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十七、心理因素与更年期
http://www.zgkw.cn    主编:陈晓红 刘振华 赵可

 

1.女性更年期

 

更年期,是机体生命从中年向老年转变的中间过渡时期,是女性由生育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生理阶段。一般在45~46岁开始,持续l0~15年,即45~55岁之间。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内分泌失调,导致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的反馈系统失常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出现潮热、出汗、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为更年期综合症。部分女性可出现严重的精神神经症状,临床上称为更年期神经症,以情绪焦虑、忧郁等为主要表现。上述这些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出现的时间,一般与雌激素减少的速度和程度成正比。但有些人出现的症状已经超出内分泌改变所影响的范围,已不能单纯地用内分泌改变来解释所有的临床症状。可以肯定,除生理原因外,心理社会因素也有重要的作用。

 

任何生理的反应,常常受到心理变量的影响。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应激源都可以象躯体应激源一样引起类似的生理反应。人不但是生物的人,更重要的又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具有复杂的心理。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都随时受到客观环境及机体心理因素的影响。一些临床调查资料表明:更年期所出现的严重神经精神症状,并不单纯是生理内分泌改变的结果,其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其中更年期所处的特殊社会、家庭地位,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直接参与影响整个变化过程。严重的更年期综合征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也正处于各种心理社会因素最复杂的时期;而这种复杂的心理又与其所处的特殊社会、家庭地位有关。

 

处于更年期的女性,随着生理上内分泌的变化,体内脂肪增加,开始肥胖,体重增加,行动迟缓,继续完成青年时期所担负的工作已感费力。但是城镇中有正式职业的女性,只要没到退休年龄,是不会因进入更年期而减少其工作量的。长期疲劳的工作,必然精神萎靡、意志消沉。这不但会影响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且会影响同事间、上下级间的关系。遇到调资、晋级等与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时,必然受到影响。一旦蒙受损失,便感到委屈冤枉,产生埋怨领导、怀疑同事的思想情绪,导致人际关系的改变。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也会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加重了因内分泌改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在家庭中,目前大部分家务劳动仍是以女性为主的,因此,无论城市或农村,更年期女性的工作量并不少于男性。她们不但体力疲劳,而且精神紧张。她们处于家庭的中心地位,经常要小心地处理婆媳、妯娌、兄弟、子女之间的关系,一旦出现矛盾纠纷,便首先受到冲击。为了维持家庭的和睦气氛,她们需要顾全大局,忍辱负重,控制情绪,抑制感情,甚至忍受委屈。这种压抑、忍耐的结果,往往导致多思、忧虑、失眠,在挫折面前容易悲观失望、委屈哭泣。

 

随着子女的成长并逐步离开家庭,外出上学、工作,或婚后组织新家庭。子女的离去使原来热闹的家庭变得寂寞。更年期妇女必然最先感到这种寂寞景象,预感到衰老即将来临,产生一种消极情绪。如果子女因身体、智力等原因,学习、工作不如意,或因病致残,或意外伤亡,则家庭气氛中消极情绪更为突出,便感到凄凉、忧郁、焦虑、沮丧,对前途失去信心。这种消极情绪会成为一种无法解脱的精神压力,使之处于抑郁焦虑之中;也会使其产生强烈的怀旧情绪,过多地回顾以往的心灵创伤。这样不但对解除现实的苦闷不利,反而加重心理上的负担。其结果可出现焦虑、悲观,时而啼哭、时而忧郁,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严重的精神症状。

 

另外,子女长大后走向社会,开始恋爱、结婚、独立地处理自己的问题。由于子女与母亲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经历不同,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追求的目标、兴趣爱好和穿戴的式样等更容易出现差异。作为母亲往往要进行干预,而子女往往坚持己见。这就产生了矛盾。子女可能不以为然,但母亲便认为自尊心和权威性受到威胁,子女辜负了自己的希望而感到失望,倍感伤心,从而加重了更年期生理变化的程度。有人调查了237例更年期有严重精神症状的女性,存在明显心理社会因素的有205人,占86%,其中子女关系紧张的有55人,占26.8%,因工作不顺心的有47例,占22.9%。说明社会家庭及子女关系对更年期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上述社会原因及子女关系外,更年期精神变化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夫妻关系的影响。在上述该组237例病人中,夫妻不和睦的有40人,占16.4%。一个家庭团结气氛如何,夫妻关系十分重要。夫妻不和,成天吵架,必然造成家庭成员精神不愉快,产生忧郁、悲伤、焦虑、气愤。这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对于更年期女性尤其敏感。

   

更年期夫妻不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男性40岁以后刚进入事业上的成熟时期,在社会上担负着相应的重要工作,大部精力都奉献在事业上。在农村男性除繁重的体力劳动外,精力多化费在为子女创造美好的精神、物质生活条件上。这时夫妻间的缠绵感情已被事业上的奋进与成就、对子女前途和家庭建设的考虑及社会人际交往所代替。由于精力所限及注意目标转移,夫妻间的感情较前期明显淡漠,这就使已开始下降的生理功能越加明显。另外,性生活的减少,或长期分居,相互间又会产生不信任和猜疑。随之各自的性格、兴趣的差异表现得逐渐明显。社会地位、级别、职称出现的差距,对各自对方的要求也必然发生变化。这种微妙的变化都会使怀疑心理增加。往往会因一两件生活小事就出现风波。如遇到经济纠纷或性生活不满意,则更加敏感。这无形中加重了更年期女性的精神负担,产生各种心理变化,从而导致或促使生理内分泌的变化。

 

综上所述,女性更年期综合征虽然是由生理内分泌改变引起的,但中年女性所处的社会、家庭地位及复杂的心理社会因素也直接参与了整个病理过程,对更年期综合征出现的时间和反应程度都有重要影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确立,将唤起全社会对更年期女性的重视。每个社会、家庭成员,单位领导、医护人员,都会在了解女性更年期生理特点的基础上,更清楚地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关心、同情、理解、支持更年期妇女,尽力减少、解除她们心理社会方面的不利因素,以减轻更年期综合征的反应程度,顺利渡过生命过程中这一转折时期。这既有医学意义,又有社会意义。在临床工作中,更应在注重机体生理内分泌改变的同时,注意心理社会因素对更年期的作用;在治疗方案选择上,既要注意生理机能的调节,也要注意心理情绪的疏导,以减少心理因素对生理内分泌机能的影响。这是更年期综合征病人能否获得痊愈的关键一环。

 

2.男性更年期

 

男性在50岁左右,睾丸逐渐萎缩,性功能出现由盛到衰的变化过程,出现以性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症状。这称为男性更年期综合性。

   

“更年”,即生命从中年向老年的过渡。渡过这个机体内部变化动荡的阶段,还有一个生活愉快的晚年。这阶段正是社会经验、知识积累较丰富,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能力较强的时期。因此机体如何适应这更年期的生理变化,无论对事业的继续奋斗,还是对社会及家庭进一步做出贡献,都是十分有益的。由此可见,研究更年期机体生理变化的规律及其心理社会因素对生理变化的影响,协助中年男性顺利渡过这生命旅程中的重要转折,是十分必要的。

 

从生理上讲,更年期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精神情绪的变化:

 

随着机体内分泌的变化,出现烦躁、易怒或精神压抑。有时仅因一件小事而自责、自卑、甚至失去信心。在社会生活及人际交往中,容易产生多疑、不合群及自我孤独感。

 

(2)植物神经性循环机能障碍:

 

表现为心悸、恐惧不安、呼吸不畅、兴奋过度、眩晕、耳鸣、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

   

(3)疲劳:

 

由于睡眠减少,感到疲乏无力,对生活中出现的事情缺乏兴趣,往往感到精力、视力、体力迅速下降,自感心有余而力不足。

 

(4)性机能降低:

 

表现为性欲、阴茎勃起、性交、射精、性欲高潮等一系列功能减退症状。

 

上述症状的出现,主要是睾丸萎缩、退化引起间脑、垂体、肾上腺等全身内分泌变化的结果。从生理上讲,上述症状出现的年龄、程度及持续时间与睾丸的变化是一致的,但各人所表现的症状却有很大差别。有的在40岁时就明显表现性功能下降,逐步出现更年期症状;有的则在60岁时才出现上述变化;极个别的在80岁时仍保留一定的性功能。据文献记载,瑞典有个叫道格拉斯的老人,85岁再婚又生育了子女,并活到120岁。国外学者马丁调查分析了629名20~95岁的男性,认为他们在60岁后性交次数的5年递减率为:60~64岁每周0.7次;65~74岁每周0.4次,75~79岁每周0.3次。本组资料提示:70岁以上的男性仍有70%左右的人可以过性生活。

 

但是在我国,大多数男性在50岁前后即表现出明显的性欲减退和性功能减弱现象。这与上述资料有较大的差距。另外,同样年龄、生活在同样社会环境中的人,所表现出的更年期症状、睾丸功能的变化却有很大的差别。这除了机体的生理原因外,心理社会因素也有重要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偏见,认为50岁左右的人,性的关系已不是夫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似乎毫无必要了。因此产生未老先衰的心理,对性的要求变得被动、消极,表现为性淡漠、性厌烦。加上中年后的男性主要精力转移到所追求的事业目标及较高级的需要层次上,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性生活。另外,社会上还有一种偏见,认为子女已长大成人或者有了第三代后,就应当克制性行为以维护作为长者的“尊严”。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观念。它对生命机体的衰老起着促进的作用。它不但在心理上束缚了应有的性要求,而且由于性刺激、性生活的减少,也促使睾丸萎缩及功能的退化。

 

在家庭中,由于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实现计划生育,子女多,家庭负担重;40岁以后的人并没有在根本上从经济负担,及繁琐的家务中摆脱出来。虽然子女逐渐长大成人,但往往因为子女的婚姻、就业等事情所花费的精力,比小时候抚育化费的精力还要大。另外由于子女多,家庭住房紧张,夫妻不得不分居。这在客观上对性生活也是一种限制。长此以往,就很可能促成睾丸的废用性萎缩,从而加快更年期的进程。

 

由于上述社会、家庭的原因,性生活减少了,就使得更年期夫妻双方失去了一个重要的情感交流途径。结果双方互相体贴谅解的情感减少了,而挑剔、埋怨的现象增加了。因此在家庭生活中,哪怕是因为一件小事,都可能引起争吵,给整个家庭成员的精神蒙上阴云。这种变化了的家庭关系,也常常会影响到社会工作和人际关系,在交往中出现烦躁易怒的情绪。由于长期体验不到家庭中和夫妻间的温暖,还会产生怀疑、忧郁、孤独、寂寞的情绪。这种不良的情绪又反作用于机体,使生理内分泌改变越加明显,更加重了男性更年期生理变化的程度。另外,更年期的男性有的正处于一生中争取最高目标和高级需要的最后时期,有的则接近或已经退休。前者在体力和精力上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从而增加了机体的疲劳感;后者突然离开了长期工作的岗位,会感到空虚、寂寞和孤独,精神会出现压抑,加上怀旧情绪,往往加重了情绪变化。

 

综上所述,男性更年期虽然是机体生理功能减弱和睾丸萎缩、退化的结果,但是也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原因。更年期男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及复杂的心理状况,始终影响着整个身体变化的过程,相互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克服社会上各种陈旧的偏见,承认正确的更年期后的性观念,保留和理解中老年人感情上的需要,消除社会、家庭对中老年人性接触的误解,丰富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对于男性顺利地渡过更年期,减少因生理功能改变而出现的心理情绪变化对机体的影响,推迟或延缓衰老过程,较长时间地保持良好的情绪、敏捷的思维和较高的智力,是十分有益的。

 

主要参考资料

 

1.林秉贤。社会心理学,群众出版社l985

 

2.余荣华,等。中年保健,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5.6

 

3.戴锡孟.等。中老年心理保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武伯欣,等。变态心理与犯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

 

5.戴芳,等,译。生活与情绪,工人出版社,1986

 

6.铁道医学院编,医学心理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7.张殿国。优化你的性格,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8.宋书文,等。心理学词典,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9.王树岐主编。社会与医学,中国科学技术出舨社,l989

 

10.李心天主编。医学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1.蔡能等主编。心身病,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

 

l2.杨海生。语言的致病与治病作用,医学与哲学,1982;(11):18

 

13.郭波等,我国知识分子健康的社会医学分析,医学与哲学,l985;(10):1

 

14.梁宝勇。生活事件与疾病,医学与哲学,1987;(2):54

 

15.金德初。精神病的社会心理基因,医学与哲学,1984;(4):2

 

16.贝润浦。大众医学,1984;(4):2

 

17.冯克燕。内科讲座(3),1983;(8):26


上篇:十六 手术前后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