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第二节 发生在血“外”的血液肿瘤
http://www.zgkw.cn    丁滨

 

发生在血“外”的血液肿瘤主要有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组织细胞病。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90年代以来国内文献显示的各型淋巴瘤的误诊率为66.5%

 

恶性淋巴瘤是一种常见的淋巴网状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因素和炎行疾患有关,可原发于淋巴结,也可发生于淋巴结以外的任何组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组织细胞学分型亦相当复杂,发生在淋巴结以外以及深部组织的淋巴瘤,多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所以常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90年代以来国内文献显示的各型淋巴瘤的误诊率为66.5% 将手中收集的几篇恶性淋巴瘤误诊报告集中浏览一下,不禁感叹此病症状表现的多样化,这些误诊病人,有以胸腹腔积液为突出表现,有的以不明原因瘫痪为主,有的以腹痛腹泻就诊,有的反复出现咽喉部炎症和肿块。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1992年至1997年共收治了116例恶性淋巴瘤,有30例伴发浆膜腔积液,其中8例以浆膜腔积液为突出表现的病人均曾延误过诊断,误诊时间15个月,淋巴瘤病人的生存期与能否早期诊断治疗有着密切关系,此8例确诊后平均生存期仅16个月,不能不说与延误诊断有关。8位病人主要症状有咳嗽、胸闷、消瘦、贫血、不规则发热、盗汗、腹胀、黑便及血尿等,6例浅表淋巴结肿大,入院后经B超、CTX线检查发现有胸膜腔积液或腹腔积液、或心包积液,5例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2例误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误为肝硬化腹水。6例浅表淋巴结肿大的病人通过反复淋巴结病理活检证实为恶性淋巴瘤,2例穿刺积液的沉渣涂片找见淋巴瘤细胞而确诊。8例中有5例误诊为结核性胸膜炎,可见淋巴瘤侵及胸膜腔时在临床表现上与结核性胸膜炎有较多的共同之处,比如都有低热或不规则热、盗汗、消瘦、咳嗽,胸腔积液常规化验检查都为淡黄色渗出液,血沉增快等。在抗结核治疗时通常辅以小剂量的强地松,而强地松对淋巴瘤也有一定的缓解症状之效,所以强地松容易掩盖淋巴瘤的症状,造成抗结核治疗有效的假象,促使继续实施错误的治疗。淋巴瘤为什么会出现浆膜腔积液呢?这与淋巴瘤细胞侵及浆膜层并阻塞浆膜层上的淋巴管有关,文献报告大约有25%左右的淋巴瘤病人合并浆膜腔积液,而且这部分病人的肿瘤恶性程度相当高,死亡率也非常高。

 

发生在淋巴结外的结外型恶性淋巴瘤时淋巴瘤的一种特殊类型,30%以上发生在咽部和胃肠道。137岁病人,右侧颈部花生米大小的肿块,逐渐出现咽喉疼痛、吞咽困难,局部检查见扁桃体肿大、充血,表面无溃疡和分泌物,按慢性扁桃体炎治疗半年无效,在局麻下行双侧扁桃体摘除术,术后病理报告却为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一位女青年,在妊娠4个月时出现双下肢无力、麻木,当地医院拟诊多发性神经根炎,4天后即出现截瘫、大小便失禁,转上级医院按脊髓肿瘤行探查手术,发现第4腰椎锥板骨质破坏,硬膜外有约5厘米长的黄白色肿瘤,剥离后病理报告为弥漫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和发生在实体器官的鳞癌、腺癌等虽同属恶性肿瘤,但治疗方案的安排、化疗药物的选择截然不同,所以把恶性淋巴瘤当做其他癌症来治疗,治疗结果往往恰得其反。一位42岁男病人,发现左颈部红枣大小无痛性肿块就诊,按淋巴结炎治疗无效,取肿块活检诊断为扁桃体鳞状细胞癌,行放疗。1周后体检复查,发现右颈部、胸骨上、双腋下等处有多个肿大淋巴结,诊断为扁桃体鳞癌多处淋巴结转移。入院后又复习原活检病理切片,证实为扁桃体弥漫型NHL。另一位系21岁青年,也是发现颈部无痛性肿块,经鼻咽部活检诊断鼻咽部鳞状细胞癌,放疗3个月后肿大的浅表淋巴结反而增多,后重复取肿块活检才证实为弥漫型NHL

 

深夜来电,意外地得知年轻的红得了小肠恶性淋巴瘤。

 

发生在消化道的恶性淋巴瘤约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1%4%,由于这些肿瘤病变部位隐匿深在,病人平素多无特殊的症状,往往在发生肠穿孔、肠梗阻等急腹症行手术探查时发现肿瘤,通过手术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

 

原发于小肠的恶性淋巴瘤占消化道肿瘤的1%3.6%,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腹痛、腹部包块、便血等,同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并无异处;加上小肠活动度大,占据腹腔大部,对小肠疾病也缺乏敏感的检查方法,所以误诊率很高,有人统计达86.2%之多。

 

去年夏天的一个深夜,我意外地接到了鸿来的电话,说他妻子患了小肠恶性淋巴瘤在北京治疗。我听了颇感震惊,鸿的妻子红是个很漂亮的东北姑娘,性情柔柔的,几个月前我还见过她。半月后我出差去北京,专程去看了鸿和红,并为他们找了一位肿瘤医院的大夫会诊。在病房见到红时,我的鼻子有些发酸,原本一个漂亮的少妇,被疾病折磨得走了型,说起孩子想妈妈妈妈想孩子,红伤心地哭了,我赶紧安慰她几句,从病房退了出来。在送我的路上,鸿告诉我:红平常身体很好,连感冒发烧都极少。3个月前晚上下班后,突然出现剧烈腹痛,大汗淋漓,厂职工医院处理不了,急诊转到市医院,X线腹透显示有气液平面,诊断肠穿孔,急诊手术。当晚11点我出差回来,下了火车就赶往医院,那会儿她还没下手术台呢。手术证实为肠穿孔,准备行肠修补术时,主刀大夫发现穿孔部位性质不良,改行肠切除术,并取了几枚小肠附近的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证实为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混合细胞型)。手术后不久,我就带红来到了北京治疗。红的病,虽称不上误诊,但如果手术中能做冰冻切片明确诊断,或者手术中做较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或许病情发展不至于这么快,我见到红时,肿瘤医院的专家提出肿瘤范围已相当广泛,脊柱及肝脏均已有肿物。

 

另一位中年男病人,平素身体也很健康,因持续性右腹痛1天、呕吐3次入院。入院时高热,腹部未触及肿块,腹部有压痛和反跳痛,以右下腹为著,肠鸣音正常,血白细胞增高。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急诊剖腹手术,术中却见阑尾正常,在回盲部附近见一鸡蛋大小、表面光滑的肿块,部分已呈紫黑色坏死,邻近的肠系膜处还有数个肿大的淋巴结。术后病理报告为小肠恶性淋巴瘤。化疗4个疗程后,病情缓解,已生存6年余。

 

红和这位病人的误诊可以说并未导致误治,误诊时间均在24小时内,而本身的剖腹探查,就达到了诊断和治疗的双重目的,对此,钱礼教授曾说过:“剖腹探查既是确诊的最后方法,也是治疗的必经步骤。”

 

八旬高龄的钱礼教授在江南一带名望极高,是浙江医科大学的一级终身教授,他编著的《腹部外科学》是我国第一部大型腹部外科专著,是许多腹部外科医师案头的必备工具书。97年秋季,钱礼老在写给本刊的专稿“从误诊误治浅谈行医之道”一文中,阐述了自己对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不符的认识,他指出:“凡是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各种必要的辅助检查,又经过合乎逻辑的分析讨论,如果术前诊断与术后诊断偶有不符,但并未因此而影响病人的治疗方案和最终疗效者,可以不作‘误诊’论。病人要求医师的一般不在于术前诊断他患了什么病,而是希望他的病能按合理的方案得到妥善处理,并取得最佳疗效。医师亦然,对一个疑难病例与其在术前进行莫衷一是、难以肯定的争辩,不如对该病例硬如何逐步处理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他认为在诊断中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不应视做失误追究责任的。

 

但有时动机是良好的,判断和决策错误,导致误诊误治,加速病情恶化,就应引以为戒了。一位患小肠恶性淋巴瘤的14岁少女,因误诊9天,而在短期内死亡。病人以阵发性左中腹部绞痛伴发热、腹泻1周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增高,大便常规有红白细胞,腹部3触及肿块,诊断为急性胃肠炎保守治疗。9天后病人出现频繁恶心、呕吐,腹痛加剧呈持续性,,肛门停止排便排气,外科会诊诊断绞窄性肠梗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腹腔内大量渗液,长达1左右的空肠上布满上百个结节状肿瘤,附近肠系膜及腹主动脉旁有几十个肿大淋巴结。切除病变肠管及肠系膜,清除肿大淋巴结。病理报告为恶性淋巴瘤。手术后仅两个月,这朵正值豆蔻年华的生命之花就凋零了。

 

王是一所部队院校的教员,因腹痛、消瘦近两个月到某院求诊,陪同前来的卫生所医生介绍说,此前已经在本市和北京数家大医院做过全面检查,包括胃镜、腹部CT、全消化道造影等,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各医院的诊断都考虑为“胃肠神经官能症”。李小平医师在叙述这位病人的确诊经过时说:接诊后我发现病人思维清晰,交谈正常,自述腹痛多与进食有关且日益加重,两个月里体重已下降十余公斤。经过仔细观察,病人进流质饮食数口后既出现腹痛,腹部触痛点不明确,未触及肿物和肿大淋巴结,主要脏器查体亦无阳性体征。入院第2天安排病人做全消化道造影,没有发现异常。该怎样进一步分析呢?首先我考虑了病人主诉的真实性,一般人因情绪不良而拒食的时间不会太久,此病人有饥饿感,也多次要求进食,只是进食后的疼痛迫使他放弃了进食的欲望,所以首先应相信器质性疾病的存在而不能简单归结为神经症。再分析外院的检查结果,既往所有的检查都在条件比较完善的大医院进行的,可信度是较高的。但这些检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既不能涉及肠系膜区域内的病变。我将分析的结果向放射科医师做了介绍,再次在荧屏前逐个肠区地反复查看,终于在小肠段发现一个由腹腔压向肠腔内的阴影,初步判断病变在腹腔内、肠腔外。入院第4天,为病人做了剖腹探查术,通过手术病理确诊为腹腔内肠系膜淋巴瘤。

 

原发于胃的恶性淋巴瘤临床确诊也相当困难,即便是胃镜下诊断,也可能误诊。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潘湘涛医师近10年间仅遇到12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其中竟有9例在胃镜直观下被诊断为胃癌,2例活检也误诊,误诊率达75%9例病人均被不恰当地实施了胃大部切除术及周边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诊断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为腹痛、消瘦和呕血,此类症状同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病变并无特异性,胃镜下观察病变也不易与溃疡、癌变鉴别,即便取活检,如果取材不到位,病变组织过小,加上淋巴瘤的组织学分型极其复杂,这些都增加了确诊的难度。一般来说,胃恶性淋巴瘤的预后比胃癌要好,所以术前确诊,对选择正确的术式、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文献指出,将内镜和X线检查结合使用,运用免疫组化法做病理检查,有助于提高此病的诊断率。

 

淋巴瘤也可以发生在面部器官。如果反复出现鼻、咽、口腔等面部中线部位的感染,伴发热,经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时,应警惕一种罕见切恶性程度很高的淋巴瘤—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此病原称为致死性中线肉芽肿,近年由于免疫组化和基因重组方面对此病的深入永久,已证实为它实质上是发生在面部区域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此病虽然少见,但病情险恶,一旦误诊,则后果严重,淋巴瘤细胞迅速侵犯皮肤、肺、肾、骨髓、肝及脾等脏器,导致恶液质,临床诊断3期的病人多在数月内死亡。

 

有人报道了10例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年龄从20岁到65岁不等,多以鼻咽部炎症、发热、咽痛声嘶、鼻塞流脓涕以及面部局部皮肤糜烂、溃疡、肿块等就诊,临床诊断和首次病理诊断均有失误,误诊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4个月。临床误诊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慢性副鼻窦炎、鼻咽癌、梨状窝癌、慢性咽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下颌骨骨髓炎及颌下淋巴结结核、皮肤覃样肉芽肿等,而病理诊断误诊多达十余种疾病。最后经病变组织重复活检病理检查发现异型淋巴样细胞及免疫组化检查T细胞抗原阳性而确诊。

 

资料显示,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率平均达到64.9%。某医院19581991年间住院死亡的多发性骨髓瘤中83.3%的病人曾被误诊,确诊后平均生存时间仅10.4个月。

 

翻开近年杂志,凡关于血液病和肿瘤的专栏,都可以看到“多发性骨髓瘤”的误诊报道。这说明什么呢?一来提示此病发病率在上升,二来表示此病还未引起医生的足够重视,误诊还相当多见,资料显示的误诊率平均达到64.9%,某医院19581991年间住院死亡的多发性骨髓瘤中83.3%的病人曾被误诊,确诊后平均生存时间仅10.4个月。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淋巴-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在中老年人常见,83.3%以上的病人为40岁以上。此病的病理特征为血清中出现单克隆球蛋白、溶骨性骨质破坏及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多。其临床表现亦十分复杂,异常浆细胞骨骼浸润可引起骨痛、病理性骨折和贫血,大量浆细胞分泌异常球蛋白可引起感染和肾脏功能损害、高粘滞综合征和高钙血症、脏器出现淀粉样变。由于在病程早期特征性不强,病人往往因各种骨痛、病理性骨折或肾功能改变而到骨科、肾病科就诊,常致误诊。

 

一组34例多发性骨髓瘤,误诊为各类贫血者12例,慢性肾炎8例,各类关节炎4例,感染性疾病5例,骨肿瘤4例,肝硬化1例,误诊时间为225个月。确诊时大部分病人已出现贫血、肾脏损害和骨质破坏。不少骨髓瘤病人由头昏、乏力就医,血常规检查发现血红蛋白降低,易误诊为营养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以腰痛、乏力、头昏伴蛋白尿、水肿和贫血为主的病人,极易误诊为慢性肾脏疾患。发生骨髓瘤时,血液中大量异常球蛋白(本周蛋白)在肾小管沉淀、肾小球毛细血管中蛋白淤积、骨髓瘤细胞浸润肾脏以及高尿酸血症,可导致肾功能损害,是骨髓瘤最主要的脏器损害之一,大约有70%80%的病人有蛋白尿,40%的病人可能合并肾功能衰竭。

 

骨髓瘤病人的腰骶部疼痛主要因骨质破坏所致,蛋白尿也以本周蛋白为主。从诊断条件来说,骨髓瘤的诊断并不难,只要血清或尿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电泳发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骨髓涂片或活检浆细胞在10%以上,就可以确定诊断。如果医生认识到这一点,对以贫血、肾损害和骨质破坏就诊的中老年病人常规进行上述检查,或可减少许多误诊。

 

一位年近60岁的病人,因水肿、大量蛋白尿及贫血,在某医院诊断位肾病综合征,使用环磷酰胺和强地松行免疫抑制治疗达1年之久,效果不显,来到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医生仔细分析了病人的综合情况,认为这个病人平素体健,无肾脏病史,在年近花甲时突然出现大量蛋白尿、水肿的贫血,仔细询问还有腰椎及其他部位的骨痛,白细胞和血小板也降低。如果是单纯肾脏疾患,对长达1年的免疫抑制治疗应该有效果。根据此分析,医生考虑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于是给病人做了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测定和尿蛋白电泳,发现血清中单株IgA 高达18g/L(而正常参考值∠2.3g/L),尿中轻链蛋白达4.7g/L;又做骨髓检查,发现浆细胞比例在10%以上,最后确诊为IgA 型多发性骨髓瘤。

 

江苏省太仓市第二人民医院近年收治的11例多发性骨髓瘤病人,在入院前后都有过误诊。有的以骨痛为主,误诊为腰椎疾病;有的因呕血或黑便、阴道流血,误诊为胃出血、子宫出血;有的因重度贫血误诊为缺铁性贫血;有的因胸痛、气短和心力衰竭误诊为冠心病、心肌病。一例因腰椎疼痛、活动受限在外院骨科就诊,椎管造影发现椎管狭窄,行椎板切除减压术;1个月后又因心力衰竭、贫血收住该院内科,心电图提示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又诊为心功能不全、扩张型心肌病,经强心、利尿治疗后心衰缓解,但骨痛、贫血如故;4个月后,病人又因全身广泛骨痛、心悸再次入院,查血尿酸增高,尿素氮增高,尿本周蛋白阳性,此时方做骨髓检查,结果骨髓中浆细胞达59%,原始及幼稚浆细胞达11.5%,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回过头复习半年前X线片,已见骨质疏松、腰椎体变形,却未引起骨科医生的注意。另一例61岁女病人,先以骨质疏松住院,1个月后发生阴道大出血转至妇科,两次做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未见异常,遂出院。3天后阴道又流血不止,再次收入妇科,查体时发现胸骨压痛,血沉快达160mm/h(正常值低于20mm/h),至此才怀疑血液病,行骨髓检查发现浆细胞占68.5%以上,乃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从上述几个病例我们已经了解到,骨髓瘤的许多症状是由于浆细胞分泌大量异常的单克隆球蛋白(称M蛋白)引起的,最初的临床诊断也主要依靠血或尿中检测出这种M蛋白来判断。但极少数骨髓瘤病人的浆细胞并不分泌这种单克隆球蛋白,血清或尿蛋白电泳无M带,尿中本周蛋白阴性,如果不行骨髓检查,是无法确诊的。一位51岁农民,胸背痛2年,颈部疼痛1年,双侧腹股沟疼痛2个月,来到某市人民医院就诊。病人在叙述病史时说,两年前弯腰搬重物时,突感胸背部剧痛,当时摄X线片示第9胸椎压缩性骨折,在骨科保守治疗好转。1年半前,在一次乘车途中再次发作,在某医院经CTMRIECT多项检查,诊断为第9胸椎血管瘤,局部放疗20天后症状缓解。近一月后,病人又出现颈部胀痛,活动受限,CT扫描发现多个椎体都有骨质破坏。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和蛋白电泳分析正常,尿本周蛋白阴性,故排除骨髓瘤,诊断为多发性骨转移瘤,行化、放疗半年余,疼痛减轻。3个月后又突然出现双侧腹股沟疼痛,骨盆X线片无异常,按骨转移瘤行两个疗程的化疗无效,转至另一所医院后行骨髓检查发现骨髓瘤细胞占33%,最后诊断无分泌行多发性骨髓瘤,投以针对性的化疗6个疗程,病情缓解。这个病人如果在第3次住院曾考虑骨髓瘤诊断时就做骨髓检查,不致再继续误诊近10个月之久的。

 

有人在分析了大量多发性骨髓瘤误诊文献后,指出此病易于误诊的原因有三方面:一是多发性骨髓瘤起病隐袭,临床前期可长达数年至20余年,部分病人可长期没有症状,当骨髓检查浆细胞少于10%时更易误诊漏诊,甚至极少数病人生前多次骨穿仍不能确诊,死后尸检方确诊本病;其二,骨髓瘤的表现多样化,缺乏特异性;其三,骨髓瘤有较多的合并症,当以合并症为首发症状或突出症状时,常因医师未作系统检查和综合分析而遗漏了重要病因。

 

即使多次采用淋巴结活检、肝活检和骨髓涂片联合检查,仍可能有24%61%的病人生前不能确诊,恶性组织细胞病的诊断困难至今没有得到解决。

 

恶性组织细胞病(简称恶组)也属于一种血液肿瘤,它是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的组织细胞呈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异常的组织细胞可侵犯各组织器官,尤以肝脏、脾脏、淋巴结和骨髓未为主,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具有高度的不规则性,病情变化急剧,病情险恶,诊断比较困难,有人认为即使多次采用淋巴结活检、肝活检和骨髓涂片联合检查,仍可能有24%61%的病人生前不能确诊为此病;有人统计444例恶组误诊病例,其中93例是通过尸检确诊的。此病最终诊断方法以骨髓涂片发现异常组织细胞为准,但实际情况中,由于骨髓受累程度不一,病灶分布不均,在细胞形态上与反应性组织细胞增生难以区别,加之骨髓检查的结果可因人而异,所以诊断困难至今没有得到解决,文献显示国内19741992年的误诊率为63.6%100%19901996年的误诊率为??

 

恶性组织细胞病又根据受累器官不同分为6个临床类型:淋巴结肿大型、脾肿大型、白血病型、骨髓型、皮肤型和神经型。临床表现以高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及进行性全身衰竭为主,误诊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分析我们近年报道的近50例误诊病例,似以误诊为各种传染病较多。一位中年男病人,发热10天伴黑便入院,查体发现高热,脉搏却相对缓慢,肝脾肿大,血白细胞高,血沉快,血及尿、粪培养无细菌生长,骨髓涂片正常,按伤寒治疗8天,体温降至正常。但1周后再次高热,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无效,反复做骨髓穿刺,直至第4次骨穿才发现恶性组织细胞。另一位病人,持续高热、头痛、呕吐、腹泻入院,因查体见典型的“三红征”(即面、颈及上胸部皮肤潮红,眼球结膜充血,咽红),尿蛋白阳性,血常规发现异常淋巴细胞,而误诊为流行性出血热。治疗5天后,白细胞降至极低水平,出血热抗体阴性,骨髓涂片显示骨髓增生受抑,又诊断为粒细胞缺乏症合并霉菌感染,转血液科治疗,经再次骨穿检查发现恶组细胞。一例因间歇性发热3个月、持续性高热10天,肝脾淋巴结肿大,血常规发现异常淋巴细胞,骨穿检查大致正常,嗜异性凝集试验和豚鼠肾吸收试验(均为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特异性血清学检查项目)阳性,诊断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单),对症治疗5天,病人迅速出现黄疸,皮肤、粘膜广泛出血点,经3次骨髓穿刺找见异常组织细胞。

 

一组小儿恶组,有的表现为发热、右上腹痛、颜面及下肢水肿、尿少,误诊为胆囊炎、胆结石和脓毒败血症;有的进行性面色苍白、发热、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数月,误诊为传单、淋巴瘤和肺结核;有的持续高热伴顽固性口腔溃疡,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有的发热、腹胀月余,全身皮肤散在出血点,误诊为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多数病儿在入院后10余天内死亡,有的家长被迫放弃治疗。

 

针对恶组的误诊现状,医生们提出的减少误诊的建议为:对不名原因高热并较快衰竭的病人,如有进行性加重的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等,要考虑恶组的诊断。提高异常组织细胞检出率的有效措施为多次、多部位骨髓穿刺及淋巴结活检,及时的肝脾穿刺和肺活检也是非常必要的。从另一角度说,病人对各种穿刺检查的良好配合,减少顾虑,也是尽早确诊的必要条件。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技术的发展,血液肿瘤的诊断手段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骨髓涂片检查了,诊断水平已大大提高。许多血液肿瘤有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的改变,其肿瘤细胞表面有特异性抗原,仅靠形态学的诊断,不仅容易发生细胞类型的误诊,也远远不能满足人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需要。目前,在我国一些有条件的大医院,已引进开展了简称为MCI的肿瘤诊断技术,即应用分子生物学(M)、细胞遗传学(C)和免疫学技术(I)对肿瘤癌基因、细胞免疫表型和细胞染色体进行诊断,这可以说是一场诊断学上的革命,它将对深入认识血液肿瘤本质,进行个体化治疗,最终征服血液肿瘤,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按细胞类型分为B细胞型和T细胞型,而B细胞和T细胞又分为不同的发育阶段,传统的细胞形态学检查方法无法确定TB淋巴细胞的类型和发育阶段,而借助针对这些细胞抗原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免疫荧光技术或流式细胞术,就能使这些难题迎刃而解,从而可进行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上篇:第一节 日益嚣张的白血病 下篇:第三节 贫血及出血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