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第六节 致力于理论总结
http://www.zgkw.cn    主编:刘振华

 

科学理论的形成是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客观事物中抽象出来的,是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它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执行着描述、解释客观、预见未来变化的职能。理论的形成,是感性认识的一大飞跃,理论与心得体会相比,指导意义更普遍更有价值。纵观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历史,凡是推动医学前进的大的飞跃,都是与医学理论上的存在实在相联系的。古今著名的有成就的医学家对医学的贡献也是以理论为表现形式的。即使今天我们各自有效的临床经验,也须进行理论总结、验证,撰写成论文,才能得到医界同道的承认及推广应用。因此,临床医生结合自己的实践,及时地把实践中的零散的心得体会进行整理、分析、归纳,上升为完整系统的理论,是医生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也是古今医学家为医学做出开拓性贡献的途径。因此,临床医生应当既重视实践,又重视理论总结。

 

在祖国医学史上,学术上第一次迅速发展的时期是春秋战国到东汉末年,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的动荡变革,引起学术上的活跃气氛,许多医学家开始注意理论总结,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同时,致力于创立新说,形成新的理论,相继诞生了《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确立了中医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和进行诊断治疗的一整套基本理论,较系统地确立了祖国医学的理论体系。

 

刘河间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体会到,若仅限于阅览一般方论,而不进行理论钻研,已难满足医疗工作的需求,因而他用了35年的时间用功苦读《素问》,终于悟出了探讨病机的关键所在。认为,疾病与岁时节令的变化有关,提出了病气归于五运之气的见解,在热性病和其他杂病的治疗方面,成为寒凉派的创始人。

 

与刘氏同时代的另一著名医学家张元素,以脏腑病机作为理论根据,对常见内伤杂病中的气血虚弱诸症之治疗,作了极深入的研究。在药物和方剂学方面,首创了中药气味的升降作用和归经学说,为药物方剂学的发展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他的学生李东垣,结合自己的实践,针对当时医学界流行的一些治疗伤寒外感的方药在用以治疗内伤各症时,经常造成诊断治疗上的错误,而创立了以温补为基本大法的新学说,树世俗之新,立经方之异,依据其临床实践,在理论上提出了脾胃在人体生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提出内伤脾胃,百病内生的理论观点,为后人治疗脾胃病指出了新的途径,至今仍为医界所推崇应用。上述医学家之所以取得成功,不仅在于他们对前人理论的学习继承上及临床实践上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更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前人的理论进行再认识,主动地创立新说,注重于理论的研究提高。虽然他们的理论也存在着不足,但在当时确实推动了医学的发展进步,对启发人们去探索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祖国医学是这样,现代医学也是如此。许多医学家、医生既重视实践,又重视理论总结,并且由于理论上的创新,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如,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体液不调的致病学说,在《希氏全集》中对内、妇、儿科疾病的阐述,促使了不少医学家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临床医学的发展提出了理论依据。

 

15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促进了医学的复兴,医学借助和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理论,在分析试验的基础上,创造了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等,推动了临床医学的进步。

 

18世纪末,维也纳医生恩布鲁格,根据自己在7年多的时间里敲击病人胸廓的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声音的临床经验,总结出版了《论胸廓敲诊》一书,从此,叩诊便成为检查胸部疾病的重要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英国医生威廉·哈维的《动物心脏和血液运动的解剖学研究》一书阐述了血液循环的学说,把实验方法引入医学的研究,使近代医学与古代医学区别开来,把医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因此,每个医生在自己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会或多或少地有某些心得体会,其中也许有很多真知灼见,应当及时地、有目的地给予研究分析,总结归纳,使之上升为理论,撰写成学术论文,及时向同道交流推广,不断充实医学的理论宝库,为医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是我们每个医生的责任,同时也是当今医生成长进步的重要方法。


上篇:第五节 着眼于薄弱环节 下篇:第七节 成功于博采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