤向表面发展,形成巨大乳头状或菜花状肿块,基底广阔,质脆硬,表面常破溃感染,有奇臭。

溃疡型:溃疡较深,基底高低不平,质坚硬,充血,边缘高起,甚至外翻,呈火山口状。

3.可破坏邻近组织或沿淋巴组织转移至耳前及颌下淋巴结,甚至全身,这是它与基底细胞癌之不同点。

4.病理切片检查可确诊。

五、容易误诊的疾病

本病应与角化棘皮瘤、基底细胞上皮瘤及其他恶性皮肤肿瘤进行鉴别,鉴别诊断多依靠早期活检并进行组织病理检查。级皮肤鳞状细胞癌需与假癌性增生及角化棘皮瘤等疾病相鉴别;级、级鳞癌的诊断相对容易;级鳞癌应与梭形细胞肉瘤及无黑色素性恶性黑色素瘤相鉴别。

六、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为首选治疗,切除范围最好包括肿瘤周围2cm的正常组织,基底以切净为度,无局部淋巴结转移时一般不需要作淋巴结清扫,创面选择植皮、皮瓣等方法修复,器官的重建或外形的整形治疗可在术后确认无复发后再进行。

2.放射治疗:X线和γ射线治疗,适用于年老体弱、浸润广泛和有局部淋巴结转移者。

七、预后与预防

1.预后:鳞癌为高度恶性肿瘤,预后极差。

2.预防:主要是针对可能的诱发病因进行。去除致病因子和诱因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平时注意避免过度日晒和紫外线、X线照射,及频繁接触砷、沥青等化学物质。对长期不愈的慢性溃疡或黏膜白斑等要积极治疗并定期检查,有助于防止鳞状细胞癌的发生。Stem等建议在18岁以后必须经常地应用日光保护因子(如遮光剂)来保护皮肤,这样皮肤癌的发生率可减少28%。可见防晒在防止皮肤癌的发病上占重要地位。在今后环境污染,大气臭氧层破坏,地球表面接受更强烈的日光照晒的情况下预防皮肤癌,防晒霜将起更重要的作用。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皮肤基底细胞癌 下一疾病:皮肌炎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