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十六 手术前后的心理
http://www.zgkw.cn    主编:陈晓红 刘振华 赵可

 

中年人若因外科疾病需接受手术治疗时,其心理变化往往比其他年龄的人更明显,更具有特殊性,因此有必要引起重视。我们已经知道不良的心理反应,既可成为某些疾病的病因,而导致心身性疾病,同时又会影响生物性疾病的病愈过程。对手术病人,其心理变化可以引起机体一系列反应,不但会给手术带来某些麻烦,还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在手术前后出现某些与心理有关的生理机能变化和症状体征等。掌握和了解中年人手术前后心理变化的特点,对手术适应症的选择、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的治疗和护理,都有重要的意义。

 

1.中年入外科疾病的种类

 

由于中年人年龄跨度大,包括20~30年的时间,所以因外科系统疾病并需手术治疗的病种是比较复杂的,目前尚缺乏精确的统计和分类,但按照疾病发生的过程,常见的大概可分为3种类型。

 

(1)急性发生的外科疾病:有急性消化道穿孔,特别是胃、十二指肠溃疡性穿孔、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肠梗阻和各种创伤等。这些疾病常常需要行急诊手术,其特点是发病急、痛苦明显。由于疼痛比较明显,病人希望能够尽快解除疼痛,所以虽对手术存在一定恐惧和紧张心理,但与疾病所引起的疼痛相比已成次要的,故对手术有急切盼望之感,当然更希望有很好的手术效果。这种病人在术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慢性发作的疾病:中年人发病过程较慢,较常见的有,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长期保守治疗不愈,而又痛苦明显,或已发生了梗阻及反复出血者,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长期不愈者,肾结核、肝硬化、门脉高压,要做分流术者,各种良性、恶性肿瘤或一时诊断未明确的疾病及节育性手术等。这类病人一般发病的时间较长或反复发生,在手术前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因此无论手术前后其心理变化都比较明显,对手术顾虑多,对术后功能的恢复也考虑得比较复杂。

   

(3)功能性手术和整形手术:包括外伤致残需要功能恢复,因病切除了某些脏器,需要外形的恢复和整形如乳房再造、鼻梁整形、鼻中隔矫正术、慢性青光眼、白内障及听力重建等手术。这些手术虽然多数是病人盼望的,但由于对手术后效果的期望值较高,对手术本身缺乏全面了解,因此也会有各种心理反应。

 

2.中年人手术前心理

 

(1)从总体上讲,无论什么样的手术、手术大小,也无论任何年龄的人,手术本身总是医生强加给病人的一种外来刺激,而这种刺激又是合法的、必要的。由于手术本身必然会有某些痛苦,所以谁都难免出现某些心理反应,但是不同年龄、社会阶层、文化层次和性格的人,各自的心理反映也是不同的,如青年人和儿童由于社会经历少,平时很少接触有关手术因特殊情况造成了不良后果及手术本身的危害性等问题的实例,思想上比较单纯,虽然可能在手术前表现某些紧张和恐惧,但只要在父母亲人和医生的关怀下经过安慰和解释,心情很快会平静下来。中年人则不同,由于担负着重要的社会家庭责任,患病后给家庭特别是长辈、爱人等带来严重的影响。在社会事业方面,若因病住院手术,有时会因此失去了某些竞争机会,影响前途;加上中年人有更丰富的社会经历,一旦把过去其他人因手术导致不幸的实例与自己的疾病联系在一起时,对手术的顾虑就会更多、更复杂。由于中年人家庭社会地位特殊,所以在手术时,既担心手术的效果,有无并发症,又顾虑病愈的时间。临床上经常看到一些担负着一定社会职务的中年患者,对早应手术治疗的疾病因忙于事业而一再拖延,一旦手术之后又急于出院。其他职业的中年人,常因家庭、孩子、老人等,对自己的疾病常拖延、姑息。还有的中年人甚至已知自己的病非手术不可,但为了某种欲望而采取坚持忍耐不及时接受手术,最后延误了病情,这在中年人当中并不少见。

 

(2)在尚未手术之前,中年人社会经历丰富,已往看到、听到有关手术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较多。表面上对将要接受的手术持积极沉着的态度,但内心的活动是激烈而复杂的。急性病人因痛苦非常,急于手术的心情迫切,有时因繁琐的手术前检查而着急。这种心情一是为了尽快解除痛苦,二是怕延误了病情,影响愈后效果。而一些慢性或诊断未明确的疾病,希望尽快了解自己疾病的性质,特别是某些性质未确定的包块和内脏的疾病。尤其目前癌症病人增多的情况下,许多人对癌虽略知一二,但又了解不深,常有恐癌、疑癌的情绪。据某些确诊为癌症的病人自述,在未确诊之前,希望听到是非癌症的诊断,但不愿听到模棱两可的诊断。心情急切,只想立即开腹、开胸取出病变,以明确其性质。当确诊为癌症后,开始多不大相信诊断,抱有侥幸心理,此后在心理上思虑的重点逐渐转向现实,准备乐意接受任何治疗,对手术及手术所带来的痛苦考虑并不多。总之中年更容易面对现实。对一些非癌症的一般性手术,部分患者担心手术会出现并发症,常顾虑重重。若亲朋好友中有人对手术意见不一,更增加患者的顾虑,不愿接受手术。对此需要做耐心解释和说服工作,解除其顾虑,否则手术时很难取得患者的配合。万一手术出现并发症会增加其心理负担,甚至产生后悔心理及埋怨情绪,这不利于手术后的康复。

 

将要手术前,患者比较关心的是,手术选择什么样的麻醉、手术需要多长时间、手术者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及手术是否疼痛,自己要注意那些事项。即使医生不专门介绍,患者也会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了解。这些都是正常的信息需要,除关心病情外,中年人也会尽力配合医生的治疗。对此医生应充分地理解和利用,这是争取病人配合以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最好机会。

 

(3)中年人无论其意志多么坚强,手术日期已确定,手术即将来临之时,根据手术的大小、手术的性质,患者总会出现各种复杂的心理反应的,只是各人的反应程度不同罢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①过度思虑:由于对即将来临的手术过程不甚了解,总是顾虑重重,甚至会表现坐卧不安而失眠。较大的手术特别是一些择期性手术,或诊断未明确的,对手术考虑的就更多,手术愈大这种过度思虑的表现越明显,所以手术前、特别前一天晚上这种表现达到高峰,许多患者因此而失眠。作者曾对100例将接受手术的中年患者进行调查,有65%的患者手术前一天晚上,血压平均升高10~15mmHg,有80%患者自述有不同程度的失眠,所以手术前适量的镇静剂是十分必要的。

 

②紧张和恐惧:所有的择期性手术,患者都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紧张和恐惧情绪。即使医生反复说明手术没什么危险,但患者仍然紧张,因为手术毕竟是一种外来的刺激,会带来各种不适的感觉。这种紧张情绪除影响患者睡眠、饮食外,还影响麻醉时止痛剂、麻醉剂的效果。局部麻醉的患者甚至在手术中表现得不合作。对一些明显不合作者,医生常不能容忍和谅解,误认为是有意识的,实际上有些是心理上高度紧张已不能控制自己情绪的结果。这多见于手术前未做好充分心理准备的和某种特殊性格的患者。

 

③消极和抑郁:某些病程长、体质差或已确诊的癌症患者,如手术前没认真做好思想工作对手术缺乏了解时,一些意志薄弱者有明显悲观情绪,对病情好转缺乏信心,对死亡顾虑较多,表现出严重的抑郁情绪,甚至会把手术及死亡划等号。这种不良的心理情绪,一旦占据患者整个精神世界,极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手术前一定要做好这类病人的思想工作,使其有良好的心理准备。

 

3.手术后的心理及有关病症

 

如患者在手术前存在严重的心理负担,未能及时解除,或因手术的某些不适和痛苦,手术后心理障碍会加重,或出现新的心理问题,严重者病人可因心理异常,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手术后精神病:这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后因心理原因而引起的疾病。多发生在某些特殊性格的人和对手术缺乏信心或高度恐惧者。常见于手术比较大或严重的创伤,如心脏手术、肝门静脉分流术、白内障摘除、股骨干骨折复位等。其特点是发病急,以思维认识障碍为主要症状,伴有明显的兴奋、不安和恐惧情绪,幻觉、幻视和非系统性的妄想。这些症状持续的时间不长,在精神症状同时,全身还会出现一系列躯体症状,如发烧、腹水、酸中毒、碱中毒、糖尿、低血糖、肝肾功能障碍,代谢异常,但是精神症状与生理变化的程度并无直接的联系。有些患者以思维障碍为主,称为手术后精神病;以谵妄恐惧为主者,称为手术后谵妄。往往谵妄持续时间短,消失好转快,而思维障碍持续时间较长,表现又较严重的,要转精神科接受专科性治疗。上述精神症状的发生与手术是否成功、有否并发症没有直接的关系,取决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时尽管手术十分成功,也同样会出现症状,患者若长时间的、在心理上对手术的各种顾虑和不安不能解除,最后可发展成手术后抑郁,更难恢复。

 

(2)过度的依赖;一般中等以上的手术,在手术后经常要给予补液和止痛,适当补充营养及应用某些滋补性药物。随着饮食的增加及全身症状的改善,各种药物逐渐停用,这是手术后正常治疗的需要。如果患者对手术后的恢复顾虑较多,或急于求成,或药物应用的时间较长,在强烈心理欲望的作用下,会对药物产生依赖性。一旦停用就感到不舒服,甚至怀疑病变未切除或病变复发,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压力。

 

另外一些为暂时弥补或代替重要生理功能性的手术,还会对手术产生依赖性。如脑外伤或颈部、喉的手术后运用气管切开,由于带管时间长,病人已习惯带管呼吸,加上医生不断地向病人及家属强调带管的重要性。这无形中对病人有一种暗示的作用,患者会因此而产生依赖性。一旦病愈拔管,会在拔管后表现出呼吸困难而不能拔管。如果在充分心理安慰下逐渐换小号套管、解除心理上的依赖性后,方可顺利拔管。因此,可见这种心理依赖性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

 

(3)腹部神经症:常见于剖腹、腹腔内脏器手术之后,发生粘连,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顽固性的腹痛、腹胀、便秘或自觉腹部不适,同时伴有头痛、头昏、失眠多梦或肩背部肌肉酸痛等神经症状。有时由于症状严重被迫再次剖腹,甚至多次剖腹、探查。有些患者虽在手术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疤痕和粘连,但局部粘连并不严重。另一些心理上没什么负担的患者,尽管也有明显的疤痕和粘连,却不出现临床症状。因此人们认为,某些在手术后腹部症状较多多次次剖腹又缺乏明显粘连证据的患者,有一定程度的精神因素的作用。由于腹腔内一定程度的粘连,形成了异常刺激源,通过植物神经反射,从而促发了情绪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随着症状持续时间的延长,患者的心理压力越明显,在心理上疑病的倾向性越强、症状越严重,病人表现出极端的痛苦和不安。所以,某些患者宁肯接受多次剖腹来解除不适或疼痛。但是患者的良好愿望,并不能全部如愿,常常由于多次手术仍不能解除痛苦,对医生产生埋怨情绪,表现出愤怒、对抗、不配合医生治疗、挑剔医生的言语行为等,甚至造成医疗纠纷。实际这些不适远非手术所能解除,在很大程度上有心理因素的作用。因此外科医生虽经常以手术来解除患者生理上的异常畸形和明显的生物病理改变为主要手段,但在手术过程中也不能忽视患者的心理因素在手术前后的作用。

   

(4)恢复拖延:各种手术后,患者能否在正常时间内全身康复或切口、骨折及功能的恢复,虽有很多因素,如全身营养状况、手术部位有无感染等。但在同等条件下,患者的精神因素、不良的心理情绪也会构成恢复延迟的原因。临床上经常看到同样骨折的患者,性格内向,心胸狭窄顾虑重重、心理负担较重的人,骨折愈合时间延长,而性格外向豪放、心胸开阔者,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有些病人手术伤口已痊愈,但仍自述症状较多,功能不能恢复正常,而临床检查又无阳性体征发现。对他们认真观察了解,都可发现有明显的心理情绪原因。即使一些确实是因手术原因恢复较慢的患者也有情绪因素。这是因为人们的情绪受大脑皮层调节,也与边缘系统和下丘脑的功能有关,在大脑皮层控制下,影响非特异反应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消极的心理情绪可使植物神经功能活动失调;又可直接影响患者饮食、睡眠、休息。这就是不利于病后恢复的因素。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发挥机体内在的潜能。不但饮食增加,睡眠休息得好,还能保持和促进机体能量的合成和代谢,这些是促进病愈的基本条件。因此,无论什么样的手术,心理情绪在恢复过程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4.不良心理的防治

 

(1)无论什么部位的手术或手术的大小。手术前都应使病人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特别要使其了解手术的意义和效果,解除对手术的疑虑。减少紧张和恐惧,树立坚定信念,增强对手术的信任感。

 

(2)手术前,患者尽量避免接触某些手术后痛苦不堪、呻吟不止的病人。对其所听到有关手术危险性、痛苦性的议论要耐心地安慰和解释,解除对手术疑虑和担忧。对择期手术应尽量缩短等候的时间,避免患者长期的期待思虑和担忧。

 

(3)手术过程中,医护之间语言交流时。尽量避免一些大惊小怪、不恰当的语言,如:“糟糕,不好了”等。特别是局麻患者或全身麻醉的诱导期及将苏醒时,这往往会给患者以强烈的心理印象,成为手术后心理负担的根源。对一些功能性手术或整形美容性手术,一定要向患者详细交待手术的意义、所达到的效果、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其出现的比例。给患者充分考虑的机会,在完全自愿并有信心接受手术的基础上实施。千万不要让患者勉强接受手术。

 

(4)术后用药时间不宜过长,种类不宜过多。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后的恢复主要靠机体自身的能力,药物只能起辅助作用,避免对药物的过度依赖。根据病情及手术情况,及时鼓励患者下地活动,鼓励进食增加营养,促进体质的恢复。这是减少患者不良心理产生、促进病愈的关键。


上篇:十五、心理因素与疼痛 下篇:十七、心理因素与更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