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超市
中国医院协会
退出  |  刷新
问与搜帮助中心网站地图 中国康网
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医院
医生
疾病
药物
医院圈子
搜索问吧内容
按拼音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按部位浏览
全身 头部 面部 眼部 耳部
口部 鼻部 颈部 脊柱 胸部
腰部 腹部 臀部 生殖部位
皮肤 上肢 下肢 手部 足部
按疾病系统
跳过导航链接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循环系统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血液及淋巴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精神疾病
心理疾病
代谢性疾病
营养性疾病
风湿免疫性疾病
化学物理因素所致疾病
骨科疾病
妇产科疾病
儿科疾病
皮肤病
性传播疾病
耳鼻咽喉科疾病
眼科疾病
口腔疾病
遗传疾病
肛肠疾病
你的位置: 疾病百科 -> 按疾病系统浏览 -> 消化系统疾病 ->腹股沟直疝
疾病名称:腹股沟直疝
其他名称:
疾病编码:ICD-9:550.902 ICD-10:K40.904
所属部位:腹部,
所属科室:普通外科,腹部外科
擅长治疗的医院 擅长治疗的医生 相关药物

http://www.zgkw.cn 日期:2009-10-16

    一、概述

    腹股沟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是经腹前下壁腹股沟三角脱出之疝。其发病率占腹股沟疝的5%。腹股沟三角,又称黑塞尔巴赫(Hesselbach)三角,其外侧为腹壁下动脉,内侧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是腹股沟区最薄弱的部分。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体弱者,因年老体弱,腹壁肌肉、腱膜、筋膜退化,腹壁强度降低,在腹内压增高的作用下容易发生直疝,巨大斜疝使腹股沟管后壁强度明显减弱或缺如也可并发直疝,属后天性疝。

    二、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⑴直疝一般并无明显症状,只在疝块外突时有轻微酸胀感。由于疝直接在黑塞尔巴赫三角顶出,疝环即黑塞尔巴赫三角薄弱区,较宽大,无明显疝囊颈,极少发生嵌顿。

    ⑵体格检查令患者站立,疝块即在耻骨结节外上方突出,呈半球状隆起。回纳后用手按压黑塞尔巴赫三角区能阻挡疝块复出。

    2.并发症

    ⑴肠管嵌顿:正常情况下,疝的内容物(常为肠管)可以在腹腔内压力的作用下,经疝环进入疝囊,并可自行(或经外力)回纳至腹腔内。当各种原因(如摩擦、粘连等)使可复性疝的内容物突然不能回纳,局部肿块增大时,说明并发了肠管嵌顿,此时称为嵌顿性疝。肠管嵌顿后主要出现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⑵肠管绞窄:如果嵌顿性疝持续存在,未能及时地处理和治疗,疝的内容物(主要为肠管)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发生肠梗阻、肠坏死,甚至肠穿孔等严重后果,则并发了绞窄性疝。肠管绞窄的症状和体征:①阵发性、持续性、剧烈的腹痛。②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白细胞计数升高等休克表现。②腹膜刺激征(局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④肠鸣音由亢进转为减弱或消失,可闻“气过水声”。⑤呕血(或血性液体)、便血。⑥腹部可触及明显肿胀、膨隆及肿块。⑦X线检查可见腹内有膨胀突出的孤立肠管或小肠部位改变,肠管间隙增宽、提高,有腹腔积液。⑧做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液体。

    三、诊断依据

    1.腹股沟部出现半球形包块,可为双侧,老年男性多见。

    2.包块自黑塞尔巴赫三角区出现,压迫腹股沟管深环时包块仍可出现。

    3.平卧时包块可自行还纳,黑塞尔巴赫三角区可触及腹壁有缺损。

    四、容易误诊的疾病

    直疝不进入阴囊应与腹股沟斜疝鉴别。亦可在回纳疝块后按压内环,疝块仍然突出。在术中可根据疝环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判断,直疝疝环位于腹壁下动脉内侧。

    五、治疗原则

    如无手术禁忌,原则上应手术治疗。鉴于腹股沟直疝极少发生嵌顿,对年老体弱或伴其他慢性疾患不能耐受手术者,可用疝托以减轻症状。

    由于直疝无明显疝囊颈和疝囊,术中只需切除松弛突出的腹膜。有时可转变成斜疝再高位结扎。修补可采用Madden法以增强腹横筋膜强度。亦可采用Bassini或Halsted法以增强腹股沟管后壁。必须指出,对于巨大直疝宜行McVay法而不宜采用Madden法。

    六、预防

    该疾病多发生于年老体弱者,主要原因为腹壁薄弱及腹内压增高。因而积极防治引起腹内压增高之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尿潴留、慢性便秘等,是预防直疝发生和复发的有效方法。

声明:本站提供的疾病相关资料不作为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最后依据
上一疾病:腹股沟斜疝 下一疾病:腹茧症
医院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