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五、壮美画卷
http://www.zgkw.cn    胡果
    为民族新生而打的人民战争,自有一种气吞山河的壮美。它能够荡涤心扉,净化灵魂,告诉你什么是崇高的生,什么是伟大的死
 
    “战争就是毁灭”。托尔斯泰在他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中如此感慨。

        林钧才想加上一句——为了民族新生而打的人民战争,自有一种气吞山河的壮美。它能够荡涤心扉,净化灵魂,告诉你什么是崇高的生,什么是伟大的死。
   
    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与战略反攻两大阶段。平津、辽沈、淮海,三大战役,波澜壮阔,摧枯拉朽!
 
        几十年后,有客到访,说得投缘,林钧才就会摊开地图,举着放大镜,一一叙来:
   
        1947年,是山东境内战斗最艰苦、最残酷、最频繁的一年。鲁中会战,白马关战斗,南麻、临朐攻坚战,孟良崮战役……九纵6师和兄弟部队一道,咬紧牙关,连续作战,半年打了大大小小数十仗,歼灭敌人大量有生力量,粉碎了敌人的全面攻势和对山东的重点进攻。
 
        1948年9月7日至24日围济南,九纵6师参与主攻。这是山东境内最大也是最后一次决战。全歼守敌10万,打下济南府,活捉王耀武,山东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九纵是主力。
 
    其时,杜聿明出任国民党徐州剿总副司令,以徐州为首,隆海路为两翼,下辖5个兵团,在连云港—徐州—合肥一线囤兵五六十万,妄图阻拦解放大军打过长江,直逼南京。
 
    陈毅率三野、邓小平率二野围攻徐州。中央军委直接指挥,采取“截肢”的战术,先割右手。
 
    1948年11月,九纵6师、5师出击新安镇,围敌10万于碾庄圩,20日将其全歼,击毙兵团司令黄伯韬。1949年1月8日,九纵全歼国民党徐州三个兵团,歼敌五万六千多人,生擒国民党徐州“剿总”副司令杜 明,取得了淮海战役的决定性胜利。
 
    淮海战役打得激烈。
 
        正值隆冬,地冻天寒,战士们挖战壕都挖不动,不得已用敌人尸体做工事。横渡长江,攻克南京,解放上海;突击战、迂回战、追击战。长途行军,频繁转战,让林钧才亲身感受到,作为一名军人有四大痛苦:饥、渴、乏、困。背着沉重武器的追击战比枪林弹雨的阵地战辛苦多了,难怪战士们发狠地说敌人,“抵抗无罪,逃跑罪该万死!”
 
    这之中,又以超越生理时限的“困”最难忍受——
 
        军令无情、不分昼夜,顶风冒雨、兼程并进。有时一夜要走100多里,卫生战士身上还要背着药品、器械、敷料。夜间行军,最大的渴望就是能在地上躺上一会儿,但这往往成为奢望、痴想。有时雷雨交加,黑夜里伸手不见五指,还要准时到达阵地。许世友司令员有言:“天下刀子也得准时到!”早敌人5分钟,就是胜利。
   
        站在手术台边,谁都知道这是救命的时刻。全神贯注,夜以继日,高度紧张的神经超时运转,传递器械的护士、做麻醉的医生实在支撑不住,在紧张抢救中竟会不知不觉睡着了。 
 
    从未听说还有走路累死人的。但在解放战争期间,林钧才就曾目睹,有的战士走着走着,突然一头栽到在行军途中。一个营能跟上部队的战士,只有二三十人……
 
    师部救护所处在战斗中心的边缘,正是敌人的战斗机盘旋的通道,又在重炮射程之内,目标大而明显。成千的伤员、工作人员和担架工,无法在地下隐蔽,常常遭遇轰炸和扫射。设在农家土屋中的手术室,不时被炮弹声震得掉土甚至倒塌……
 
    就在这样的险境中,救护工作依然有序,从未中断。卫生处的同志对飞机大炮的轰炸早已习以为常,常笑着互相宽心:“听天由命吧!”
 
    兵民是胜利之本。
 
        解放战争的胜利,就是人民意志、人民力量的胜利。参加战斗的,除了人民子弟兵,还有千千万万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他们的武器,就是自家院里的碾子磨出的小米,就是房前屋后砍下的树木绑成的担架,就是油灯下一针一线连夜赶做的军鞋,炕头上一尺一寸用心纺出的棉布……
 
    林钧才忘不了那些老百姓组成的担架队。有一个伤员,至少就有4名担架民工。一场大战一两千伤员,参加救护的民工就得上万!
 
    他们把伤员从火线送到野战医院,又返身回到战场,再抢运新的一批。空旷的大平原上,数千人的担架队来来回回,是敌机狂轰烂炸的目标。战场上,他们奋不顾身从炮火下抢救伤员;路途中,又用自己的身体为伤员遮挡敌机的轰炸。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忍饥寒、冒风雨,日夜辛劳把伤员安全转送后方。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他们的无私贡献。华东野战军陈毅司令员曾感慨地说:“我们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
 
        解放战争期间,林钧才做过的手术数也数不清。每打一仗,做一回手术,就要泡一次消毒药水,手指甲盖上也就留下一道印记。时间一长,像斑马纹一样,一伸手,就知道经历过多少次战斗。
 
    他亲眼目睹,每次战斗下来,长长的队伍就会变短。有时一个连只剩七八个幸存者,许多熟识的面孔从此消逝……
 
        救护所所在村庄诺大的水塘里,清清塘水被伤员换下来的绷带染成血红。村外的小山上耸着一排排烈士的土堆,有的木牌上连名字都没有!
   
        最难忘怀的,是他救治过的那些认识与不认识的指战员。
 
        淮海战役围歼李弥兵团,林钧才所在80师师长孙同盛、政委姜子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不幸中了敌人的化学燃烧弹,送来抢救时浑身一股糊味,满脸血肉沾着泥土。姜政委的一只手炸伤,模糊稀烂,用了硫酸铜液浸敷,才把磷火彻底消灭。
 
        九纵27军有个侦察英雄刁仁忠,淮海战役中腹部子弹贯通伤,肠子大部分流出腹外,上面穿了36个孔!送来时感染发烧,人事不省。由于伤势太重,小肠截去一尺多,肠穿孔行荷包口缝合,腹腔放引流管,腹壁缝合。
   
        林钧才含着泪给他做的手术。为防止感染,给他用了从敌人那里缴获来的、在当时非常金贵的青霉素。过了危险期后,刁仁忠躺在担架上被转移到了后方医院。
 
    没有想到,一个月后,渡江战斗打响前夕,林钧才在长江岸上又遇见了他!拄着拐杖,脸色还很苍白。林钧才说:“你准是偷着从医院跑出来的!”他嘿嘿一笑,走了两步给林钧才看,说:“我这不好了吗?”转身汇入了大部队。
 
    还有一次,在攻打潍县的战斗中,一名排长腹部贯通伤躺在手术台上。林钧才正准备给他做手术,这个七尺男儿突然哭了。
 
    林钧才安慰他:“我这儿有麻药,不会疼的。”
 
        他回答:“处长,我不是怕疼,我难过是因为没有完成任务!”
   
        原来,他的任务是率领“尖刀排”登上城墙,采用分割战术,插入敌人的密集防守之中打开突破口,为后续大部队开路。遗憾的是,已经攻到城头,又被敌人打了下来……  
 
    解放战争期间,林钧才随27军参加了52次大规模的运动战,见证了这一人生罕见的革命战争的壮丽场面,经受了血与火的严峻考验。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烈士们为人民的胜利而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二十多年后的中国大地,“老三篇”妇孺皆知,人人张口能诵。
 
    与别人不同,林钧才每次读起毛泽东在《纪念张思德》中的这段话,就会涌上一种别样的情愫。每一个字,都能让他情不自禁地陷入深切的缅怀、深长的思索之中……
 

上篇:四、我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