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假论文的特征及其辨析
http://www.zgkw.cn    主编:任火

 

    假论文的实质在于对他人的研究成果,或公知公用的理论进行照搬与复制。

 

对假论文进行辨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科技编辑进行科学思维的过程。只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就能够得到正确的审稿方法,有效地对假论文予以辨析。

 

假论文的实质在于对他人的研究成果,或公知公用的理论进行照搬与复制。其特征主要表现为:

 

1.模糊性

 

这是假论文所表现出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即让审者分辨不清所述内容中哪些是属于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哪些是作者所引用的他人的研究成果。让我们通过审稿实例予以分析。

 

1  一篇题为《电弧炉泡沫渣埋弧冶炼研究》的论文,其引言部分是这样的:

 

“随着超高功率电弧炉炼钢的应用,一些与之相关配套的工艺技术也就应运而生。电弧炉泡沫渣埋弧冶炼技术就是其中之一。所谓泡沫渣埋弧冶炼是指在不增加渣量的前提下,使炉渣呈泡沫化而使炉渣的厚度增加,从而形成屏蔽电弧,实现埋弧操作的工艺要求。实现泡沫渣冶炼的方法,就是使其中的FeO与C反应生成CO气体,并缓慢地从渣中溢出,使炉渣保持泡沫化状态。”

 

科学论文引言部分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必须明确指出该项研究领域中前人已经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还存在哪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以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前人所留下的问题。如果不指出前人研究成果中存在的有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本项研究也就失去了立题的基础。

 

审读这篇论文的引言,我们的疑问是:电弧炉泡沫渣埋弧冶炼技术属于谁?是作者吗?这项技术还存在哪些不足之处?作者要解决该项技术中的什么问题?一点也看不出来!

 

再看正文。正文通篇讲述了泡沫渣的生成机理。我们的疑问是:作者是如何掌握泡沫渣的生成机理的?是通过自己做实验或理论推导得出的吗?不得而知。最后,我们只好根据其所列出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很快便得出了结论:作者所述的此项技术已为他人所有,此篇“论文”毫无作者所做的工作,纯属他人成果的翻版,毫无信息价值。

 

2.重复性

 

假论文的重复性表现为它所给出的结论与已知理论完全重复,其具体表现形式为:名为《对××理论的分析》(或“探讨”),实则类似于教科书。试看下例:

 

2  在一篇题为《流化床综合传热机理分析》的论文中,作者在引言中写道:

 

“流化床是被气体或液体通过而流态化后的散料层,具有较高的导热能力。流化床的传热机理是复杂的。为了加深对流化床导热效果的认识,本文拟对流化床的综合传热机理加以分析,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求提高生产效率。”

 

怎样才能找出流化床综合传热的规律性的东西呢?唯一的途径应当是根据所设定的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通过实验来找。然而该文却没有这一环节,而是在对几个经典公式进行了一番说明后,得出了“结论”:

 

“通过认真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流化床传热是由气体通过气膜对颗粒表面的传导、气膜被破坏后气体对颗粒的对流传热以及流化床层对器壁表面的辐射传热构成的综合传热。”

 

这样的分析结论,在任何传热学教科书中都能看到,是毫无新意的。

 

产生这种重复性假论文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作者不了解什么是科学论文。一些作者以为,只要能够将某种已知理论进行较为透彻或较有特色的分析解释,就能成为一篇科学论文,这实在是一种误解。以“对××理论的分析”为题的论文,其“分析”必须具有对已知理论的超越意义,必须能够指出该理论存在的局限性,提出发展该理论的方法及途径。否则,这种“分析”就只能是已知理论的注脚,不能成为科学论文。

 

3.虚假性

 

虚假性是指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理论观点,伪造数据,混淆视听。作者之所以伪造虚假数据,是因为这些数据是不可能通过实验或理论推导得出来的。虚假数据必定是对真实数据的否定或突破,因此它必然呈现出怪异性,显得不可思议。只要我们坚持科学态度,对其进行逻辑分析,是不难将其识破的。

 

科学问题就是已知和未知的矛盾,它表现为理论自身的矛盾、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理论和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以及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考察一篇论文是否具有科学价值,就是要看其是否提出并解决了这四种矛盾中的一种。

 

对假论文进行辨析的过程,实际上也是科技编辑进行科学思维的过程。尽管科研项目各有不同,但是其所遵循的科研规律、运用的科研方法却是基本相同的。只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规律和方法,就能够得到正确的审稿方法,有效地对假论文予以辨析。例如,科学研究是离不开实验的。没有实验,理论就无以验证。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假论文是没有实验部分的。当然,对于某些只需纯粹逻辑推理的学科(如数学)可以不需要实验。但是,我们应当强调的是,对于一般基础学科(如物理、化学、力学)和应用学科的论文,是要特别注意其有无实验部分的。


上篇:编辑审稿应有辨伪意识 下篇:科技编辑审稿思维的连续性与离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