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网专著 版权所有
五、顾玉东院士谈如何做一位好医生
http://www.zgkw.cn    主编:刘振华

 

顾玉东,著名手外科和显微外科专家。1937年生,山东省章邱人,l961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上海市手外科研究所所长、教授。长期从事手外科、显微外科临床研究和理论工作。20世纪70年代首创膈神经位移,l983年创用多组神经位移,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优良率达84.6%l99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首创对无法利用多级神经位移的病例健侧颈7移位,获l993年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设计的二套血供的手术方法使我国首创的足趾移植术经28400余例手术成功率不断提高,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此成果获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世纪80年代首创静脉蒂动脉化游离腓肠神经移植,为治疗长段神经缺损提供简便优越的方法,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l973年起应用皮瓣修复肢体创面,先后首创小腿外侧皮瓣,静脉干动脉化皮瓣,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一)实现母亲的期待

 

10岁那年我突然生了一场大病,住进了一家医院。由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尚十分落后,住院后的一天晚上,我高热持续不退,头痛剧烈、频频呕吐、四肢抽搐,最后变得神志不清,进入昏迷状态。我母亲急得不知所措,焦急之心可想而知,只能拉住值班医生的手,不停地哀求医生一定要他救救自己的儿子。值班医生看看我的病床牌,又看看正在昏迷抽筋中的我,感到病情已发展到十分危重状态。他一方面再三对我母亲说,要做好今夜难以保命的思想准备,一方面派人去向负责我的医生汇报(当时那位医生家没有电话)。

 

已是深夜11点钟,年近六旬的负责医生匆匆忙忙地从家里赶来医院。我住的病房在二楼又没有电梯,由于他对我的病情的突然变化心急如焚,在上到二楼的最后一级台阶时不慎一脚踏空跌倒,一下从二楼滚到底层。焦急中的母亲在沉静的深夜中清楚地听到老医生从楼梯上连续向下滚动的响声,赶紧跑出房间,看到楼梯旁躺在地上的老医生慢慢地爬了起来。值班医生也闻讯赶过来,扶他一步步地上楼。这位医生丝毫没有顾及自己的伤痛,一上楼就全身心地投入对我的抢救。一会儿在臀部注射药,一会儿翻书看文献,整整忙碌了一夜。当清晨东方露出阳光时,我的高热终于退了,呕吐和抽筋也逐渐停止了,我母亲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这时这位老医生才感到自己左脚踝关节痛,一看局部红肿瘀血,这时他才离开病房去看自己的伤痛。

 

从那夜经过老医生抢救之后我的病一天天好转。但是出院时,右侧肢体尚不能自主活动,老医生告诉我母亲,说我患的是脑膜炎,书本上报道是九死一生,文献上报道青霉素才有特效。但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尚不能生产青霉素,全靠进口,所以一般医院不可能有此药,只能靠仔细观察病情,及时正确处理,靠机体的抵抗力与死神搏斗,才能挽救生命。将来是否残废要看脑细胞损伤的程度,假若脑细胞没有坏死,四肢的瘫痪是可以恢复的。以后的发展证明我的脑细胞没有坏死,不仅肢体没有瘫痪,而且从此后母亲多次的在我的脑细胞中“种”下了这位“老医生”的形象。母亲要我长大后也做一位好医生:治病救人,使病人和家属从痛苦中得到解脱;要我做一位好医生:心里想着病人,而不是考虑自己的得失。母亲人虽然不是医生,但是她从我这次患病的经历、医生极力抢救过程中感悟到了许多道理,并且为儿子确定了人生的目标。

 

20岁时我终于满足了母亲的愿望,考取了上海第一医学院,从此走上从医之路。虽然做一位医生的目标已经达到,但是做一位好医生的道路却刚刚开始,如果老医生的形象是我对好医生的感性认识,那么是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白求恩》使我对好医生的概念有了更理性的思考。一位好医生,就应该像白求恩大夫那样,首先要对病人极端热情,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在这个基础上,一位好医生还要对技术精益求精。母亲为我树立的老医生形象让我走上了学医的道路,毛泽东同志树立的白求恩大夫及许多医学家是我追求做一名好医生的榜样。

 

(二)夯实做好医生的基础

 

树立了做一个好医生的愿望,并且进入了医学的大门,这当然是开始了自己的从医之路,但是仅有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要做一个真正的好医生,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才能满足病人所需。所以必须先从基础做起,坚实牢固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

 

为了实现自己将来成为一个好医生的目标,在医学校学习期间,我就开用主动交叉学习方法尽量扩充自己的知识。从入校开始,就树立一个信念,首先要好好学习书本知识,要学好前人总结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教训,没有丰富的知识决不能成为一位好医生。正如孔子所说,“非学而无广才”,只有先把知识学到手才能提高临床实际能力。因此,在大学5年期间,我抓紧分分秒秒的时间学习,几乎没有周末、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寒暑假的概念,只想着不停地读教科书、翻参考书、阅文献、找资料。老师或教科书从横的方面介绍知识,我就从参考书中在纵的方面联系探索。我把这种学习方法称为主动交叉学习法,这种学习方法的意义是不满足教科书和老师传授的知识。通过交叉学习不但可以从不同角度扩大知识面,同时还可以发现不同的观点和相互矛盾之处。5年大学期间,我翻阅了数以千计的文献。这样,在进入临床工作前,我对医学的基本知识就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为进入临床实践打好了基础。

 

1961年我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虽然已经成了一名医生,但是实际上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医生,因为在校是学习知识还没有经过自己实践的检验。尚没有变成自己临床的能力,有了基础还有一个在基础上提高和运用基础的问题。因此在进入临床之后必须边做边学,边检验自己学习的理论知识。进入临床工作之后,我开始了在实践中的探索。如何把书本知识变成实践经验,第一步是要认真检查每个病人,及时掌握全面准确的病情信息。通过对各种病情信息的分析,弄清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分清矛盾的主次后,再提出诊治意见。这就是临床思维的三步曲;调查——分析——总结。

 

临床上虽然有许多相同和类似的疾病,但作为医生对每个病例都必须不厌其烦的重复这三个过程,不能省略和走捷径。手术前,通过这三个过程对病人的病情做出相对正确的诊断并提出初步的治疗意见,手术时又要通过这三个过程,再次进一步的确定诊断与治疗方法;认真设计手术方案和对意外的应对措施。即使病人手术之后仍不能放松,还要重复这三个过程,如总结了解最终的诊治方案是否正确,预测后果,制定应对措施等。为此,我专门设计了两张卡片,第一张卡片记录每一个病例,通过术前、术中、术后三次重复中所发现的问题、所得到的经验与教训,积累知识,这张卡片我称之为病例卡;第二张卡片,是根据临床上存在问题去翻阅文献,摘录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我称之为文摘卡。病例卡是记录自己的经验,文摘卡是记录别人的经验。在工作中不断制作文摘卡,不断制作病例卡,较快的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同时也丰富了知识。所以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及处理方案的选择正确性增加,失误逐步减少。

 

当文摘卡、病例卡围绕一个专题或病种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进行归纳形成有一定参考价值的综述文章。记得在临床工作的前20年(19611981年),每年都要给自己定两篇综述的目标,总共撰写了40余篇,大多是来自临床上积累的这种卡片。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它为我以后临床思考和课题设计打下了理论基础。病例卡既是文摘卡的继续,又是文摘卡的发展。当病例卡积累到一定数量时,我又把点滴经验综合成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观点、方法或技术,写成论文。通过总结撰写论文又增加了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对自己以往的工作也是一种总结和回顾,使经验和教训更加明确。

 

19811999年近20年中,我的学习方法主要就是积累病例卡为基础,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共完成论文120篇,充实了自己的知识,为进一步创造性思维打下了基础。

 

(三)在失败中谋求成功

 

临床医学的特点在于其实践性、复杂性和探索性。既然是实践和探索就难免会有风险和失败,所以任何一个医生,临床上失败、失误都是难免的。关键要能正确对待失败,要千方百计地把失败降低到最低限度,要善于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只有这样才能谋取较多的成功。

 

随着临床工作的不断深入,会面临着一个接一个的考验。1966213是个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在中国大地、在上海,在我的老师杨东岳医生的主持下,经历了22个小时的艰苦奋斗,终于为一位失去拇指的工人,移植了他的足趾,再造了他的拇指。我有幸参加世界第一例足趾移植手术的全过程,从术前方案的讨论制定,术中危象的克服及术后血液循环的观察,始终工作在一线,这为以后进入显微外科领域进行了一次思想意志、精力体质、科研能力的全方位的锻炼。这项手术的成功,标志着我国显微外科技术继20世纪60年代初断肢(指)再植成功后又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19662月至l9802月,这15年中,我们共为100位失去手指的患者进行了足趾移植,其中93位成功,7位失败,成功率为93%,应该说是一项十分杰出的成就。但是对这7位失败者来说,又是一个十分沉痛的损失。我永远不会忘记一位正处在花季的19岁女孩,在一次工伤中,她不幸被机器轧烂了拇指,从此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失去了青春的欢笑。当她打听到上海华山医院能够再造拇指时,她从千里之外带着无限希望来到上海华山医院。我们在做了认真检查准备后,按常规为她做了手术,可是手术过程中发现她的足背动脉和进入第二趾(准备移植到拇指)的血管都非常细,不足l毫米。根据过去的经验,这样细的血管,术后风险很大,只有1/3成功的希望。在手术过程中我们把这种情况告诉了她和她的家属,希望她家属作出决定,是放弃手术,还是冒一次准备失败的风险。睡在手术台上的她和焦急的家属能说什么呢?能够说的只能一切托付于医生,希望医生尽最大的努力,成功是她们的希望,失败她们承担责任。我们做了手术,可是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她不仅失去了拇指,并且因手术又失去了一个足趾。可以说在原本痛苦的基础上又经历了二次打击,其痛苦之心可想而知。面对这位病人,我对手术的失败感到深深的内疚和遗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为此次失败而自责和不停地思索。

 

有一次,我们为一位失去4个手指的年轻工人做双趾移植,发现他的足背动脉和进入足趾的血管都很粗,手术过程也很顺利,可是接通血管后,移植的足趾没有血供,用了现有各种方法都无济于事。眼看着手术后移植的足趾一天天变黑,最终这位年轻人不仅带着伤残的手,还带着伤残的脚,满脸痛苦一步一跛地走出了医院,我看着他远离的背影,自我责备之心无法控制,怨恨自己没有成为一位好医生。

 

这两位年轻男女患者失败的痛苦,鲜血和泪水使我内心感到耻辱,也使我长久地陷入沉思。最终我认为不能因失败停止思索,也不能因为失败而停止追求。不断地分析血管细如何增粗血管,血管粗的为什么也会失败,带着这两个问题,我解剖了失败足趾的血管情况,又到尸体上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足趾血管的变化规律。这就是,当足背血管细时,足底血管一定较粗,足背血管若较粗,它在趾蹼部位通常会一分为二地进入大拇趾和第二趾,但也有足背血管虽粗但主要进入大拇趾,而很少进入第二趾的情形,这就是上述第二例患者失败的原因。针对各种血管变异情形,我们又提出了两套处理方法,也就是既为移植的足趾提供足背血管,同时又提供足底血管,虽然手术时间长了,但是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大了。经过这一系统的总结,在后来的300例足趾移植中,我们应用两套供血系统,不论足背动脉如何变异,都获得了成功,使足趾移植手术的成功率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我也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虽然成功率得到了提高,我自己也得到更多的荣誉,但细想起来我的成长、我的荣誉不正是用无数病人的痛苦、鲜血和生命所换来的吗?

 

由于医学的特点和性质的关系,每个医生在医学实践中,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但作为一名医生应当力争不败,因为对患者来讲失败的痛苦实在太大,是不可挽回的。所以一定要把失败的机率降到最低,要达到目标惟一的办法是抓住失败这个难得的“机遇”认真总结教训,积极探索新知,不受理论教条所束缚,找出不能用常规解释的原因。力争不败,但又不怕失败,失败了抓住失败不放,弄个究竟。不做以往失败原因的信徒,让每一次失败都成为继续前进一步的基石。

 

(四)重复中追求创新

 

要成为一位好医生,不仅要正确对待失败,并且要千方百计地使失败转为成功,更重要的是在频繁的、日常的、大量的重复工作中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不断创新,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病人的需求。

 

1962年起,在我的日常工作中,开始遇到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例。所谓臂丛神经损伤就是在人体的颈部有一组神经,它是联络上肢和脑的丛状结构,这一组神经断了,上肢的功能包括手的功能就会全部丧失。因此,通俗地称其为上肢瘫痪,这种损伤最常发生在高速交通事故,特别是摩托车车祸中,也常发生在乡镇企业的工伤事故中。如上肢被皮带运输机卷入等。近年来在胎儿分娩过程中也常发生这种病患,常因胎位不正或胎儿身体肥胖体积过大,在助产过程中,由于急速牵拉胎头或上肢而致臂丛神经损伤,这又称为产瘫20世纪60年代前,国内外学者都为这类损伤进行手术探查,但因为神经在根部断裂,像树从根部拔出一样,无法再成活。因此,l966年在巴黎开过一次国际臂丛神经损伤的圆桌会议,会议的结论是一旦证实为臂丛根部撕脱伤即无手术指征,只有依靠自行代偿,但这种处理方法预后效果较差。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显微外科的发展,世界各国学者探讨利用臂丛周围的神经来修复连根拔的臂丛神经。如英国的Seddon利用神经代替臂丛神经;日本的Kotani利用第11对脑神经代替臂丛神经;意大利的Brunelli利用颈部的神经代替臂丛神经。我们也找到膈神经代替臂丛神经,并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使上肢的肩关节或肘关节的功能得到恢复。

 

1986年我们收治了一位臂丛神经损伤的病人,他不仅臂丛神经损伤,而且肋间神经、膈神经、副神经、颈部神经也都同时受到损伤。面对这样一位病例,当时我束手无策,因为没有可利用的神经,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对待病人有两种态度和方案:一种是告诉病人,无法可治,让病人终身处于残废状态;另一种方案是设法寻找新的代替神经,同侧的神经都无法利用,能不能利用健侧的神经?当时我已经做了上千次臂丛神经手术。在上千次重复中,使我认识了臂丛神经损伤后有两个特殊现象:一是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第7根颈神经几乎没有独立的损伤;二是颈7神经断伤后,若不同时伴有其他3根以上的神经断伤,临床上不会表现颈7神经支配肌群的损害,而仅仅表现为其他神经的损伤。这二个特殊现象告诉我,单纯切断颈7神经是不会产生临床症状的。根据这上千例手术摸索出的经验和结论,这时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准备为这位病例制定了利用健侧颈7神经移位修复患侧臂丛神经的手术。结果手术后第二天,健侧肢体功能几乎完全正常,仅仅手指尖部有点麻木,两周后麻木也消失了。这项手术取得初步成功。一年半后,病人健侧的神经长到患侧的肌肉内,恢复了手的部分功能,为十分严重的臂丛神经损伤医治又开辟了一条新路。

 

健侧颈7神经根位移手术的成功,不仅为臂丛神经损伤的修复找到了一个巨大的神经来源,而且通过健侧臂丛神经手术,为研究正常肢体的神经功能支配与脑的支配和协调功能提供了一个活体窗口。因此,这项手术在国际创伤领域引起巨大的震动。每次国际会议,许多学者都提出一个共同的问题:你是怎样设计出这顶手术的?我的回答是:24年臂丛神经手术重复了上千次,但创新的关键不单纯是重复,任何只知道机械性的重复者都是不可能会有创新发现的,我们在不断重复中,注意发现任何微小的变异,又在不断总结变异中发现规律,在新的规律指导下创新。这就是取得这一成功的思维基础。

 

(五)临床实践的四原则

 

几十年的从医实践,我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归纳了一个基本的公式为:1XS,并且认为只有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按这条公式去做,才可能成为一名能为患者解除痛苦,而不让每个患者失望的好医生。

 

病人第一的原则(1):任何临床实践,不论是临床诊治、临床教学还是临床科研,一切都是为了病人,一切都要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一切都要以病人获得利益为归宿,要为病人争取第一流的服务,并为病人争得第一流的效果。

 

加法原则(+):在医疗诊治和科研工作全过程中都随时要用加法做。在诊疗和科研前做加法:如临床详尽的检查,不厌其多,不轻易省略程序用减法,而要用加法,只有这样才能不遗漏任何细节,全面地掌握情况,周密地制定计划;在诊疗和科研过程中做加法:才能不忽视任何环节,正确地处理意外,认真地执行计划;在诊疗过程中做加法:细致地、全面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全过程都做加法,诊疗和科研一定会成功;相反,如在医疗过程中有加有减,患者的结果就难以预料;全过程以减法为主,只想简化有关的程序,想当然,图省事,结果肯定失败。

 

变异原则(X):临床工作的一大特点就是重复、长期重复某项工作时便会使人感到乏味,一旦习以为常,会产生想当然的思维方法,同时也会出现惰性,会找捷径简化程序,这对医生来讲,是很危险的。要掌握临床主动权,就随时准备在日常(重复)工作中寻觅特殊的情况,无论是成功与失败,都要树立不断寻找变异(未知数)的思想准备,这是主要的科研思维方式。只有在不断发现变异、解决变异中,才能打破现状,事物才会发展,诊疗水平才会提高。

 

超越成功的原则(>S):如果把成功用字母S来表示,那么超越成功的过程就是S”的探索过程。事物的成功不是事物发展的停止,而是标志着事物进入新的起跑点,开始了新一轮的变化。作为实现某一项成功的医生只有不断超越成功,事物才会不停地发展。医生自己也才能不被进化所抛弃,也才能不断满足病人的需求。

 

(六)医无止境,永不满足

 

要真正的成为一名好的医生,必须有医无止境,永不满足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的需求。尽管经过长期实践,一个医生可以逐步成熟,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但是无论临床哪个专科都会遇到难题,会有许多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只有不断地把目光瞄准在这些疑难问题上,才能不让患者失望。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落后于时代。任何满足现状的观念,不求进取的观念都会影响自己的技术发展。

 

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治的领域里,我们在20世纪70年代设计了膈神经移位,20世纪80年代初又设计了多组神经移位(以膈神经移位为主,同时为患者移位肋间神经、副神经及颈神经,使患者的肢体恢复多组功能),1986年又设计了健侧颈7神经移位。经过近40年的努力,这些成果使我国在臂丛神经损伤诊治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是,人的上肢最重要功能是手内部肌功能,也就是人手的拇指对掌和其他四指的握、捏、内收、外展、旋转等。而臂丛神经损伤后,内部肌功能的恢复至今国内外均没有解决,我们也没有攻克。我们的所谓领先地位,如果以手内部肌功能恢复为标准而言,实际上是个0”。因此,对臂丛神经损伤病人而言,我们尚不能使他们重新获得一双功能健全的手。每想到此,我就深感自己离做一名好医生尚有很大的距离。

 

我们把手内部肌功能的恢复看成是臂丛神经领域里的“哥德巴赫猜想”,要解决这个世界难题,必须从两方面着手。第一个方面是加速神经再生的速度,使臂丛神经损伤后,通过快速的神经再生到达手内部肌。目前神经再生的速度为每天1毫米。而要使手内部肌获得再生速度大幅度加快,这不是单纯的神经缝接问题,必须在神经元的代谢及神经轴突再生的机制上有突破性进展;第二个方面是防治手内部肌发生不可逆肌内萎缩,使其在神经损伤后而重新发挥其功能。我们期望臂丛神经损伤后,人特有的手内肌的恢复能在21世纪实现;我们更期望臂丛神经研究领域这颗皇冠上的明珠,首先被中国医生摘取。


上篇:四、吴英恺院士论医生的成长 下篇:六、张孝骞院士医学实践的启示