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53.常用凝血系统检验指标的意义?
http://www.zgkw.cn    丛书总编:陈晓红 刘振华 王羽 分册主编:许素菊 杨育梅 陈兴

 

1)凝血酶原时间(PT)(参考值:1114秒)。被测血浆中加入组织因子(凝血酶)及钙,测定血浆凝固所需时间。主要检测外源性(Ⅶ)凝血因子和其共同因子、Ⅰ、Ⅱ、Ⅴ、Ⅹ。用以评估肝脏合成因子缺陷、预测手术出血及监测抗凝治疗。

 

PT延长或缩短的相关因素

非疾病因素

延长相关病因

缩短相关病因

1.日间变异35%

2.新生儿延长23

3.试剂未标准化

4.标本不合格

5.血细胞比积增高

1.Ⅰ、Ⅱ、Ⅴ、Ⅹ因子缺乏或异常2.维生素K缺乏、营养障碍

3.血液存在抗凝物质,如肝素、口服抗凝剂、抗磷脂抗体及FDP存在,DIC、肿瘤等。

1.先天性凝血因子Ⅴ增多症

2.口服避孕药,血栓前状态性疾病。

 

2)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参考值:0.851.15)。国际标准化比值由病人PT、对照PT和国际敏感指数[]计算而来。INR=(病人PT/对照PT[S][]为国际敏感指数,是与试剂相关的常数,标好[]试剂测PT,结果就可用INR表示,其临床意义同PTPT为口服抗凝药的首选检测指标。

 

  WHO推荐应用口服抗凝药时INR范围

临床情况

INR范围

1.手术前处理:

 非髋部外科手术

  髋部外科手术

2.预防静脉血栓

3.活动性静脉血栓、肺栓塞及其预防

4.预防动脉血栓和栓塞、包括心脏换瓣手术

 

1.52.5

2.03.0

2.03.0

2.04.0

34.5

 

上述检查需在用药当天采血,必要时每隔46小时重复一次。

 

3)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参考值:2135秒)。为内源性凝血途径较敏感和常用的筛选试验,可监测肝素治疗,一般延长至基础值的1.52.5倍为适宜,但小剂量肝素治疗APTT不可靠,需检测肝素水平。还可用于狼疮抗凝物的筛选。

 

APTT变异的相关因素

非疾病因素

疾病因素

1.日间变异38%

2.口服避孕药、雌激素

3.血细胞比积增高

4.孕期可延长510%

5.剧烈运动可缩短。

1.内源凝血因子Ⅷ、Ⅸ、Ⅺ、Ⅻ和共同因子Ⅱ、Ⅴ、Ⅹ缺乏

2.肝功衰竭

3.抗磷脂抗体存在

4.溶栓治疗

 

4)凝血酶时间(TT)(参考值:1417秒)。用于测定纤维蛋白原向纤维蛋白转变的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或后天性的纤维蛋白缺乏或异常、肝素以及溶栓治疗、异常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肝硬化、DICFDP增多等。监测肝素的抗凝治疗一般控制在基础值4倍以下。

 

5)血浆凝血因子Ⅷ抗原(FⅧ:Ag)或Ⅷ活性(Ⅷ:c)。主要用于诊断和鉴别甲型血友病,甲型血友病明显减少或缺如,减低还见于血管性假血友病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增高见于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

 

6)血浆凝血因子Ⅸ抗原(FⅨ;Ag)或Ⅸ活性(FⅨ:C)。用于诊断乙型血友病。

 

7)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Ag)。减低是诊断血管性假血友病(VWD)的重要指标;增高见于心脑血管病变、肝肾疾病及剧烈运动。

 

8)纤维蛋白原(FBG)(参考值:24/升)。既凝血因子1,是血液凝固的基础,主要用于检查纤维蛋白原减少、先天性纤维蛋白原异常、DIC及严重的肝脏疾病。

 

FBG变异的相关因素

非疾病因素

增高相关疾病

减少相关病因

中午最高

半夜最低

孕期、月经期、肥胖增高

运动、饮酒减低

急性感染

肾病

肿瘤

脑血栓

心梗

糖尿病

肺炎

结核

先天FBG缺乏或异常

严重肝病

大量出血

DIC


上篇:52.血栓性疾病的实验室监测有哪些指标? 下篇:54.抗凝系统检测指标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