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七、胃十二指肠溃疡
http://www.zgkw.cn    主编:陈晓红 刘振华 赵可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病、多发病。以胃壁、十二指肠壁的粘膜某一部位发生难以愈合或反复发作的溃疡为主要病理表现。由于发病机理、部位、病理形态、治疗方法都有相似及共同之处,人们常统称为溃疡病。

 

有人估计,大约10~20%的成人在生命的某个时期曾患过本病,或出现过本病的某些症状。从统计资料看;虽然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多发生于21~50岁之间,80%的病人发生在40岁以下。据山东省溃疡病住院病人4946例分析,60岁以上者仅占2%,如表3。   

 

3  4946例溃疡病者的年龄分布

年龄

溃疡部位(%)

13~20

21~30

31~40

41~50

51~60

61~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例数

%

胃溃疡

89

4.2

405

19.3

607

28.8

570

27.1

361

17.2

72

3.4

十二指肠溃疡

229

8.6

824

31.0

944

35.5

424

16.2

206

7.7

28

1.0

复合性溃疡

8

4.3

43

3.0

69

36.8

47

25.2

20

10.7

O

 

 

以本组资料为例,如以30450岁为中年计,胃溃疡中年人占55.9%,十二指肠溃疡以26~40岁多见。因此,溃疡病是中年人的主要疾病。

 

近百年来,世界各国对此病病因都进行了认真的研究,提出数十种学说。但无论哪一种学说都无法完全解释所有的患者的发病原因。其实,溃疡病的真正病因是机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还是外界致病因素通过机体的内在因素的作用,导致溃疡病的发生。

 

从发病的年龄结构来看,发病率从20岁开始逐渐升高,35~50岁达高峰。这是人们社会心理因素复杂多变的时期,20岁以后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逐步脱离家庭走向社会,从事某些工作和各种社会活动。初入社会要很好地适应各种社会环境,正确理解和对待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需要经过磨难,付出代价的,其中最多的是克制和忍耐及精神上的压抑。    30岁以后,事业上进入出成果的时期,并逐步担负起社会、事业、家庭的主要职能。在社会上,个人事业的牵挂,同龄人之问的竞争,复杂的人际交往;在家庭中,夫妻、兄妹、长辈及子女关系的协调,处理这些事务,时常搞得精疲力尽。这不但使中年人的生活节奏加快,同时迫使大脑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40岁以后,各项生理功能开始改变,精力、体力都出现下降趋势,但社会上、家庭中所担负的责任却没因此而减少,而且,忧愁和焦虑的事情往往增多。为了解脱这种不良的情绪反应,有时便借烟酒解愁,最后成为不能自控的恶习,长期反复地对胃粘膜产生刺激,成为溃疡病的诱发因素。

 

动物试验及临床观察均证明:长期的精神紧张可导致溃疡病的发生。如有人把大白鼠和猴子关进一个极端困难的环境中,让它们不停地蒙受无法摆脱的电击或持续地得不到休息,结果在不长时间则发生了溃疡病。临床上大多数病人胃液中的胃酸高于正常人,被视为溃疡病原因之一,提出了自我消化学说。其实这并非导致溃疡病发生的本质。有人发现:在人们谈话表现出激动或进行医学体验时,可以引起胃酸分泌水平的升高。还有人对期终准备应考的学生,进行检查,发现应考期内由于精神高度紧张、胃酸明显升高,胃粘膜上出现了小的溃疡。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胃酸的分泌。大脑皮层的机能紊乱是溃疡病的本质性原因。

 

早在1845年就有人在实验中损伤动物大脑某些部位,结果动物的胃粘膜上出现多发性出血、坏死;损伤动物的脊髓也能引起溃疡。脊髓痨、中脑肿瘤的患者常并发溃疡病,甚至出血。临床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胃一脑综合症”。这均可说明,溃疡病的形成和发展与大脑皮层的功能是有密切关系的。有人认为,这与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和迷走神经的兴奋有关。第一通过丘脑的后下部、丘脑一脑垂体一肾上腺一血循环一胃。第二通过丘脑前下的迷走神经核一迷走神经一胃。这两条不同的途径都可促使胃酸的分泌增加,成为溃疡发生的条件。

 

因此,溃疡病形成原因虽然是复杂的,但是神经精神因素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溃疡病的发生,是生命的高级调节中枢——大脑皮质活动障碍和皮质与皮质下部的正常关系发生紊乱的结果。其发病的机制是由于各种心理社会因素所引起的精神过度紧张,大脑皮质机能减退,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失调,皮层下的植物神经中枢的紧张性增加,或者出瑚机能紊乱,副交感神经的张力增强,交感神经抑制,其作用机理如图7。

 

0718image014.jpg

7 溃疡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植物神经机能失调,对胃及十二指肠的各种机能均起一定的作用。植物神经担负化学感受器与中枢神经之间的联系。决定胃酸分泌的周期,参加胃液的分泌,影响胃泌素的释放,刺激十二指肠抑制胃泌素的产生。在神经机能正常时,胃及十二指肠受神经、内分泌调节,产生胃酸与消化酶,对胃及十二指肠的粘膜也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但由于体内正常的神经体液调节,胃及十二指肠粘膜靠自己的再生能力和丰富的血液循环.对这种侵蚀并不会产生病理性改变。同时食物可以中和大量的胃酸,以减少其对胃及十二指肠壁的危害作用。另外在神经机能正常时.胃酸的分泌遵循一定的规律,根据食物的需要量来分泌。但是在遇到精神刺激、饮食不节、心理变化等不良因素刺激时,植物神经的功能及胃的分泌功能发生紊乱,引起胃酸的分泌增加,分泌规律改变,即使空腹不需要胃酸时也可能分泌。同时由于上述植物神经机能失调,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的营养不良,这就可能促使胃、十二指肠粘膜被侵蚀、破坏,导致了溃疡的发生。

 

综上所述,溃疡病的发生与植物神经功能状况密切相关。如功能正常、胃泌素量正常,胃液中的酸度适中,溃疡就不易形成;如功能亢进,基础胃泌素量低,刺激后胃泌素量增高,则促使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形成,如功能减退,基础胃泌素量大,胃外胃泌素分泌量增多,胃蠕动减慢,胃内容物滞留,也可导致溃疡病的发生。

 

神经精神因素不但是溃疡病的主导因素,还是其复发和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人们虽然对溃疡病的治疗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在药物选择上也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迄今仍缺乏有特效的药物,许多常用药物,并不能有效地预防其复发。这主要是没从根本上消除复发的原因之故。导致溃疡复发原因不在亍胃酸,而在于促使胃酸分泌紊乱的大脑及植物神经系统。在导致溃疡病发生、复发的诸多因素中.精神过度紧张,情绪不宁。身心疲劳,如不能从客观上或主观上给予消除,避免这些不良因素的刺激,单纯依靠控制胃酸来阻止复发是十分困难的。根据自己的体会及临床观察,凡是发病持续时间较长,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因精神因素而诱发的(主要是精神紧张和焦虑),虽然饮食不节或食进有刺激性食物也可促使溃疡病复发,但往往时间短暂,且症状轻,即使不经特殊治疗,只要情绪稳定,其症状也可能很快消失。

 

因此,笔者认为,虽然溃疡病的原因有很多种,机体自身的遗传、饮食习惯、不良嗜好、局部的创伤、感染、血液循环障碍等,都与溃疡的形成有关。但这些因素对胃及十二指肠的损害程度,或能否构成损害及损害后的修复愈合过程,都明显地受到机体自身防御机能的影响,并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研究溃疡病的发病因素时,或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法,阻止其复发时,病人的年龄、社会地位、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是不能忽视的。这种机体自身的心理因素是一个重要的致病因子,始终影响着溃疡病的形成、发展、病愈、复发的全过程,是造成溃疡病的本质原因。


上篇:六、支气管哮喘 下篇:八、溃疡性结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