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证】适用于急性剧痛;麻醉前用药,或局麻与静吸复合麻醉辅助用药。
【给药说明】
1.有轻微的阿托品样作用,给药后可致心搏增快,室上性心动过速勿用。
2.肌内注射后便秘和尿潴留发生率比吗啡低,严重性也小;静注后可出现外周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尤其当与吩噻嗪类药(如氯丙嗪等)以及中枢性抑制药并用时。
3.口服吸收快,大部分暂时与血浆蛋白结合,血药浓度可出现两个峰值,经肝代谢一部分转化成哌替啶酸或去甲哌替啶,后者容易随尿排出,当尿呈酸性时更快。肝功能不全时,清除半衰期可自正常的3~4小时增至7小时以上。
4.血内本药及其代谢产物浓度过高时,血液透析能促使排清解毒。
5.能通过胎盘屏障及分泌入乳汁,产妇分娩镇痛时以及哺乳期间用量酌减。
6.不可把药液注射到外周神经干附近,可产生局麻或神经阻滞。
7.务必在单胺氧化酶抑制药停用,作用消失后才给药,否则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多汗、肌肉僵直、血压先升后剧降、呼吸抑制、紫绀、昏迷、惊厥、高热,终致虚脱而死亡。
8.主要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具有较强的中枢刺激作用,而止痛作用较弱,半衰期较长,故本药不主张用于慢性疼痛,或癌痛的治疗。
9.本品有成瘾性。
10.应用于胆、肾绞痛时须和阿托品合用。
11.大剂量哌替啶可产生中枢兴奋和惊厥。
【药物相互作用】
1.注射液不得接触氨茶碱、巴比妥类药钠盐、肝素钠、碘化物、碳酸氢钠、苯妥英钠、磺胺嘧啶、磺胺甲嚼唑、甲氧西林,否则可致混浊。
2.能促使双香豆素、茚满二酮等抗凝药增效,后者用量应按凝血酶原时间而酌减。
【用法与用量】
1.镇痛:①口服,成人常用量:一次50~100mg,每日200~400mg;极量:一次150mg;每日600mg。小儿一次按体重以1.0~1.5mg/kg。②肌内注射,成人常用量:一次25~75mg。每日100~400mg;极量:一次100mg,每日600mg。③静脉注射成人一次按体重以0.3mg/kg为限。
2.麻醉前给药:①肌内注射,术前30~60分钟按体重1.0mg/kg。②麻醉维持中,静脉滴注,按1.2~2.0mg/kg计算总用量,配成稀释液,成人一般每分钟静滴lmg,小儿滴速相应减慢。
3.手术后镇痛:病人自控镇痛:静脉注射/硬膜外单次5~30mg。连续5~10mg/小时,锁定时间5~15分钟。
【制剂与规格】
1.盐酸哌替啶片:①25mg;②50mg。
2.盐酸哌替啶注射液:①1ml:50mg;②2ml:100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