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本品对卵巢癌、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食管癌、睾丸癌、精原细胞瘤、膀胱癌、间皮瘤、小儿脑瘤等有一定疗效。
【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①骨髓抑制为剂量相关性毒性,在1次用药后,白细胞与血小板在用药21日后达最低点,通常在用药后30日左右恢复;粒细胞的最低点发生于用药后21~28日后,通常在35日左右恢复;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与剂量相关,有蓄积作用;②注射部位疼痛。
2.较少见的不良反应:①过敏反应(皮疹或瘙痒,偶见喘鸣),发生于使用后几分钟之内;②周围神经毒性,指或趾麻木或麻刺感,有累积作用;③耳毒性,高频率的听觉丧失首先发生,耳鸣偶见;④视力模糊、黏膜炎或口腔炎;⑤恶心及呕吐、便秘或腹泻、食欲减退等。
【禁忌证】对顺铂或其他含铂类化合物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对顺铂或其他含铂化合物的使用有过敏史者慎用。
2.妊娠、哺乳期妇女与老年患者不用或慎用。
3.有水痘、带状疱疹、感染、肾功能减退患者慎用。
4.由于在其配方中含有甘露醇,不能耐受甘露醇的病人可能也不能耐受卡铂的注射。
5.用药期间应随访检查:①听力;②神经功能;③血液尿素氮、肌酐清除率与血清肌酐测定;④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分类与血小板计数;⑤血清钙、镁、钾、钠含量的测定。
【给药说明】
1.应用本品前后应检查血象及肝肾功能,治疗期间至少每周检查1次白细胞与血小板。
2.目前已经明确用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卡铂的剂量。更为准确,而以主张根据患者血肌酐水平、体表面积、年龄及性别进行肌酐清除率计算,然后再计算卡铂用量。
【用法与用量】临用前用5%葡萄糖注射液制成每1ml中含本品10mg的浓度,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1次按体表面积0.3~0.4g/m2或AUC进行计算,3~4周1次,2~4周期为1疗程。第1次用药后的剂量需根据用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调节。
【制剂与规格】注射用卡铂:①50mg;②100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