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康网频道网站 当前:全国
搜索问吧内容

分类浏览→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其他
跳过导航链接。
您的位置:康网药物->西药->血液系统用药->止血与抗纤溶药->止血药->维生素K1
维生素K1
http;//www.zgkw.cn  日期:2008-9-19 16:02:26
【英文名称】 Vitamin K1
【其他名称】 凝血维生素一,维生素K,维他命K1,叶绿醌,叶萘酯,植萘醌,植物甲萘醌,Konakion,Mephyton,Phytomenadione,Phytonadione,V. K1

【适应证】
用于维生素K缺乏或活力降低,导致凝血因子合成障碍的出血性疾病。

    1.新生儿出血。

    2.肠道吸收不良所致维生素K缺乏。

    3.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致肠道内细菌合成的维生素K减少或缺乏。

    4.双香豆素等抗凝剂的分子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在体内干扰其代谢,使环氧叶绿醌不能被还原成维生素K,致体内维生素K不能发挥作用,造成与维生素K缺乏相类似的后果。
 
【不良反应】
 
    1.静脉注射维生素K1偶尔可发生过敏样反应,曾有因快速静注而致死的报道。可出现面部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心动过速以至低血压等。

    2.少数
可引起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和溶血。肌内注射可引起局部红肿和疼痛。

【注意事项】
 
    1.新生儿出血症以维生素K1治疗较为合适,因为其他维生素K制剂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和溶血。

    2.
下列情况应引起注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补给维生素K4时应特别慎重,诱发溶血的可能;肝功能损伤时,维生素K的疗效不明显,凝血酶原时间极少恢复正常,如盲目大量使用维生素K,反易加重肝脏损害;肝索引起的出血倾向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维生素K治疗无效。

    3.
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以调整维生素K的用量及给药次数。

【药物相互作用】
 
    1.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类可干扰维生素K代谢。两药同用,作用相互抵消。

    2.
较大剂量水杨酸类、磺胺类药、奎宁、硫糖铝,考来烯胺、放线菌素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的效应。

【给药说明】
 
    1.维生素K有过敏反应的危险,故不宜与其他维生素制成复合剂。

    2.
当患者因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缺乏发生严重出血时,短期应用常不足以即刻生效,可先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浆或新鲜血。

    3.
吸收不良患者,以采用注射途径给药为宜;如仍采用口服,宜同时给予胆盐,以利吸收。

    4.
用于纠正口服抗凝剂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时,应先用最小有效量,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再调整;过多的维生素K可影响以后抗凝治疗。

【用法与用量】
肌内、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1次10mg,每日1020mg

    1.
低凝血酶原血症不易纠正时,68小时后可重复注射,通常24小时内总剂量不超过40mg。由于肠道吸收不良和其他药物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成人每次肌内或皮下注射225mg,必要时可重复给予。仅病情严重时采用静脉注射,注药速度每分钟不超过1mg

    2.
长期使用肠道外高营养液,补充维生素K,成人和儿童每周肌内注射510mg,婴儿肌内注射2mg

    3.
新生儿出血症,肌内或皮下注射1mg8小时后视病情需要可重复。

    4.
预防新生儿出血,可在婴儿出生后即肌内或皮下注射0.5~1mg68小时后可重复。

【制剂与规格】
维生素K1注射液:①1ml:2mg②1ml:10mg 

  关于我们网站导航版权声明免责声明广告联系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23 zgkw.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康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