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第三节 医生的理论与经验
http://www.zgkw.cn    主编:刘振华 陈晓红 章节作者:陈晓红 刘振华

 

    诊断是医生能动地运用已有的理论和经验具体地认识患者某一疾病的过程。正确的诊断是理论与经验有机结合的结果;相反,理论与经验脱节,理论与实践分离,常常是误诊的根源。 

 

    诊断需要医生去对病人进行观察,而任何形式的观察又总是渗透着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临床上的同样一种疾病现象,知识和经验不同的医生会作出不同的诊断。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都丰富的医生,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而在理论上既缺乏了解,又没有实践经验的医生,即使疾病的症状体征十分典型,也难以作出正确的诊断,更不用说对于那些症状体征不典型、临床表现复杂的病例了。这是因为已有的经验理论可以直接指导医生对病史资料的收集和选择,影响他对诊断资料的着眼点和注意力,会从零散的资料中取得能够反映疾病本质的有用部分,为正确的诊断奠定基础。而缺乏理论和经验的医生,对具体病人的病史和体征分不清主次,不能从复杂的现象中认清其本质。以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为例,缺乏经验的医生往往比较注意心前区的压榨性疼痛及胸闷不适等教科书上经常强调的典型特征,而对其它一些非典型特征则可能不太注意,或者根本想不到。如病人以咽喉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而就诊时,可能会诊断为慢性咽炎而给予对症治疗,或者因未发现明显异常而不予处理。实际上咽痛也可以是心肌梗塞的非典型体征,只是医生对此缺乏认识和经验就是了。如果接诊者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心血管病专家,当他发现到同样的咽痛症状时,他就可能会立即注意到咽痛的时间性及性质,并很快把咽痛与心肌梗塞联系在一起进行系统的检查,以排除有无心肌梗塞的存在。临床上许多疾病的误诊率,基层医院高于地市级综合医院,地市级综合医院又高于省级专科医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与医生的理论知识水平的高低和实践经验的多少有关。医生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会直接影响到对病史资料的收集、辅助检查项目的选择和观察结果的评价,同时还制约着医生在整个诊断过程中的思维方法:理论水平较高、临床经验又丰富的医生,面对病人的某一不典型特征,可以举一反三,把疾病的现象与本质联系在一起,进行推理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的诊断结论;而经验缺乏、理论水平又较低的医生,在面对病人的非典型体征表现时,则可能犹豫不决,临时去翻书本对号入座,常常抱怨症状体征不典型而难下决断,即使勉强作出诊断,也容易发生误诊。

 

    当然,一个人的经验难免有局限性,因为它是从个人临床实践的比较中产生的,受其自身的实践条件和实践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应用自己经验的时候,只能以经验为引导,不能把经验绝对化,如果完全拘泥于自己有限的经验,也可以成为误诊的原因。

 

    至于因为医生理论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误诊,主要是指对某些新近发生的疾病而言。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反过来理论又可以指导实践。一般来说,在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医学理论基础深厚的医生,对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就高些,反之则相反。但是,如果是某些新近发生的疾病或者医学上极为罕见的疾病,经治的医生在临床上尚未实践过,又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则谁也难免会发生误诊。因此,医学理论也是相对的,也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地发展。另外,理论和诊断标准是不断变化的,社会在发展,自然在变化,疾病的种类和表现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所以诊断标准也需要经常补充和修订。这就是说,医生应当通过实践和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经验,决不要死抱着过去的经验不放,否则即使有经验,也会在新的情况下发生误诊。


上篇:第二节 医生的感知觉 下篇:第四节 医生的服务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