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三、钩端螺旋体病有哪些表现?
http://www.zgkw.cn    丛书总编:陈晓红 刘振华 王羽 分册主编:周华

 

  钩端螺旋体病的潜伏期为220日,一般为714日,平均约为7日。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以突然发病、高热、头痛、结合膜充血,腓肠肌痛和压痛为主,若不及时治疗病死率较高。根据钩端螺旋体病的发展过程分为如下3期:

 

  1.早期。起病后3日左右出现早期中毒症候群,起病较急骤,畏寒发热,体温达3940,多呈持续性高热,大约持续约1周。开始即有全身肌痛,关节疼痛及剧烈头痛。头痛多为持续性胀痛,常伴恶心、呕吐、全身衰竭无力,重者卧床不起,与发热高低不呈平行。肌痛剧烈有如刀割,尤其是腓肠肌,腰背肌疼痛压痛最突出,影响站立及行走。眼结合膜充血,不痛、不痒、不流泪、不怕光、无分泌物、无结膜水肿,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仍可存在。全身浅表淋巴结肿痛,以腹股沟淋巴结肿痛最最为常见,其特点为单侧或双侧,一个或多个,如蚕豆或鸽蛋大,圆形隆起有压痛,表面不热不红,不化脓、治疗后消退较缓慢。有人把此早期表现概括为“三症状”(寒热、身痛、全身乏)和“三体征”(眼红、腿痛、淋巴大)。

 

  2.中期。即内脏损害期,依临床表现归为6个不同类型。

 

  ①流感伤寒型。此型较其他各型各型最为常见,且有逐年增多之势,是病情最轻的一个类型,只出现早期中毒症候群,无明显脏器损伤表现,用药后很快治愈。起病较急,早期主要表现为“三症状、三体征”。此外,重症者体温可高达41或更高,伴有烦躁、谵语、昏迷、抽搐,甚至发生心跳骤停等危象。有的一起病就出现咳嗽、咽痛、食欲减退、腹泻等类似上呼吸道感染表现。亦有些病人症状较重,有出血点,并发生休克,表现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血压下降、脉细弱、肢端厥冷、少尿、神志恍惚或昏迷,应予注意。一般此型无黄疸,病程短,多在1周左右自然恢复。

 

  ②黄疸出血型。除有较重的毒血症状外,黄疸、出血和肝肾功能损害为本型的主要特征。黄疸多于发热后35日体温下降时出现,并逐渐加重,约持续10日达高峰;肝脏轻中度肿大伴轻微压痛,肝功能异常。严重者黄疸迅速加深,出现腹水或肝性昏迷。随黄疸加重,病人可伴有皮肤瘙痒,相对缓脉,呃逆等。大多数病人都伴有轻重不一的出血,如鼻出血及皮肤粘膜瘀点、瘀斑、紫斑、咯血、尿血、阴道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出血现象,病人可因消化道出血而死亡。随黄疸和出血轻重的不同,可出程度不同的肾损害,表现为少尿、无尿等。肾损害严重者,可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见红、白细胞及管型、血中非蛋白氮、尿素氮、肌酐增高等。重症病例可发生酸中毒、尿毒症、昏迷等。急性肾功能不全是黄疸出血型常见的死亡原因,约占此型死亡病例的60%70%。本型病程较长,平均约45周,病死率高。

 

  ③肺出血型。多见于青年和初次接触疫水者,除全身毒血症状外,临床特征是肺弥漫性出血。此型一般发生在病后35日,暴发者可发生在病后12日。表现为胸闷、咳嗽、痰中带血或咯血,双肺呼吸音粗糙,并有局限性湿罗音。X线检查:双肺纹理增多,有散在点状阴影或小片团块融合阴影。此时如及时治疗,约1周左右病情逐渐好转。部分病人病情继续恶化,发展成肺大出血型,此时患者烦躁不安,恐惧、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胸闷心悸、呼吸困难、脉搏加快、肺部满布湿罗音、咯血加重,此为肺出血先兆表现,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短期内转为极度面色苍白或青灰、唇紫绀、心慌、烦躁迅速加重、呼吸、心率显著加快、心音减弱、心律不齐,此为极期,此期就应将病人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病情进一步加重者,表现为极度烦躁不安,神志模糊或昏迷,呼吸不规则或明显减慢,极度紫绀、继而口鼻大量涌血,使呼吸道阻塞而窒息死亡(垂危期)。本型是无黄疸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病情来势猛,发展快,抢救不及时可在数小时内死亡。

 

  ④脑膜脑炎型。此型以脑膜炎或脑炎的临床表现为主,初表现为毒血症状,病程第35日以脑炎症状为主者,表现严重头痛,烦躁不安、嗜睡、神志不清、胡言乱语、瘫痪等。重症者可有昏迷、抽搐、急性脑水肿或脑疝、呼吸衰竭等。以脑膜炎为主者则表现为剧烈头痛、伴呕吐、颈项强直、惊厥等。脑脊液压增高,细胞数(以淋巴细胞为主)及蛋白质轻度增加,糖、氧化物多无改变,早期可以从脑脊液中分离出钩端螺旋体。以脑膜炎症候群为主者,病情较轻,预后较好,极少数转为重症,呈现脑炎症状,发生昏迷、惊厥,以至循环、呼吸衰竭,预后较差。本型经及时治疗,死亡率极低。

 

  ⑤胃肠休克型。本型较少见,也较容易忽视,该型起病后胃肠道症状突出,呕吐、腹泻剧烈,可发生休克。

 

  ⑥肾型。也较为少见故容易被忽视,该型特点为尿少、无尿及肾功能衰竭。

 

  3.后期。即恢复期,多数病人2周左右症状逐渐消失至痊愈,少数病人于此期可出现症状,称后发症,较常见有下列几种:

 

  ①后发热。经治疗或病情自然缓解后15日,又出现再发热,为中度发热一般在38左右,约持续12日,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常有增高,一般认为此后发症与迟发变态反应有关。

 

  ②眼后发症。多在退热后1周至1个月左右出现虹膜睫状体炎、脉络膜炎、玻璃体混浊、葡萄膜炎、巩膜表层炎、球后视神经炎等。此后发症在我国南方多于北方,与波摩那型钩端螺旋体感染有关。

 

  ③反应性脑膜炎。少数患者在后发热期,除发热外,同时出现脑膜炎症状,但脑脊液中找不到钩端螺旋体,此后发症预后良好。

 

  ④闭塞性脑动脉炎。常在半个月至5个月,最长9个月时出现偏瘫、失语及反复短暂性肢体瘫痪。脑血管造影有动脉狭窄现象。临床补体结合试验常呈阳性,尸检脑组织中偶可找到钩端螺旋体。本症亦多见于北方,常由波摩那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儿童、青少年发病率高,此后发症预后较差。


上篇:二、钩端螺旋体病是如何发生的? 下篇:四、如何诊断及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