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十五、心理因素与疼痛
http://www.zgkw.cn    主编:陈晓红 刘振华 赵可

 

 

疼痛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诊断名称,但它却是临床各科疾病中十分常见的一个症状。全身各部位各种各样的疼痛时常折磨着人们的身心,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疼痛也是中年人中常见的现象。疼痛虽可以是某些器质性病变的反映信号,但人们对疼痛的感受程度及对待疼痛的态度却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因此,在讨论社会心理因素与中年人疾病关系时,也应对疼痛中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

 

1.疼痛的分类及性质

 

疼痛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复杂的伴有不愉快的情绪活动和保卫反应的感受,所以也称为痛觉。按其产生的部位,分为皮肤、内脏疼痛两种,又可分为快痛或慢痛。快痛表现为尖锐且定位清楚,人们把这称为刺痛,其特点是受到刺激后立即迅速发生,刺激因素去除后又迅速消失。慢痛则表现为定位不甚准确,常把这称为钝痛、烧灼痛等。慢痛有一定的潜伏期,痛感强且难以忍受,刺激因素去除后仍能持续一段时间,同时伴有明显的情绪反应和心血管、呼吸消化等生理功能改变。

 

皮肤痛以快痛为主,内脏痛多呈缓慢持续性定位不精确。内脏对刺激的分辨力差,切割、烧灼刺激作用于内脏时,一般不引起明显疼痛。内脏疼痛主要见于机械牵拉、缺血、平滑机痉挛等。疼痛到底是如何产生的?痛觉的传导通路如何?目前尚存在不同的认识。但一般认为:痛觉的周围神经元和纤维经后根进入脊髓后一部分终止于后角深层的第二神经元,其纤维前连合交叉至对侧的前外侧索,并组成脊髓丘脑束,继续上行,一部分则终止于后角的胶状质内,并形成多突触传导连而上升,后者在脊髓各节段均有新的传入纤维加入,并与后索和前外侧索的上行纤维发生侧支联系,具体的传导方式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

 

头面部的痛觉纤维在进入脑干后,主要参于三叉神经脊髓束内下行。内脏痛觉,主要由无髓鞘的C纤维传导,较弥散地沿各混合性脊神经、颅神经以及植物神经干进入脊髓后角和脑干,然后也附合于躯体痛觉纤维上升到大脑皮层的高级痛觉中枢。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疼痛不单纯只是一种感觉,因为当人们感到疼痛时,还要明确疼痛的具体部位、疼痛的性质。如病人常诉说的钝痛、锐痛、烧灼痛、刀割疼、触电样痛等。许多人不但能感觉到疼痛的性质和程度,还可预测到疼痛的后果,如危险或无关紧要等,因此疼痛是一种综合性的知觉,是复杂的心理过程。

 

2.疼痛的心理反应

 

疼痛虽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有些疼痛甚至经过各种检查并没确实的疾病存在,但是疼痛仍然可使人出现明显的心理反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急性的疼痛,表现出不愉快、烦躁。如疼痛明显使人难以忍受时,会出现焦虑的情绪反应,如急性胰腺炎、心肌梗塞等疾病引起的疼痛,呈濒死状,表现出明显焦虑、恐惧和不安。

 

(2)慢性疼痛可使患者出现消极的情绪,表现意志低沉、抑郁寡欢。如疼痛久治不愈长期无法解除,甚至会出现沮丧和绝望的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有些人困难以忍受长期疼痛的折磨,甚至会导致自杀。剧痛可使患者出现明显的不满和忿恨,产生急躁和愤怒的情绪。易于激动,并不时向周围的人发泄,因而影响人际关系。

 

(3)疼痛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当机体发生某些疾病,但其病理变化及对生理功能的影响尚不明显,未出现突出的体征时,先表现出疼痛,这就成为报警的信号,引起自身注意,及早求医检查,及时发现隐疾。另外当机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时,伴随疼痛患者出现的痛苦表情,强迫的体位,不停的呻吟、哭泣或大声喊叫,具有向周围求援和唤起同情的作用。如有人在路边被汽车撞伤、自己无法行动,就借助疼痛的痛苦哭喊,以引起路人的同情和援助,达到将其送医院治疗的目的。在救治大批创伤伤员时,有些伤情并不十分严重,却呻吟、喊叫得十分明显,除内心恐惧外,其目的也是为了引起人们的重视,以尽快脱离险境。这些有时是下意识的,有时是有意识的。

 

3.影响痛觉的一般因素

 

同样的刺激因素作用于不同的个体时,所产生的痛觉是不完全一样的,所以不能全凭疼痛程度来衡量病理损害的轻重。每人对疼痛的反应程度除心理因素外,还受年龄、性别及个体素质、生活经历、文化水平及平时习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婴儿由于其神经机能尚不成熟,对疼痛的刺激不十分敏感,痛觉感受比较弥散。随着年龄的增长痛觉逐渐变得清晰、敏感、部位准确。从儿童时期开始一直持续到50岁之前,对疼痛的感受性都是良好的,50岁以后则感受降低,随后变得日趋迟钝。临床上,老年人阑尾炎较青年人更易延误诊治,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老年人对疼痛不敏感,症状表现得较晚。

 

另外痛觉都有个体差异、遗传、素质、个人体质状况、个性、生活经历等都可能影响痛觉。如自幼娇惯、任性敏感,意志脆弱、缺乏自制能力,及遇事善于夸张的人,对疼痛的耐受性差,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而性格坚毅、刚强、有自制能力的人及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和野外作业者对疼痛耐受性强,对疼痛表现不敏感。性格外向者对疼痛耐受性强,内向者耐受性差。这些都是值得临床上重视的。

 

4.影响疼痛的心理社会因素

 

无论是快痛和慢痛、局部痛或全身痛、病理性疼痛和生理性疼痛,也无论其疼痛的性质如何,都只是患者自身的一种感觉,所以,除有个体差异之外,任何疼痛都会受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如下:

 

(1)认知:对疼痛的认知,直接影响到疼痛的程度,临床经常见到有些人因到医院看望病人,回来后也感到身上不舒服。看望的病人因上腹部疼痛确诊为胃癌,看望者可能也感到胃部难受,越想症状越明显。如病人因心前区刺痛被诊断为心绞痛,而看望者也会感到胸闷甚至疼痛。这种自我感觉到的疼痛要到医院检查时确无异常,医生解释之后才能消失。这种情况特别是同龄人、与自己要好、工作生活经常在一起者,极易把他人的病痛与自己联系起来,担心也患了相同的病,感到有同样的疼痛。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暗示。如认为有,总是去想病痛的存在,感觉就明显并越来越重。若认为根本没有病痛,感觉就会消失。

 

另外对疼痛的认识表现还可从儿童的行为中得到证明。一个儿童玩耍时突然跌倒,如父母连续问“痛不痛?”这个儿童可能立即哭了起来。相反,若在他跌倒后让其站起来,边笑边说:“不要紧,不要紧,没有事。”儿童可能感觉不到疼痛,立即破涕而笑。所以说疼痛与认知有关。

 

(2)暗示:无论是儿童或成人,无论什么样的疼痛都会受暗示的影响,随暗示加重或减轻。特别是处在催眠状态下的人更易受暗示的影响。患者被催眠后在医生暗示性语言的作用下,可以对针刺、烧灼不感到疼痛;若用相反的语言暗示则对轻微的刺激也感到疼痛难忍。麻醉医生给病人麻醉时总反复告诉病人“安静的休息,不会痛的。”对手术后的病人,有经验的医生查房时第一句话总是先说“好多了吧”病人立即感到轻松,面露笑容,似乎疼痛已减轻。相反若医生见到病人总说“疼得厉害吧”病人则难受的点头,表示疼痛仍很严重,甚至要求给些止痛剂。这些都是暗示的作用。

 

(3)注意力:疼痛受注意力的影响,即使机体已受到某种刺激因素的伤害,但只要当时注意力没集中在受伤的部位,或注意力被吸引到其它更重要的事情上时,也许感觉不到疼痛的存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叙述华陀为关羽治疗箭伤刮骨疗毒时,关羽以下棋来表示不怕疼痛,让华陀静心治疗。实际上也是为了转移注意力。经常看到影片中,冲锋陷阵的战士受了伤,只要没有严重影响功能,仍继续英勇战斗。这并非当时没有疼痛存在,而是战士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在激烈战斗之中,对不严重的伤害没感到疼痛。某些慢性疼痛.患者越注意,疼痛越明显。如把疼痛放在一边,集中精力去做有意义的、自己感兴趣的事时,反而感到疼痛减轻了许多。类似情况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

 

(4)情绪和态度:能否感觉到疼痛或疼痛程度如何,在一定程度上与当时的情绪有关。情绪良好时会感到疼痛减轻或根本未感到疼痛;而焦虑、抑郁时,会感到疼痛加重。特别一些慢性疼痛者,疼痛与情绪的关系更为明显。如某些血管性疼痛或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经常是情绪变坏时发生,而很少在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或在欢快的游戏时发生。同样的伤害性刺激,不同人由于对待刺激的态度不同,对疼痛的感觉也不一样。有些患者疼痛并不十分严重,但经常找医生要求止痛。相反,另一些患者伤害性刺激已很明显,仍泰然处之,毫不在意。这虽然与各自的个体差异及意志有关,但也与对待疼痛的态度有关。有些人动不动就服用止痛药物,而另一些人则担心药物的副作用,一般性疼痛没必要去服药打针,所以对疼痛的感觉也与态度有关。

 

(5)习得与否认:疼痛与儿童的早期经验有关。在一定程度上讲,对疼痛的认识是学习得来的。生在家庭条件优越、倍受父母宠爱的孩子,稍有一点轻微的刺激因素,父母立即上前询问“痛不痛?”有时孩子本来没有疼痛;只因其他原因有些不舒服或情绪低落,父母也会来问“是不是肚子疼、头痛”等。如果孩子真的感到疼痛,就会加倍地受到父母的爱抚和关心。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下意识地学会用“生病”疼痛,来获得父母的关心。这种孩子可能对疼痛比较敏感,并且耐受性也差。而从小失去母爱、父亲,在孤儿院里长大的孩子,由于缺乏上述学习的机会,则可能对疼痛不敏感。一些年龄较小的儿童在第一次遭受刺激感觉到疼痛时,也许仅感到身上不舒服,而不知道这是一种疼痛。所以,对疼痛的感觉虽是机体应有的功能,但在一定程度上它又是通过学习体验得来的。

 

6.如何对待中年人的疼痛

 

疼痛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一个症状,许多器质性、功能性疾病都会引起疼痛。在中年人中,各种各样的疼痛也十分普遍,也是影响中年人健康、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由于疼痛只是一个症状,并非一个疾病的概念,所以很少被临床医生所注意。另外,疼痛只是患者的一个主观感受,目前还不能象对待体温、脉搏、血压及其它化验指标那样,对疼痛进行客观的测定。病人自述的疼痛与机体实际病理损害程度不完全成比例,甚至疼痛部位与疾病脏器位置之间都缺乏固定的关系。由于这些复杂的因素,使临床对疼痛的研究远落后于患者的实际需要。临床上有大量的病人长期忍受着疼痛的折磨,迫切需要临床医学给予重视,有新的、有效的方法帮助患者解除疼痛之苦。长期以来,临床上各种治疗疼痛的药物虽然不断更新,但是疼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许多患者还在忍受着疼痛的折磨。因此,对疼痛的全面研究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由于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临床上在对待疼痛问题上往往只重视镇痛药物的效益,而忽视了疼痛产生的心理社会原因,致使许多疼痛患者长期使用各种止痛剂,甚至因止痛剂的副作用、毒性反应,导致不良的后果。事实上无论是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疼痛,或无明显原因的生理性疼痛,都有明显的社会心理因素。心理不但可能是疼痛的诱发因素和影响对疼痛感受的程度,同时又可以影响止痛药物的实际效果。因此,对疼痛进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及在今后临床工作中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是值得临床医学重视的问题。

 

在对待疼痛的基本态度上,应当是首先要重视引起疼痛侵袭之前,冬季发病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因此推断:青光眼的发生与气温突然下降、人们不能及时增加衣服,使机体受冷,血管收缩。最终导致血管功能障碍有关。另外,也有人认为。天气的变化容易引起人们情绪波动,表现出恐惧、不安、紧张和担忧。这也可能诱发青光眼的发生。

 

4.治疗与预防

 

(1)急性青光眼的治疗,应分秒必争地将眼压降至正常,然后争取及时手术,以建立新的房水流通途径为目标,也是根本的治疗方法。慢性青光眼应按时服药(醋氮酰胺),必要时手术治疗。

 

(2)心理治疗,主要用于预防复发和促进早期病愈,缩短病程。预防的方法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适量的体力活动,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同时也改善眼局部的血液循环状态。脑力劳动者注意避免持续工作的时间过长,特别是伏案书写等工作或其它室内低头工作时间过长。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的眼睛疲劳、及精神紧张,保持情绪稳定等。这些都对预防慢性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或复发,均有一定的意义。


上篇:十四、睡眠障碍 下篇:十六 手术前后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