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49.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http://www.zgkw.cn    丛书总编:陈晓红 刘振华 王羽 分册主编:许素菊 杨育梅 陈兴

 

肌酸激酶(CK)催化肌酸的磷酸化反应,生成磷酸肌酸和ADP,由ATP提供磷酸基,此反应是可逆的。CK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内。在胃肠道、肺和肾内也含有少量。CK同工酶有三种,分别是BBMBMMCK-BB主要存在于脑,另外,前列腺、肺、肠、甲状腺也含少量此酶;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少量存在于骨骼肌;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及心肌。心肌细胞损伤时,CK即可释放入血使血清CK活力升高。CK测定是心肌和骨骼肌疾病诊断中最特异和敏感的。用连续监测法(37)测定CK的参考范围为20180单位/升;CK-MB的参考范围为024单位/升;临床上很少对CK-BBCK-MM进行测定,其占总CK活性的百分比约为CK-MM>95%CK-BB:<1%

 

临床结果分析:

 

1)心肌梗死发病后24小时CK即开始上升,2030小时达高峰,36天后恢复正常,高峰平均值可为正常的20倍。CK升高程度与梗死面积成正比。冠状动脉功能不全和心力衰竭时CK不升高,但心脏按摩、严重心律失常及心导管检查时,CK可有升高。

 

2)骨骼肌疾病如各种类型的肌营养不良、病毒性肌炎、多肌炎等患者CK活性明显升高,而各种神经性的肌肉疾病患者CK正常。此外,坏死性多肌病、肌肉坏死、肌肉损伤时CK也显著升高。

 

3)引起CK升高的疾病还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急性脑血管病、神经外科手术、脑缺血等)、甲状腺疾病、高热、肺梗塞、休克等。但在肝胆疾病时CK不升高。

 

4CK同工酶CK-MB在心肌梗死发生时活力可先于总活力升高,24小时内达峰值,36小时波动曲线与总活力相平行,至48小时消失。肌肉创伤及肌肉注射时CK-MB活力不升高,CK总活力升高主要是由于CK-mm增高引起的,这可做为心肌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鉴别诊断。

 

5)剧烈运动可使血清CK显著上升,CK稳定性较差,室温放置24小时或412小时即可使酶失活。红细胞不存在CK,故标本轻度溶血不影响CK活性水平,但严重溶血影响测定结果。应用血清或肝素化的血浆作为测定标本,因抗凝剂与镁离子(镁离子结合可抑制CK,故应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如两性霉素B、安妥明、环丙烷、乙醚、及乙烯雌酚等可导致CK升高。


上篇:48.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下篇:50.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测定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