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第三节 精神疾病
http://www.zgkw.cn    丁滨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被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所取代,为此,WHO提出了关于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感到虚弱,而且还应该是精神、躯体和社会生活方面都感觉良好。当前,精神疾病和精神卫生问题正在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很多大型综合性医院都开展了心理门诊,也有很多卫生科普类和生活类报刊开辟了心理卫生专栏。然而,由于多数精神疾病病因不明,概念不统一,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多依据病史和精神检查做出诊断;加上各种具有心理障碍的慢性疾病和神经症病人常常因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就诊于综合医院各专科,所以误诊、漏诊的现象经常发生。

 

这儿也疼,那儿也痛,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检查做了一大堆,查哪儿哪没事,不妨到精神病专科门诊看一看,也许是神经症和抑郁症在作崇。别担心,这病不是人们通常所指的“神经病”。

 

精神疾病主要有精神病、抑郁症、神经症等几大类。在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精神性疾病就是精神病,对精神、心理因素诱发的躯体症状,往往不愿意到精神科或心理门诊就诊,惟恐别人指责埋怨自己。而这类病人对自己的躯体症状极为重视,稍有不适就夸大诉说,以致将医生的诊断思路的重点引向躯体疾病。加之一些临床医生知识面狭窄,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在诊断中就容易忽略病人的精神症状,过分重视各种躯体症状,导致误诊误治。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90年代中期开设了神经症专病门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接诊400余人次,在严格排除了躯体疾病、脑实质性疾病和重症精神病外,有126例确诊为各型神经症,其中有43例曾按周期性麻痹、梅尼埃病、多发性肌炎、冠心病、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治疗过半年到5年之久。一位39岁男干部,因头晕、走路不稳两年就诊于该门诊。两年间曾在4所医院的内科、五官科、神经科门诊或住院治疗,先后做过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对症治疗无效,结果病人十分悲观,症状日趋加重而不能工作。在心理咨询中,医生发现病人在陈述病史时反复强调病前摔倒史。据叙,病前半月曾不慎摔倒,当时无不适;1周后受凉感头昏,自以为与外伤有关,不断咨询访问有脑震荡后遗症者,用他人多种症状与自己的不适对照,越发感头昏、乏力加重,走路不稳,反复就诊于各家医院。在一次就诊中,受医生的歧视性语言刺激后,由不能走小路发展到平坦大道也不敢行走,惟恐再摔倒。在求医过程中每见医生无奈或持否定态度,就认定自己是“不治之症”,愈发感到绝望。结合各种辅助检查阴性的结果,精神科医生下了“疑病性神经症”的诊断。经过数次开导,医生取得了病人的信赖,在抗焦虑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领悟治疗和系统脱敏治疗,半个月后病人即能独立行走,1个月后骑车上班。

 

神经症属于心因性精神障碍,而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人类正常的情感活动和植物神经功能有赖于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这种传递正常就会引起情感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果这种传递失调在脑内,就产生抑郁情绪;失调在周围神经,就会产生一系列躯体症状,而抑郁情绪不明显,此时,被称为隐匿性抑郁症。在抑郁症病人中,约有10%30%的病人为隐匿性抑郁症,且中年妇女占54.7%。由于病人的抑郁情绪多被躯体症状所掩盖,故多数病人长期辗转于综合医院各专科之间,反复进行着无休止的检查,甚至进行不必要的药物治疗,使病人倍尝痛苦。一组58例隐匿性抑郁症病人,曾因各种躯体症状就诊于综合医院的内科、神经科、外科、妇科及肿瘤科等,19例曾多次住院,甚至有3例误行手术,经过各种对症治疗均无效,平均误诊时间近8年之久。此组病人的主要躯体症状有:①疼痛:各种胀痛、钝痛、刺痛或跳痛,没有固定部位,不定时发作,时轻时重,游走不定,多为头、腰背、四肢、全身肌肉或某个内脏器官的疼痛。② 内感性不适:病人多叙述为:“气”往上冲,嗓子冒“凉气”,体内“气体”乱窜,腹胀,心前区压榨感,心慌、气短等。③ 植物神经症状:表现为四肢厥冷、口干、皮肤苍白、心动过速、多汗等。④ 精神症状:失眠、健忘、脑力迟钝、工作能力下降、言语动作减少、忧愁,有事事不如人之感。⑤ 其他症状:头晕、呼吸急促、性欲减退、月经不调、阳痿、食欲不振、恶习呕吐及呃逆等等。58例经过短期的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的治疗,并辅以心理治疗,一个月左右均取得显著疗效。根据这些误诊病例我们了解到,当您感到反复或持久的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及植物神经症状,而到医院经医生查体和全面的辅助检查不支持躯体疾病的诊断时,要想到隐匿性抑郁症,应当到神经科或精神科、心理卫生门诊找专科医生,如果用小剂量多虑平、丙咪嗪或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则诊断成立。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被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所取代,为此,WHO提出了关于健康的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感到虚弱,而且还应该是精神、躯体和社会生活方面都感觉良好。当前,精神疾病和精神卫生问题正在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很多大型综合性医院都开展了心理门诊,也有很多卫生科普类和生活类报刊开辟了心理卫生专栏。然而,由于多数精神疾病病因不明,概念不统一,缺乏特异性的生物学指标,多依据病史和精神检查做出诊断;加上各种具有心理障碍的慢性疾病和神经症病人常常因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就诊于综合医院各专科,所以误诊、漏诊的现象经常发生。

 

这儿也疼,那儿也痛,睡不着觉,吃不下饭,检查做了一大堆,查哪儿哪没事,不妨到精神病专科门诊看一看,也许是神经症和抑郁症在作崇。别担心,这病不是人们通常所指的“神经病”。

 

精神疾病主要有精神病、抑郁症、神经症等几大类。在我国,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精神性疾病就是精神病,对精神、心理因素诱发的躯体症状,往往不愿意到精神科或心理门诊就诊,惟恐别人指责埋怨自己。而这类病人对自己的躯体症状极为重视,稍有不适就夸大诉说,以致将医生的诊断思路的重点引向躯体疾病。加之一些临床医生知识面狭窄,忽视社会、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在诊断中就容易忽略病人的精神症状,过分重视各种躯体症状,导致误诊误治。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90年代中期开设了神经症专病门诊,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接诊400余人次,在严格排除了躯体疾病、脑实质性疾病和重症精神病外,有126例确诊为各型神经症,其中有43例曾按周期性麻痹、梅尼埃病、多发性肌炎、冠心病、精神分裂症等疾病治疗过半年到5年之久。一位39岁男干部,因头晕、走路不稳两年就诊于该门诊。两年间曾在4所医院的内科、五官科、神经科门诊或住院治疗,先后做过各种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诊断为神经官能症,对症治疗无效,结果病人十分悲观,症状日趋加重而不能工作。在心理咨询中,医生发现病人在陈述病史时反复强调病前摔倒史。据叙,病前半月曾不慎摔倒,当时无不适;1周后受凉感头昏,自以为与外伤有关,不断咨询访问有脑震荡后遗症者,用他人多种症状与自己的不适对照,越发感头昏、乏力加重,走路不稳,反复就诊于各家医院。在一次就诊中,受医生的歧视性语言刺激后,由不能走小路发展到平坦大道也不敢行走,惟恐再摔倒。在求医过程中每见医生无奈或持否定态度,就认定自己是“不治之症”,愈发感到绝望。结合各种辅助检查阴性的结果,精神科医生下了“疑病性神经症”的诊断。经过数次开导,医生取得了病人的信赖,在抗焦虑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领悟治疗和系统脱敏治疗,半个月后病人即能独立行走,1个月后骑车上班。

 

神经症属于心因性精神障碍,而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人类正常的情感活动和植物神经功能有赖于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这种传递正常就会引起情感障碍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果这种传递失调在脑内,就产生抑郁情绪;失调在周围神经,就会产生一系列躯体症状,而抑郁情绪不明显,此时,被称为隐匿性抑郁症。在抑郁症病人中,约有10%30%的病人为隐匿性抑郁症,且中年妇女占54.7%。由于病人的抑郁情绪多被躯体症状所掩盖,故多数病人长期辗转于综合医院各专科之间,反复进行着无休止的检查,甚至进行不必要的药物治疗,使病人倍尝痛苦。一组58例隐匿性抑郁症病人,曾因各种躯体症状就诊于综合医院的内科、神经科、外科、妇科及肿瘤科等,19例曾多次住院,甚至有3例误行手术,经过各种对症治疗均无效,平均误诊时间近8年之久。此组病人的主要躯体症状有:①疼痛:各种胀痛、钝痛、刺痛或跳痛,没有固定部位,不定时发作,时轻时重,游走不定,多为头、腰背、四肢、全身肌肉或某个内脏器官的疼痛。② 内感性不适:病人多叙述为:“气”往上冲,嗓子冒“凉气”,体内“气体”乱窜,腹胀,心前区压榨感,心慌、气短等。③ 植物神经症状:表现为四肢厥冷、口干、皮肤苍白、心动过速、多汗等。④ 精神症状:失眠、健忘、脑力迟钝、工作能力下降、言语动作减少、忧愁,有事事不如人之感。⑤ 其他症状:头晕、呼吸急促、性欲减退、月经不调、阳痿、食欲不振、恶习呕吐及呃逆等等。58例经过短期的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的治疗,并辅以心理治疗,一个月左右均取得显著疗效。根据这些误诊病例我们了解到,当您感到反复或持久的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及植物神经症状,而到医院经医生查体和全面的辅助检查不支持躯体疾病的诊断时,要想到隐匿性抑郁症,应当到神经科或精神科、心理卫生门诊找专科医生,如果用小剂量多虑平、丙咪嗪或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则诊断成立。


上篇:第二节 形形色色的脑卒中 下篇:第四节 周围神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