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54.抗凝系统检测指标及其意义?
http://www.zgkw.cn    丛书总编:陈晓红 刘振华 王羽 分册主编:许素菊 杨育梅 陈兴

 

    (1)血栓调节素(TM)(参考值:TM抗原量:19.6+ 6.05μg/LTM是一种抗血栓物质,其抗原量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增高,是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的标志物。

 

    增高:糖尿病、DICSLE、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

 

    2)抗凝血酶-Ⅲ(AT-Ⅲ)(参考值:散射比浊法:AT-Ⅲ:抗原量272329mg/L;活性:80%120%)。

 

    增高:可导致出血,见于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急性肝炎、肾移植、使用抗凝药物等。

 

    减低:可导致血栓形成,见于先天性缺乏和功能异常,如肺梗塞、深部静脉血栓等血栓性疾病;后天性减低,如 DIC、慢性肝病、心肌梗塞等。

 

    (3)血浆蛋白CPC)和蛋白SPS)参考值:(APTT:PC活性63145)。检测先天性或获得性PCPS缺乏症。

 

    4)肝素浓度测定。肝素用于抗凝治疗,应使肝素浓度维持在0.20.5U/LAPTT值为正常对照值的1.52.5倍。

 

    5)活化蛋白C抵抗(APC-R)因子V Leiden突变。减低易出现高凝状态。示APC抵抗,可鉴于先天性因子Va、因子Ⅷa 发生点突变,存在APC自身抗体及其它抗凝物质的干扰。


上篇:53.常用凝血系统检验指标的意义? 下篇:55.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测定指标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