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蘑菇类意外中毒
疾病名称:蘑菇类意外中毒
其他名称:毒蘑菇中毒
疾病编码:ICD-9:988.101 ICD-10:T62.001
所属部位:全身,
所属科室:消化内科,急诊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13-05-15

一、概述

毒蕈俗称毒蘑菇,由于某些毒蕈的外现与无毒蕈相似,常因误食而引起中毒。毒蕈的种类较多,其主要有毒成分为毒蕈堿,毒蕈溶血素、毒肽、毒伞肽及引起精神症状的毒素等。因食入毒蕈所含的毒素种类和分量不同,且患者体质、饮食习惯也不一样,故毒蕈中毒的症状也比较复杂,临床表现各异。我国所见的毒蕈约有80余种,分布范围很广,以毒性很强的红色捕蝇蕈及白帽蕈为多见,误食者死亡率甚高。

该疾病的病因:因误食毒粉褶菌、毒红菇、虎斑蘑等引起胃肠炎型中毒,误食毒蝇伞、豹斑毒伞等引起神经精神型中毒,误食鹿花蕈等引起溶血型中毒,误食毒伞引起中毒性肝炎型。

二、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①胃肠炎型: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严重者出现休克、昏迷。②溶血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溶血性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肝脾肿大等。③肝损害型:初有胃肠道症状,随后出现肝大、黄疸、出血倾向和转氨酶升高,严重者发生肝性脑病而死亡。④神经精神型:除有胃肠道症状外,可出现多汗、流涎、瞳孔缩小等,严重者出现精神错乱、幻觉、谵妄、昏迷甚至呼吸抑制而死亡。

2.并发症:①黄疸、转氨酶急剧升高、全身出血倾向等。②毒蕈中毒可致暴发性肝衰竭。

三、医技检查

1.静脉血检测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尿素、氮(BUN)、肌酐(Scr)、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

2.剩余食物或胃内容物内的毒蕈类物质检查。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应与急性胃肠炎、菌痢或其他急性中毒鉴别,关键确定进食毒蕈史。

五、治疗原则

1.早期处理:①保留毒蕈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②早期洗胃和导泻,中毒24h内给予反复多次洗胃,每次洗胃后口服导泻药;③重视假愈期,防止麻痹,耽误病情治疗;④早期进行血液净化,急性重症毒蕈中毒者宜在中毒24h内采取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结合治疗。

2.急救:①加快毒物排出:到医院后要尽快给予洗胃,及时催吐、导泻。洗胃后成人口服活性炭50100g,用水调服。并予甘草硫酸镁导泻。②对症与支持治疗:对各型中毒的肠胃炎症状,应积极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对有肝损害者应给予保肝支持治疗。对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应予镇静或抗惊厥治疗,并可试用脱水剂。③特殊治疗:阿托品,巯基解毒药,肾上腺皮质激素。

3.其他治疗

⑴阿托品:主要用于含毒蕈碱的毒蕈中毒。可根据病情轻重,加大剂量或改用静脉注射。阿托品尚可用于缓解腹痛、吐泻等胃肠道症状。对因中毒性心肌炎而致房室传导阻滞亦有作用。

⑵巯基解毒药:毒伞、白毒伞等毒蕈中毒用阿托品治疗常无效。用含巯基的解毒药治疗此类毒草中毒,有一定的效果。

⑶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溶血型毒蕈中毒及其他重症中毒病例,特别是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脑炎、严重的肝损害及有出血倾向的病例皆可应用。

⑷保护肝细胞、改善肝内微循环及促进肝细胞再生。

⑸对症治疗:对各型中毒的肠胃炎期,应积极输液,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对有肝损害者应给予保肝支持治疗。对有精神症状或有惊厥者应予镇静或抗惊厥治疗。并可试用脱水剂。

⑹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及临床表现每天检测肝肾心酶学改变。

⑺对急性重症毒蕈中毒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应结合血液净化。

七、预后

胃肠炎型和神经精神型均预后好,无溶血型病文献报道此型患者也少见,仅占毒蕈中毒2.0%,一般说来,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及溶血型中毒如能积极治疗死亡率不高。唯中毒性肝炎型毒蕈中毒死亡率可高达50%~90%,病情重,预后差。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面部烧伤 下一疾病:锰中毒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